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统计局为此组织编写了系列分析报告,对“十五”期间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进行全面回顾与反映……
“十五”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第十个五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硕果累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十五”时期,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04年科技经费投入4004亿元,比2000年增加1954亿元,年均增长18%。初步测算“十五”时期科技经费投入累计达到16844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6倍。
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是我国科技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95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初步测算“十五”时期财政科技拨款累计达到48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体现。“十五”时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达到1966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3%,比2000年的0.9%增加了0.33个百分点。其中用于基础研究117亿元,应用研究400亿元,试验发展144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5、2.6和2.1倍。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66.8%、22%和10.2%,支出额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45%、67%和162%。
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科技活动日趋活跃,科技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13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921亿元,年均增长21%,占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比重从65.5%增加到72.9%。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比重从60%增加到66.8%。
二、科技队伍继续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时期,国家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和稳定科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使我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达到34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25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26万人和20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64.7%,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到115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93万人年,均比2000年增加了23万人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比例达到80%,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三、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专利事业发展迅速
“十五”时期,不断改善的科技发展宏观环境,形成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十五”前四年,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1.7万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8623项,应用技术成果10万项,软科学成果5760项。2001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这项技术为纳米器件的制造,寻找物质新特性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002年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将为人类最终揭开水稻遗传奥秘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家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浓缩,并利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最为关键的单元器件—量子中继器,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004年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上抢得先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多人多天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时期,我国专利事业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2004年我国专利部门共受理国内专利申请27.9万件,专利授权15.1万件,分别比2000年增加13.9万件和5.6万件。在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增长较快,2004年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6.6万件,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6.9%,比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增长高8.2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占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23.6%,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五”时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现价计算,200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76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7%,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14%,比2000年增加2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634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0%,增幅比全部工业高5个百分点。200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8万元,比其他行业高2.4万元。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是2000年的4.5倍;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9%,比200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五、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十五”时期,我国技术市场健康发展,交易日趋活跃,交易规模逐渐扩大。2004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比2000年增加2.4万项,增长9.8%;成交合同金额达到1334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50万元,比2000年增加23万元。
从技术合同的种类构成来看,2004年技术开发合同成交6.6万项,比2000年增加1.9万项,占全部成交合同数的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5%;成交金额达到509亿元,比2000年增长112%,占全部成交金额的比例由2000年的37%提高到38%。从技术合同的卖方类型构成来看,工业企业作为卖方签订的技术合同达到8.9万项,比2000年增加4.8万项,占全部成交合同数的比例由2000年的17%提高到34%;成交金额达到75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多,占全部成交金额的比例达到57%,比2000年增加3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肖云)
“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一、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教育事业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7079万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990万人,比2000年增加1472万人,年平均增长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52.7%,比2000年提高9.9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达1562万人,比2000年增长1.8倍;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435万人,增长23%;在学研究生98万人,增长2.3倍。
目前我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8年,比2000年提高0.4年。
(二)卫生事业
2005年底,全国有卫生机构30万个,卫生技术人员446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7万张。五年诊疗人数超过100亿人次,住院约3亿人次。
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04年的4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0‰下降到25‰,婴儿死亡率由32‰下降到22‰。2004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7%,一岁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等单苗接种率均达98%。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实效。2004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0%,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3%,提高8.3个百分点;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由49.5%上升到57.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2005年9月底,全国已有67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覆盖人口2.33亿,共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8%。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共给予补偿1.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50.4亿元。
目前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04年的72岁。
(三)文化事业
“十五”前4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166万场,其中到农村演出96万场,国内观众达到17.2亿人次。2002—2005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了102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加工提高,推出了30台精品剧目。
2004年全国文物系统共有馆藏文物2388万件;举办展览6918个,参观人次1.45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12.8%,其中青少年参观人次达3454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70%。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博物馆及文物库房,一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有计划、有重点的抢救和保护。
2005年底,共有公共图书馆2736个,比2000年增加59个;博物馆1556个,增加164个。
2004年底,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专门档案馆338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有馆藏档案17602万卷(件),开放档案4868万卷(件),分别比2000年增加32%和20%。2004年,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世界记忆国家名录的国家。
2005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的年播出能力分别为1019万小时和1283万小时,公共广播和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2146套和1227套。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共达737万小时,比五年前翻了两番。有线电视用户达1.26亿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42部。
200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约64亿册(张),报纸404亿份,期刊27.5亿册。2004年图书、报纸、期刊总印张合计为2102亿印张,比2000年增长65%。2004年出版音像制品3.4万种5.7亿张(盒),电子出版物6081种1.5亿张。网络出版从无到有,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形成。
(四)体育事业
2004年我国7到70岁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37%,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3万余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
