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赴纽约参加五十七届联大唐家璇接受《人民日报》专访(2002.9) |
|
中新网北京2002年9月9日消息:外交部长唐家璇即将赴纽约参加五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在赴会前夕,唐外长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以下是这次访问的全文:
问:尊敬的唐外长,第五十七届联大将于9月10日开幕。感谢您在赴会前夕接受本报专访。自上届联大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问您对本届联大有何展望?
广 告 答:一年来,受“9·11”事件的影响,国际局势正经历着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世界总体形势仍趋向和平、稳定、缓和,但局部战乱、动荡和紧张也时有发生,不稳定等复杂因素增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上升。国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露,发展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总的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仍会是今年联大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国际发展合作、联合国作用、全球安全形势、中东等地区热点以及反恐等问题将是各方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尽管目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总体上对中国来说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江泽民总书记在“五三一”讲话中明确指出,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外交工作日趋活跃,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本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将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我国利益,并全面阐述中国对国际形势以及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积极参与联大各项议题的讨论,与各方广泛接触,增进共识,扩大合作,进一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问:您认为目前发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联合国在发展问题上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答: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9·11”事件后,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贫困现象的加剧是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在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等领域处于劣势,加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未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红利”,反而饱受其负面影响之苦。贫困、债务、资金匮乏等老的发展问题没有解决,“数码鸿沟”、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新的发展问题又层出不穷,南北差距也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现在,全球有49个最不发达国家,12亿人生活在赤贫之中,13亿适龄儿童失学,世界上最富的5%的人的收入是最穷的5%的人的114倍。如果听任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发展中国家就会失去平等发展的机会,并将永远处于落后境地。这不仅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一贯主张,要从政治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在资金、技术、贸易等方面履行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真正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在发展问题上,联合国应该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联合国就发展筹资、儿童、粮食等问题召开了一些重要会议,达成了许多共识,在落实《千年首脑会议宣言》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刚刚闭幕。会议就可持续发展通过了目标明确、面向行动的《执行计划》并发表了《政治宣言》,这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为《21世纪议程》的进一步实施注入活力。中国希望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标继续努力。
问:本届联大适逢“9·11”事件一周年。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并说明中国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情况。
答:“9·11”事件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应予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反恐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反恐要有确凿证据,中国反对任意扩大打击范围。
反恐归根到底属于和平与发展范畴内的问题,应该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法律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制定全面、系统的战略,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努力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前一阶段,国际反恐合作进展基本顺利,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了国际反恐合作。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反恐问题的讨论,支持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反恐决议并予认真执行。中国已经加入了绝大多数国际反恐公约。同时,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亚太经合组织去年在上海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反恐声明,这有助于加强亚太地区的反恐合作。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共同缔结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中国还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进行了反恐磋商和对话。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问:中国一直在倡导新安全观,请您解释一下具体主张。
答:安全的涵义目前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其内容由军事和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存加深。以对话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安全观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之一。
中国是新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中国认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的合作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安全合作也不应仅是发展模式和观点一致国家之间的合作,还要包括发展模式和观点不一致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新安全观建立在各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中国同时还是新安全观的积极实践者,通过自身经验证明了新安全观的可行性。中国积极寻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议问题;把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作为营造周边持久安全的重要途径;努力推动地区安全与对话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对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新安全观已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地区冲突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在伊拉克、中东、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主张。
答:目前,联合国安理会正在审议和讨论的地区冲突问题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造成冲突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内在固有的矛盾,也有外部干预的因素,既有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引发的争端,又有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导致的动乱。中国一贯倡导,在国际关系中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处理国与国争端时要“以和为贵”,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不应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同时,在解决地区冲突时要标本兼治,注意消除冲突产生的根源。
伊拉克问题应在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妥善解决。伊拉克应严格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恢复与联合国的合作。同时,伊拉克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合理的安全应得到尊重,人道主义状况要得到改善。
关于中东问题,中国主张应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中国一贯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以暴易暴没有出路。国际社会应加大调解力度,推动以巴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尽快重建互信,恢复和谈。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阿富汗的邻国,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并提供了大量援助。目前,阿富汗问题正处于关键时刻,国际社会要继续给予关注和帮助,尽快兑现援助承诺,加快阿富汗重建工作的步伐。中国支持联合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问:今年台湾当局再次唆使其“邦交国”向第五十七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提出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答:台湾当局至今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变换手法推行“台独”。陈水扁近期抛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论,充分暴露了他的“台独”真面目。台湾当局第10次唆使其“邦交国”向第五十七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提出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无视历史和现实,颠倒黑白,鼓吹台湾是“主权国家”,公然挑战《联合国宪章》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这种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危害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对此坚决反对。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早已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机构,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联合国。
自1993年以来,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闹剧已九次碰壁。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有力支持,也反映了联合国广大会员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坚定决心。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今年也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来源 中国新闻社)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