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之一)(1956年6月28日) |
|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之一)
(1956年6月28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目前国际形势
各位代表:
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到现在,将近一年了。在这个期间里,由于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不断努力,国际局势已经肯定地趋向和缓,冷战政策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
这一年来,各国之间通过互相的接触,在增进彼此的了解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虽然美国还不愿意放弃冷战政策,但是绝大多数的国家都相信,和平共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反对敌对性军事集团、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自由的运动有了新的高涨。亚非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运动,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参加了美国领导的军事集团的国家中,也出现了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走上中立道路的越来越明显的迹象。
在争取国际紧张局势和缓的过程中,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努力。为了使和平事业更有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地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到,苏联和南斯拉夫通过两国领导人员之间的互相访问和会谈,恢复和加强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这不仅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而且也对于和平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为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冷战的僵硬立场,四国外长会议和裁军会议没有能够进一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尽管如此,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仍然本着“日内瓦精神”,积极地贯彻执行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世界和平的方针。为了打破裁军问题上的僵局,苏联接受了英、法、美三国关于分两个阶段裁军和关于武装部队的最高限额的建议;在西方国家从自己的裁军建议倒退以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又主动地裁减自己的武装部队和军费,来推动其他各国的裁军。为了改善同英、法、美三大国的关系,苏联也作了不懈的努力。最近苏英和苏法领导人员之间的会谈,不仅证明了大国在许多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有可能接近,而且显示了在经济上和文化上改善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关系的广阔前景。这些会谈的影响还正在扩大。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同志,为了提出苏联和美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的建议和关于裁军问题的新倡议而给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几次信件,虽然没有从美国政府得到应有的反应,但是在美国人民中和在国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就中国来说,中国对于和缓国际紧张局势和促进各国间的和平共处,也作了不断的努力。本着“万隆精神”,中国从各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国际接触,推进和改善同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关系。中国为了继续和缓和消除印度支那、朝鲜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世界上不参加军事集团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地区的国家,积极地参加国际事务,大大地加强了国际和平力量。这些国家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他们希望建设自己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因此迫切地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他们主张各国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和经济合作,反对有条件的所谓经济援助,反对被拖进扩张军备的漩涡里去。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执行这种政策,和平地区不仅在亚非两洲,而且也在欧洲和其他地区日益扩大。以不排斥任何一个国家的集体和平代替敌对性的军事集团的主张,已经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在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扩大和平地区的影响方面,作为世界大国的印度起着特别显著的作用。1956年3月20日,印度尼赫鲁总理在印度人民院发表的外交政策声明中说过:“我们认为,而且在每一次有了新经验后我们进一步肯定了我们的信心,只有遵守和实行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叫做潘查希拉的五项原则,才有希望出现国际和平和安定的新时代。”这一正义立场得到了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赞扬和支持,同时也不能不影响到参加美国领导的军事集团的一些国家。
在反对冷战和争取国际形势和缓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提到亚非地区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所起的伟大作用。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曾经说过,“殖民主义是危害和平事业的疾病的根源。”反殖民主义的胜利和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实现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愿望,而且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国家,决不愿意使自己再次受到殖民主义的奴役。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1956年5月访问美国的期间说,“我们宁愿以我们的双手在我国的土地上和丛林中从事劳动,而不愿意以我们的自由的任何部分去换取任何援助。”他并且指出殖民主义是“世界不安定的基本根源”。埃及纳赛尔总统在1956年5月19日也说,“我们决不允许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来计划我们的政策,或者把我们当作一个势力范围来考虑,或者是命令我们执行他们的政策。”这正是亚非地区和其他地区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他们的民族独立的坚决立场。
