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政策供给不断档 做特“绿色食品牌”

2022-07-11 13:38: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通过及时研究细化方案,云南省产业帮扶工作获得有力支撑,确保了政策供给不断档。

  2021年以来,云南省将产业帮扶政策纳入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体系,高位推进产业帮扶政策落地落实。出台《关于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延续落实“一县一业”“茶十条”“猪九条”“牛九条”“10大名品”等重点产业政策奖补,保持产业政策连续性,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产业帮扶政策体系。

  云南省坚持做特“绿色食品牌”和帮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注重长期培育和短期支持有机结合。推动脱贫县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拓展全产业链条转变,提高产业支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腻脚乡坚持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写好红(辣椒)、黄(万寿菊)、绿(烤烟)3篇文章,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提升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下定决心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如今,姜茶、姜丸、姜皂、姜精油、姜洗发液等产品已陆续推出上市。”罗平鼎泰食品开发公司负责人刘倩说。经过多年扶持、打造,曲靖市罗平县培育出小黄姜加工营销企业18家,受益姜农3万余户,构建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吃、用、医、养各方面,远销美、日、韩等43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全省认定产业基地1888个,其中,认定88个脱贫县产业基地1253个,占66.37%。向脱贫县投放绿色发展奖补资金5284.02万元,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在示范创建上,12个脱贫县进入2021年“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行列。在品牌打造上,组织评选2021年云南省“10大名品”50个,脱贫县有39个产品入围。

  构建利益共同体 确保帮扶见成效

  保山市施甸县在巩固脱贫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挖掘现有生物资源,发挥区域性特色产业优势,依托大东山酸木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酸木瓜产业基地,开发酸木瓜系列产品,着力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种植、精深加工、销售与观光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辐射带动县内12个乡镇种植酸木瓜22708亩,发展成效初现,产业化势头良好。

  为确保帮扶持续见效,云南省聚焦巩固产业扶贫成果、降低返贫风险,鼓励支持各地建立健全稳定可控、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稳固的“双绑”利益共同体。对8户帮扶农业龙头企业给予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种植养殖投资奖补资金1.46亿元;推荐重点农业企业贷款贴息项目473个;开展农业产业化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择优推荐的19户企业均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58户,位居西南5省区市第二。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2723户农业龙头企业落户脱贫县,占全省4440户农业龙头企业的61%,成为产业帮扶的主力军。

  以质量提升整县试点为抓手,加大国家级、省、州(市)、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创力度,全省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4141个。5个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县级以上示范社由试点前398个增加到623个,增长56.5%。新一轮10个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启动实施。

  通过建立股份合作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21年全省实施1500个项目,覆盖了74个县,其中脱贫县55个,参与实施项目1127个。开发建成云南省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下帮扶救助、线上监测同步运行。据监测,截至去年12月15日,全省2230个村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工作,共帮扶救助人员17344人,支付帮扶救助资金2267.7万元。

  为进一步稳固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果,云南省还积极健全科技服务机制,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帮扶高质量发展。省级遴选147名产业专家组建产业技术顾问组,发布37项主推技术,脱贫县发布616项(次)主推技术,指导推动各地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围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培育需求,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记者 王淑娟)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