五年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在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又以32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二、奖牌总数第三的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得到加强
2003年,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
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占到了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80.6%,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西部“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资金约64亿元,惠及中西部地区3000余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
(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取得较大发展。
2002—2005年,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补助4.8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综合传输覆盖能力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一批国有、民营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轮廓初现。2004年,全国共有文化市场产业经营单位31万家,从业人员182.7万人,年上缴税金125.8亿元。2005年广播电视总收入达到888亿元;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3年的100部、2004年的140部跃升到2005年的260部。新闻出版业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的总资产达2098亿元,销售收入1546亿元。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十五”时期,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截止到2005年5月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达106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投资达114亿元。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三项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间累计投资50多亿元。
(四)特殊群体的利益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十五”时期,在城市基本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共有2233万城市居民和777万农村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分别是2000年的5.5倍和2.6倍,全年各级政府共支出低保资金216亿元。在尚未开展农村低保的地区,共有1024万农村五保户和困难群众得到定期生活救济。2005年全国共有356万城乡特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各级政府支出医疗救助资金8.9亿元。
“十五”前4年,有5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截止到2004年底,城镇参加社会保险的残疾人为113万人,341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51万残疾人享受集中供养和五保供养,285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定期补助和专项补助。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实现从强制性收容遣送到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重大转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确立,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2005年各类救助站共救助155万人次。
(五)司法保障水平提高
2005年5-9月,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公安局长“开门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来访20余万起,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信访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而且为社会消除了一批不和谐、不安定因素。
人民法院在“十五”时期加快了诉讼活动的民主化进程,更加注重程序公平、实体公正、诉讼效率和裁判中立、对当事人同等尊重以及裁判过程公开透明。
从2003年起,检察机关开始推行人民监督员试点和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工作。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万人,监督结案3341件;截止到2005年8月,有28个省份实现了各个诉讼环节无超期羁押。
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对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刘巍)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粮食生产扭转下降趋势,出现重要转机
“十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九五”时期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02万亿斤。随后受粮食政策和市场价格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调减,粮食产量连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8600亿斤,降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2000年至2003年粮食连续4年产不足需。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赢得了亿万农民的拥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涨。2004年粮食生产形势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增加775亿斤,是建国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单产也创下历史新高。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增产291亿斤。两年增产量超过1000亿斤,创造了历史纪录。如下图所示:
(二)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粮食生产走出徘徊的同时,种植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棉、油、糖、麻、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较快发展,主要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步伐加快,农产品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棉花生产。“十五”时期国内纺织业生产对棉花需求旺盛,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连续扩大,棉花产量继续提高。2004年,棉花产量达到632万吨,创历史最高。“十五”时期累计棉花产量为2712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557万吨,增长25.8%。
2、油料生产。经历了1998年—2000年连续三年丰收之后,适应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需要,“十五”初期,油料种植面积调减,产量有所减少。2004年和2005年,油料生产开始复苏,产量分别达到3066万吨和3078万吨。“十五”时期,累计油料产量为14717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2479万吨,增长20.3%。
3、蔬菜、水果生产。“十五”时期,我国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2005年,蔬菜产量达56284.4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6.4%;“十五”时期,园林水果总产量累计达29556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1898万吨,增长6.9%。
(三)畜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中的重要支柱
“十五”时期,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肉类产量年均递增4.7%,奶产量年均递增25.1%。我国肉、蛋总产量已名列世界首位,饲料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已达到33.8%,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
1、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十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2005年畜牧业产值约为13000多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40.1%。肉类总产量达到7700多万吨,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比2000年增加1590万吨,增长40.1%,平均年递增4.7%。其中猪肉产量达6100多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5%以上,跃居世界各猪肉生产国之首,“十五”时期平均每年递增4.5%;牛羊禽肉产量分别达714万吨、436万吨和1453万吨,“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9.8%和3.8%。
除肉产量外,其它畜禽产品的生产水平也有显著提高。2005年我国禽蛋总产量达到2872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0公斤左右,约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奶类产量则达2800多万吨,其中牛奶2680多万吨,“十五”时期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
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如猪肉占肉类的比重由2000年的65.8%下降到2005年的64.9%;牛羊肉则上升到14.9%;禽肉也占到了18.8%。
2、良种繁育体系已初具雏形。目前全国种畜禽场达9114个,其中县级以上各类国有种畜禽场近2000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83个。家畜繁育改良站也达到3000多个,另外还有种公牛站79个,年提供冷冻精液1000万份。建成了国家级家禽育种中心、瘦肉型猪育种中心、奶牛育种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
3、疫情防治机制初步建立。疫病防治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目前已设有从中央到乡镇各级畜禽疫病防疫机构及村级防疫员,有约100万人的畜禽疫病防疫队伍,近200个兽药厂,生产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兽药,每年生产近300亿头份畜禽疫苗。
(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收效显著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国造林面积连续3年超过1亿亩,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沙漠化趋势首次实现历史性逆转。
(五)渔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
“十五”时期,我国渔业在“以养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水产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革养殖方式,在渔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休闲渔业、加工流通业、远洋渔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水产品贸易在逆境中冲刺,出口额大幅度增长;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
1、渔业结构出现重大改变。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0万吨,比2000年增长19.2%。“十五”时期,我国水产品累计产量提高了821万吨,增长全部来自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5%。
2、远洋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在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6%。2005年全年水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近80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连续六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目前,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0%,位居世界首位。
二、农业生产面临问题与制约因素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地位仍然不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资源匮乏程度有增无减
1、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我国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国家,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加上保持生态环境退耕的需要,耕地减少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据国土资源部调查,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近两年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减少量也还维持在400万亩左右。
