•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北上南归之后 再看云南亚洲象的保护与管理

2022-08-09 09:51: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昆明8月7日电(柴静 刘云)2020年,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发,一路北上,途径普洱、红河、玉溪、昆明4个州市,引发“追象”热潮,直至2021年8月8日,象群南归走过元江大桥,回归适宜栖息地。这趟特别的“旅行”不仅牵动着世界目光,也刷新了人们对亚洲象的认知。

  如今象群情况如何?再聊起它们,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所长沈庆仲就像提起了自己的老朋友,“大象医生”保明伟依然关注着它们的健康。而作为象群经常活动的地方,西双版纳州与普洱市在亚洲象监测、保护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思考。

  一路北上 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亚洲象

  2007年初,西双版纳野象谷监测到一头特别的小象,当时不到2岁的它鼻子比其他象短一些,因此得名“小短鼻”。为了区分象群家族,它所在的象群得名“短鼻家族”,也就是北上南归的主角。

  在北上以前,“短鼻家族”常年活动于西双版纳野象谷周边。“家族成员都很宠爱‘小短鼻’,这也让它从小比较调皮,偶尔跑去其他象群,也能跟它们相处得很融洽。”多年来,沈庆仲见证了这个家族从五六头象壮大至十余头。

  然而,他与“短鼻家族”的缘分还远不止于此。2021年,他加入为北上象群成立的省级指挥部专家组,参与分析研判象群相关情况。

  “过了元江大桥,其实就是一个分界点,它们回家的路基本已经没有障碍了,只有一个大风垭口。”沈庆仲介绍,大风垭口海拔很高,原以为象群会放慢行动,但它们2021年8月8日过大桥,8月12日便翻过了大风垭口,到达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

  归家后的“短鼻家族”添新丁

  沈庆仲介绍,到达墨江以后,象群的行动慢了下来,一路边走边吃,一直向西双版纳前进。2021年10月30日,象群来到西双版纳与普洱交界的地方——普文镇,悠哉地活动了一段时间。2021年12月9日,象群回到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

  随后,象群在一区域内停留了一段时间,2022年1月10日,监测人员通过无人机监测到一头新生小象。“有小象要出生也许就是它们停留的原因。”沈庆仲介绍,2月5日,“短鼻家族”在野象谷8号象道出没,2月6日则出现在观象台。

  从事亚洲象救护工作20余年的保明伟和他的同事,也参与到了象群北上南归现场安全防范知识讲解、食物引导等工作中。“直到现在,我们也能不定期监测到象群的活动画面。”保明伟说,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象群状态良好,北上南归途中出生的小象也长得更壮实了,而且叫声非常洪亮。

  此外,那头离群提前回到西双版纳的公象,监测人员监测到它的状态、情绪也很稳定,已经融入其他象群一起活动,交到了新朋友。

  北上南归带来的思考

  象群北上南归以来,作为亚洲象常年活动的西双版纳州与普洱市也在亚洲象监测预警以及避免人象冲突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西双版纳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斌表示,亚洲象在西双版纳、普洱之间来回活动是常见现象,但走这么远实属罕见。象群回到西双版纳后,相关单位一直对它们进行监测,发现它们也会分分合合,有的去到新象群,有的6、7头组成一个象群,都很健康。

  王斌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已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亚洲象后能够AI自动识别物种,识别率达97%以上。系统识别后,通过移动网络直接自动发布预警。下一步,西双版纳将继续加强科研力度,特别是加强对亚洲象基础数据的收集。

  “普洱市也加强了对亚洲象的保护和管理。”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科科长周智韬介绍,为进一步避免人象冲突,普洱市加强对亚洲象监测预警力度,全市共配备64名亚洲象预警监测人员,长期开展亚洲象的预警、监测。

  今年,普洱还开发了亚洲象预警监测平台,该平台可以及时收到监测人员传送的监测信息,这些信息也为下一步开展亚洲象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据悉,2022年,普洱市在亚洲象主要活动的县区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7000亩,旨在满足亚洲象野外食源需求。(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