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冬奥“生命线”的管廊运维员
“冬奥管廊起点到终点有480米的落差,巡检是在‘山肚子’里爬山,是个体力活”
保障冬奥“生命线”的管廊运维员
本报记者 蒋菡 本报通讯员 杨瓒
很多人从电视新闻里见过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的震撼场景,但可能不会有人想到这些造雪用水从哪里来。延庆赛区建在小海陀山区域,海拔最高点2198米,造雪用水是如何输送到山上的?
“山脚下有个泵站,高山滑雪的造雪用水就从那儿抽上来,通过管廊输送到山上。”11月20日,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外围配套综合管廊监控组组长赵国成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该管廊工程全长 7.9 公里,是用于保障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以及电力、 电信、有线电视转播等市政能源需求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受京投管廊公司委托,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自2020年元旦起开始承担冬奥管廊的运维任务。当天,记者跟随管廊运维人员的脚步,探秘延庆赛区的这条“地下生命线”。
“冬奥管廊是国内首条建设在山陵隧道中的管廊,海拔最高、坡度最大,也是国内首次全生命周期采用绿色减排技术,利用自然地形实现自动排水。”在综合监控中心,赵国成自豪地介绍,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智慧运维平台,他们可通过视频工作站、消防系统工作站、智慧平台工作站实时监控廊内运行情况,“但机器无法做到全覆盖,电子监控存在死角,所以还是需要人工巡检提供双重保障”。
管廊运维团队共分3个班组,监控组、巡视组和检修组。巡检由巡视组和检修组各出一人,通过眼看、耳听、手检三步巡检,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水舱需每日开车巡检一次,电力舱和电信舱一周巡检一次,得步行。
管廊整体呈圆形断面,四舱结构,设置两个电力舱、一个电信舱和一个水舱。其中,水舱有造雪干线、供水线、再生水干线。
当天的巡检从水舱开始,总长7.9公里的水舱很宽敞,开车巡检速度控制在时速5到6公里。“一个人开车,另一个人检查,主要看有无漏水。”24岁的巡视组组长胡靖诗说。跟他一同巡检的是22岁的检修组组员王立禹。
这个管廊的运维团队共16人,最大的30岁出头,最小的才19岁。
汽车缓缓行驶在水舱里,左侧是两条绿色的造雪干线,右侧是两条生活用水供水线和一条再生水干线。“我之前参建过北京世园会的管廊,那时候没有备用的,这次造雪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有一主一备,是特别为冬奥设置了双重保障。”胡靖诗说。
管廊里没有手机信号,怎么和外界联系?王立禹说,可以用手持终端拨打智能安全帽编号实现廊内实时通话,也可以通过廊内的IP电话、广播喇叭和外界联系。
汽车在廊道内一路爬坡,开到海拔最高处,头顶上有个舱门,攀着铁梯爬上去就是电力舱和电信舱。从那里往山下走,一路巡检到出口,大概需要三到四个小时。
当天的另一项任务是巡检电1舱。“冬奥管廊建在山腹中,起点到终点有480米的落差,巡检是在‘山肚子’里爬山,是个体力活。”胡靖诗说,在电力舱和电信舱,主要检查消防设施、各路线缆、温湿度测试仪和通信系统设备是否完好,要精神高度集中,不错过一点隐患。
看到管道上有根铁丝,捡起来放到廊道边,杂物要放到明面;看到湿度计显示相对湿度90%却没有凝露,怀疑湿度计坏了,立刻打电话报修;发现漏水,是以前的漏水点,已经维修过,但还有少许渗漏,这在地下管廊中属正常现象。
走了两个小时后,记者发现一路下坡,脚趾顶着鞋尖,时间长了有点难受,而膝盖也开始隐隐作痛。
有没有想过使用滑板之类的工具来减轻劳动强度?“以前在世园会试过用小车,后来发现容易磕碰,因为设备伸出的边边角角比较多。这里是山路,更容易产生磕碰,所以更用不了。”胡靖诗说。
除了辛苦,对长时间在管廊工作的人来说,枯燥是更大的“敌人”。在一根管道上,不知是谁画了一颗大大的心,里面是三颗小小的心。还有一根管道上写了5个字“一个人的北京”。它们都是用手指划开管壁上的灰尘写的。
“刚开始会觉得有些枯燥,慢慢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当我第一次走出地面出口看到冬奥赛场的滑雪赛道,太震撼了!能够在国家大事中做一点贡献,我们都觉得很自豪。”胡靖诗说。这个学过播音的年轻人有着动听的音色,或许他曾有过其他更灿烂的梦想,但此刻,他走在这条山“里面”的小道上,一步一个脚印。
为了冬奥,有无数人在默默奉献、精心保障。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据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机电分公司经理王磊介绍,为了顺利完成保障冬奥的任务,自12月中旬起,直到冬奥会顺利闭幕,冬奥配套管廊运维项目全员在岗,监控中心24小时值守,运维人员增加一倍,对电力舱和电信舱的巡检由每周一次改为每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