在万隆会议以后,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经过长期的斗争已经获得了独立。我们庆贺这些新国家的诞生,并且愿意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热烈地祝贺埃及已经做到了使外国军队撤出自己的领土,并且认为,这种撤退对于撤兵的国家来说,也是明智的。我们坚决地支持印度尼西亚人民为了收复西伊里安、印度人民为了收复果阿、阿拉伯各国人民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民族权利和一切亚非地区和其他地区各国人民为了反对殖民主义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并且深信他们的斗争是一定能够得到胜利的。
现在,在北非,阿尔及利亚人民还在被迫地进行武装抵抗。中国人民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正义斗争,同时,对于阿尔及利亚的紧张局势,也不能不深切关怀。前不久,印度尼赫鲁总理建议和平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主张在充分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民族愿望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恢复阿尔及利亚的和平。这一建议是符合于万隆会议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的决议的精神的。
就西方国家来说,多年来的冷战政策给有关各国人民带来了越来越重的军费负担。并且,美国所倡导的实力政策,首先是使它的同盟国家的民族利益受到危害。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这些国家的人民已经积极地展开了维护和平和要求各国和平共处的斗争。就是参加西方军事集团的主要欧洲国家的政府,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一味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实力政策,对于他们自己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而只是使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排挤,使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受到损害。最近,英国和法国的政治家们表示:除了疯子以外,任何人都不能再打算以武力来征服世界;结束冷战、增加东西方的来往和发展人的接触以促进相互谅解的时机已经到来;西方国家不应该错过任何和缓紧张局势的机会。这些表示是值得欢迎的。
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些参加西方军事集团的主要欧洲国家,对于和平地区的扩大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还没有采取有远见的态度。他们还徘徊在承认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利和尊重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或者是继续进行暴力镇压和继续进行经济奴役的十字路口。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很清楚,在广大亚非地区的人民已经觉醒的时代,他们只有承认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利,才能指望,在得到当地人民承认并且对双方有利的情况下,保留他们在有关地区由于长期历史联系而产生的某些正当利益;他们也只有尊重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才有可能同这些国家发展新的平等互利的政治、经济关系。
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都希望和平共处,只有美国某些人和他们的追随者坚持冷战。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即使在美国统治集团中,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也开始认识到,冷战和实力政策是没有出路的。他们不能不看到,这种政策已经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而且引起了美国的同盟国家的越来越大的不满。他们不能不承认,基于冷战和实力政策的美国外交政策必须有所改变。这种新的认识是值得欢迎的。但是,在美国统治集团中一些占据着强有力地位的人,特别是实际掌握着外交政策的人,仍在阻挠着这种变化。他们不愿意看到紧张局势的和缓,不愿意各国和平共处。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美国垄断资本的最高利润,他们仍旧企图通过这种战争讹诈政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国家的身上。因此,虽然美国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员包括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内,已经表示,在我们的时代里,战争已经成为时代错误,但是,事实上,美国还在使用各种压力,阻止它的同盟国家缩减军备,并且通过军事集团,企图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这些国家。虽然美国一部分领导人员表示,应该尊重不参加军事集团的中立国家,但是,另一部分领导人员却又把不参加军事集团的政策说成是陈旧的、近视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而且,美国在实际行动中,对于许多拒绝参加军事集团的国家,还在施行各种粗暴的压力。美国的某些领导人员,在口头上也承认应该尊重其他国家人民的民族独立的愿望,但是,在实际上却通过军事集团的组织,支持和唆使殖民国家镇压反殖民主义的运动,企图从中取利。美国的某些领导人员也曾表示应该消除世界上的互相猜忌、恐惧和憎恨,但是,美国政府却不愿意支持东西方之间广泛的文化交流和人民来往,而且还故意坚持首先解决某些目前难以解决的国际争端,作为和缓国际紧张局势的先决条件,企图以此杜绝国际接触和国际协商。美国在它的盟国的坚持之下,不得不表示正在考虑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扩大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是,却又不放弃以所谓经济援助,来对许多国家继续进行奴役和剥削,并且拒绝采取任何解除禁运的实际行动。美国一方面表示尊重各国人民选择自己政治制度的权利,另一方面却又叫嚣着要“解放”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并且象把头藏在沙土里的鸵鸟一样,不敢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美国的统治集团正处于和战两难的深刻的矛盾当中;而且,直到现在为止,主张继续冷战的人仍旧占据着支配的地位。
(《人民日报》1 9 5 6 0 6 2 9 第1 版)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