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创客”点亮智慧之城
年轻“创客”点亮智慧之城
两个国家合作开发一座城市,堪称开拓创举。
过去十几年间,在渤海之滨,来自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探索者们,在一片盐碱地上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全新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幅“生态+智慧”的未来之城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生态城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今年3月,全国首个生态宜居型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落成,标志着天津成为全国智慧能源技术革命的先行者。
引领新发展理念的智慧小镇创下多个第一: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零能耗智慧建筑、智能量测系统、虚拟电厂等10个前沿项目在这里启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户均节能达10%以上。
这座智慧小镇的背后,凝聚着新时代青年迸发出的强大创新能量。
随着接线工具“咔叭”两声,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完成全部作业流程,由国网天津电力滨海公司青年创客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机器人,成为智慧能源小镇上一位特殊的“居民”。
一年来,作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青年创客团队的一员,胡益菲和伙伴们马不停蹄地进行新一代机器人的研发升级,他们拜“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为师,干劲十足。研发要24小时不停歇,团队分成3组,不间断进行技术升级“打补丁”,日夜攻关、测试。
如今,第四代机器人较上一代体积缩小了2/3,重量减轻了1/3,效率提升30%,实现了零部件全部国产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在“十四五”期间,第四代机器人的年销售额将达到22亿元,成为电力机器人行业的领军者。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来自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零能耗建筑”引来众人目光。青年创新柔性团队负责人贺瑞介绍,这座以“0+小屋”命名的产能型零能耗智慧建筑,采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实现建筑能源100%自给自足和零能耗运行,每年还可向电网反输送超过1万kWh的电量,为未来生态宜居的智慧建筑提供典范样板。
在小屋建设之初,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为了让建筑屋顶面积利用率最优,从而达到光伏发电量最大,这群“理工男”想出个笨办法:通过光伏板的铺设方式来调整屋顶的形状,在有限的屋顶上尽可能安装更多的光伏板。经过反复画图、计算,一遍遍推倒重来,他们找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让建筑屋顶光伏板铺设数量增加近一倍,解决了“拦路虎”难题。今年,建筑面积3467平方米的零能耗不动产登记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天津方案。
在这里,路灯、路面、座椅,连垃圾桶都是“聪明”的。“以前,跳舞需要自己带移动式音响,现在不用了,只要有手机就能连上光伏座椅放歌,连上WiFi就能随时下载,太方便了。”来绿色能源公建项目地——生态城甘露溪公园跳舞的李阿姨开心地说道。
在这个绿色能源公建中,光伏座椅颇受市民欢迎,这是将传统座椅改造成为集体验WiFi、多媒体等服务于一身的新型公共座椅。
这是个“听”来的创意。一天晚上,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青年创客奚鹏飞,在辖区巡线时听小镇居民聊天时,突然萌生了这个“金点子”。
他立即带着中新生态城供电服务中心创新工作坊的青年创新团队,深入了解并精准对接小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与电力需求,创新改造出了光伏座椅,并应用新能源发电、多母线直流微电网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对路面、路灯、垃圾站等居民常见、常用的城市基础公共设施进行了智慧能源化改造。
光伏智慧路灯可实现远程开关、调光,还能为市民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无线WiFi覆盖等城市公共服务体验。光伏路面系统集发电、发光等功能于一体,年发电量达0.8万千瓦时,可满足一户家庭3年用电需求,还能为公园其他建筑设施供电。光伏垃圾箱则集成了智能感应探测装置、机械压缩以及智能语音播报、手势感应门等功能。
颇具前瞻的规划和脑洞大开的设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年轻的创客们用青春智慧点亮城市之光,写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答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