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散家庭的团圆欣喜,更要看到背后的沉重与艰辛
【社评】为失散家庭的团圆欣喜,更要看到背后的沉重与艰辛
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工人日报》(2021年12月09日 05版)
即使是对寻子成功的家庭来说,这份团圆也往往伴随着诸多的沉重。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在这些被镜头聚焦的寻子成功案例之外,仍有不少孩子未能被找到,仍有若干家庭苦苦奔走在寻子的路上。“让天下无拐”,事关无数家庭的平安与幸福,需要全社会更多的、更艰苦的努力。
据媒体报道,近日,公安部组织指挥广东、山东、湖北省公安机关成功侦破3起部督拐卖儿童案件,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找回被拐14年的孙某、符某涛和被拐17年的杨某弟。12月6日,3组家庭得以认亲、团圆,其中,有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和其失散多年的儿子孙某,孙海洋夫妻与儿子孙某相拥而泣。
2014年,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上映,片中孩子被拐后父母的痛苦与多年寻子的艰辛,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现实中,影片原型孙海洋在2007年孩子被拐后,便踏上了漫漫寻子路。相似的情形还发生在今年7月,另一部打拐题材电影《失孤》原型成功认亲。
近年来,一系列被拐案件经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案件的走向和进展牵动着亿万网友的心,在引发公众共情、共鸣的同时,激起人们对拐卖儿童行为的深恶痛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的立法和建制。
拐卖儿童行为,不仅会对被拐孩子的一生造成挥之不去的伤害,更会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亲生骨肉一朝失散,多年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这对被害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其寻子过程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精力难以估量,同时,其对社会伦理、法律正义、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冲击。必须对拐卖儿童“零容忍”,这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新闻中,失散家庭的团圆来之不易,这得益于技术手段的进步,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寻找被拐儿童的过程中;这得益于公安、民政等部门对案件的精准分析和研判,以及对大量陈年旧案的“不离不弃”;这还得益于媒体和民间公益力量的积极推动,以及诸多爱心人士的点滴努力。从公安部上线的“团圆”系统,到各类寻子网站和平台,以及一些互联网企业发起公益寻人项目、拓展失踪人员信息紧急发布渠道等,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打击防范拐卖行动中,正在合力织就一张寻子、打拐的大网。
必须正视,即使是对寻子成功的家庭来说,这份团圆也往往伴随着诸多的沉重。有网友说,“被人贩子拐走孩子的家庭,会失去两次孩子,一次是被拐走时,一次是被找到时”。因为亲生父母在欣喜过后,往往还要面对孩子不认识、不熟悉父母的尴尬,孩子不愿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生活的失落,以及岁月已逝、再也无法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巨大遗憾,甚至在是否追究养父母法律责任上做出艰难的权衡。正如有报道提及寻子群里的聊天内容时说,“群里从来没有人会提到找到孩子以后的事,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从一种难进入另一种难”。
因此,我们在为失散家庭的团圆而欣喜的同时,更要看到背后的沉重与艰辛,更要看到在这些被镜头聚焦的寻子成功案例之外,仍有不少孩子未能被找到,仍有若干家庭苦苦奔走在寻子的路上。这一不幸的群体需要被看见、被抚慰、被帮助。
为了早日清除拐卖人口这一社会毒瘤,有人呼吁加大对拐卖人口行为的惩治,提高拐卖人口的起刑点;有人建议国家直接提起公诉,强制解除买方的收养关系;还有人建议取消目前拐卖儿童犯罪诉讼时效20年的时间限定,提倡媒体多报道选择认亲后与亲生父母一同生活的案例……“让天下无拐”,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数月前,国务院制定《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明确表示要坚持和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安置、康复于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无疑,这事关无数家庭的平安与幸福,需要全社会更多的、更艰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