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一处临时管控区:物资采买有保障,就医拿药不耽误
“您的外卖到了,请到小区门口货架上拿取。”5月1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京一处临时管控区、海淀区北太平街道天兆家园社区看到,社区已与周边超市建立联系,开通了专门的采购渠道,确保居民柴米油盐的供给;外卖和快递也由志愿者打通配送的最后100米;急病就诊也有绿色通道。
区域临时管控后,人员流动慢下来了,但社区内百姓生活的物资保障并未收到太大影响。
近期,因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辖区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经北京市区疾控部门研判,从5月12日6时至5月19日6时,北太平庄街道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
扫码下单、超市直接配送 守稳居民“菜篮子”
天兆家园社区位于西直门北大街西侧,采取封控管理后,目前仅留一个通道供保障物资、外卖快递人员进出。该社区党委书记石淼介绍,目前社区有2800余人,还有哇沃生活广场等商区。疫情发生后,街道连夜与物美超市、超市发等单位联系对接保供需求,逐一落实与管控社区对接的超市门店,确保一天至少两个时段集中配送。
5月14日10点半,超市发万泉庄店店长吕含英与同事载着满满一车物资来到天兆家园小区门口。吕含英介绍,超市发开通专门的保供渠道,小区居民在小程序上下单后,由超市发工作人员统一配送,目前居民采买的物品主要集中在蔬菜方面,配送的蔬菜价格与平时一样,并且菜品非常新鲜,都是凌晨送来的。
吕含英说,她也被拉到小区的业主群,如果居民下单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她。超市发的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5月14日5点半,他们就投入工作,对居民的订单进行分拣和包装,“分拣一车我们就送一车,尽量减少居民的等待时间。”他还介绍,如果居民遇到物品库存不足无法下单时,超市也会第一时间调整库存,并尽快上线,“尽量让居民想买的都能买到。”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关物资到达小区门口后,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将物资提到小区内的货架上,居民下楼自行拿取。一位志愿者介绍:“我们也会疏散居民,减少拿取物品时造成聚集。”
物美超市也是保供超市之一,该超市工作人员介绍,5月14日凌晨,超市收到大约400多个订单,将在当天全部配送完成。
打通“最后一百米” 志愿者成为摆渡人
除了保供单位的物资,居民也会在其他平台下单快递、外卖。石淼介绍,目前社区的最大的困难是配送的“最后一百米”。
由于小区外围的部分区域也是管控区,部分快递、外卖配送员也有“弹窗”顾虑。石淼介绍,为了尽可能避免快递小哥、外卖员因靠近管控区造成“弹窗”,小区门口拉起警戒线、用货架搭起“防火墙”。
“快递和外卖送到管控区门口,接下来的交给我们!”社区志愿者路红英集中将这一时间段的快递和外卖拉至小区门口的货架处,短短半小时,这样的“转运”她已经来回了五趟。为了让居民的采买不受影响,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做起了最后一百米的“摆渡人”。
刘征是北京市委党校的下沉干部,也是社区的居民。在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家里老人照顾后,她挑起了物资配送的“担子”。“尽量确保居民第一时间拿到,严格做好自身防护,没什么好怕的!”刘征说,挨家挨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必需品,成了她这几天的日常。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较年长的志愿者正在帮忙搬运物资,该志愿者介绍,自己已经59岁了,是大学教师,社区被管控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工作,“还有很多居民也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工作,作为社区的一员,在社区需要的时候主动服务是应尽的义务。”
就医、问诊,医疗保障“不打烊”
家住天兆家园小区9号楼的韩阿姨在管控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韩阿姨今年71岁,5月13日,她因胆囊炎造成腹部正中间和右侧疼痛。“当时我和家人到处联系,都没有合适的医院接收,幸好‘小燕子’帮我通过街道联系到了海淀医院,还为我安排了床位。”这个“小燕子”,是天兆家园社区的社工王燕,也是这次临时管控的“就医工作专人”之一。
“小区管控,解决居民的医疗需求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能耽误!”石淼说,面对此次疫情管控区域范围大、高龄老人多等问题,街道向前一步,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管控区医疗保障小队,拟定就医购药工作流程,每日摸排“重点关照对象”并更新信息台账。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对管控区17个社区建立由专业医生、街道负责人以及管控小区“就医工作专人”组成的就医联络群,“线上+线下”全方位提供保障,高效、规范、及时满足管控区居民医疗需求。
石淼介绍,社区还有一位独居的透析病人,社区安排了点对点服务的社工,全程陪同病人完成透析。“如果遇到紧急疾病等情况,居民可以拨打120,120可以直接开进小区,“很多医院也对居住在管控区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我们也会第一时间保障居民的健康,让需要的居民最快得到救治。”
石淼说,目前社区只有9名社工和两名辅警,临时管控后,下沉干部第一时间到岗,社区物业30多名员工全部上岗支持社区抗疫,还有60多名志愿者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相关工作,“目前我们的工作正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