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校园体育观察)
近年来,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校园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施行。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对开好体育课提出哪些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以什么为抓手?如何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本报记者专访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潘绍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记者:作为开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备受关注。依据新版课程标准如何开好体育课?
钟秉枢:相比前两版课程标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更聚焦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素养,还明确了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在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时,不仅要看掌握多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侧重这三方面素养的发展情况。
今后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课程设计都应围绕这三方面素养展开,切实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这就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统一,充分调动起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性,融合发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潘绍伟: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强调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夯实运动技能基础,体能、健康教育则贯穿小学到初中毕业全过程。专项运动技能共有球类、田径等六大类运动供学生选择,同时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帮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并且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
今后的体育课,应强调大单元教学,对具体项目或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的完整学习。以足球教学为例,过去一节课可能只教学生单个技术,甚至这节教足球、下节教篮球。现在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球、传球、射门等组合动作,最终在比赛中感受项目魅力,培养抗挫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记者:仅从课时数来看,新版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时占比10%—11%,仅次于语文和数学。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校园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钟秉枢: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增强、智力发育、品德养成等至关重要,学校、家庭、社会要转变观念,建立起新的校园体育评价体系,避免功利化倾向,让体育运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首先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保量更应保质,要科学、有效地增加运动负荷,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喘气、不心跳、不出汗的体育课,达不到锻炼效果。此外,可以尝试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校园体育开展情况,纳入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考核指标,推动解决校园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问题。
潘绍伟: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校要在丰富供给、彰显个性、精细管理方面下足功夫。新课标除传统体育项目外,还专门收录了攀岩、滑板、花样跳绳、小轮车等备受青少年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大部分可以直接在学校开展,还有一些需要特殊的条件与装备,如野外生存、攀岩等,需要更好地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或者在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中开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当地政府部门以建设国家攀岩小镇为契机,大力实施“攀岩进校园”计划。截至2021年,共建成23所攀岩学校、3000多平方米校园人工岩壁,全县11个乡镇实现攀岩学校全覆盖,吸引万余名学生接触攀岩、爱上攀岩。
记者:学校开展体育运动面临师资、场地等短板,如何以开展校园体育为契机,深入推动体教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如何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吴键:体教融合的一个重点是实现资源互补。体育部门聚集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力资源以及优质场地、赛事等资源,应当用实招破解难题,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将封闭的体校打造成开放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同时广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教融合。
青岛二中有2400名在校生,为了补齐体育师资短板,学校通过教育、体育部门牵线搭桥,聘请了9名社会俱乐部教练,其中半数以上是退役运动员,有效满足了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体育运动需求。学校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设了15个特色体育选修课程,采取走班授课模式,使“一天一节体育课”成为常态,在学生、家长中广受好评。
潘绍伟:从强健体格到塑造人格,从掌握运动技能到有机会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校园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校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当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各类赛事中,才会有更多竞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
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竞技运动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的规律,建立起长期培养、系统训练的机制,防止出现过分功利化和拔苗助长的问题。还可以探索建立“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由对口的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同的体育项目,解决体育人才升学后继续参与运动项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