2、水资源紧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70%左右。全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大部分集中在雨季,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灾害性气象的影响作用依然很大。我国农业生产仍然是“靠天吃饭”,气候条件对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产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就是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年际降水变化大,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因此,灾害性气象是影响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产波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低、后劲不足
1、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变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本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统计表明,“十五”时期,我国有效灌溉面积比“九五”的增长幅度下降,增幅徘徊在1%以内。而作为水资源缺乏、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4%左右,对于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长的安全保障严重不足。
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据测算,尽管“十五”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增加,达到47%左右,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日本、韩国的水平。以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变成了无办公场地、无试验基地、无试验仪器、无信息设备和无交通工具的“五无”站。
(三)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抵御风险能力差
我国的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占世界的平均水平的40%,预计到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下降到1.4亩左右。据农村住户调查,“十五”时期,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在1.96亩到2亩左右,比“九五”时期的平均2.8亩有所下降。
虽然农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但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却大致保持在50%左右。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太小的人均经营规模,使农业生产效率低,形成不了规模效益,难以抵御市场、气候等风险的冲击,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
三、“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以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为主的农业用地监测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土地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农业统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在技术手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卫星遥感、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等各种方法,对耕地及其它农业用地的数量、质量、利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对不利于耕地和其它农业用地保护及使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和纠正,切实把耕地和其它农业用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落到实处。
(二)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
国家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可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或通过银行信贷、股票等融资手段鼓励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事业单位或农民个体、联户等加入到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维护中来,采取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以及收费或有条件减免费用的方式提供给农民使用。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以及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三)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渠道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拓宽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的渠道,特别是调动农业生产、技术协作组织,与农户有订单协议的企业和专业经营户的积极性。另外,特别需要加强边远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一些省级电视台,也应该使用当地语言制作有关的农业科技节目,向边远地区传播农业科技。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保障土地承包和经营者的权利
当前,农村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就业的门路,也缺乏可经营的土地;另一方面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和向非农业转移,留下老人、孩子和妇女照看家里规模很小的土地,基本上处在自给自足状态。这些都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造了条件,随着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流转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切实保障土地实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规模效益。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王明华)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十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大踏步前进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恐怖主义猖獗等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战胜了非典等突发灾难,有效地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十五”时期,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9215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递增,比“九五”时期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2718亿元、86208亿元和73395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9%、10.7%和9.9%。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在世界的地位持续提高。预计2005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跃至世界第四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也将提高到接近5.0%。人均GDP则由2000年的7858元(949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13985元(1707美元)。人均GDP步入1000美元-3000美元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挺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能力持续大幅提高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得到加强。“十五”前期,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曾一度陷入低谷,2003年粮食产量只有8614亿斤,已低于1991年的水平。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多项支持“三农”的政策,特别是宣布用三年时间全面取消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获得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389亿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2005年在2004年丰收的基础上又增产291亿斤,总产量重新登上9600亿斤台阶,达到9680亿斤。棉花、油料产量分别达到570万吨和3078万吨,比2000年增长29%和4.2%。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刺激了对工业品的需求,也带来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煤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05年工业增加值突破7万亿元,达到7619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67.5%(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0.9%,比“九五”时期平均每年10.2%的增速高0.7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共生产原煤87.4亿吨、发电量9.7万亿度、钢材13.1亿吨、水泥42.8亿吨,分别比“九五”时期五年的产量高21.4亿吨、3.7万亿度、7.6亿吨和15.7亿吨。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明显加强
“十五”时期,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民间投资得到明显恢复,外商投资依然活跃,在各类投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0.2%(按累计法计算),比“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9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5万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5.6万亿元,超过了1981-2000年2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与此同时,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投资,“十五”时期集中办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投资最多、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五年来,我国新建公路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万公里(超过2000年以前的高速公路长度总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7063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5232万吨。一批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挥效益。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结束了西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三峡工程进展顺利,电站工程已投产运行14台发电机组,累计发电94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输送能力超过3250万千瓦。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瓦。五年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23254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214万公里。产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四、对外经济迅猛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经过艰苦谈判,我国终于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我们在享受运用世界贸易规则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不断迎接了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挑战,并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99.8%,平均每年增长24.6%,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13.6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5%。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世界贸易量的6.2%,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排名由2000年的第八位跃居到第三位,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贸易大国。2005年,我国出口762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05.8%,平均每年增长25%,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14.1个百分点;进口660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93.3%,平均每年增长24%,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12.7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发展也比较快。2005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48.2%,平均每年增长8.2%,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6.6个百分点。“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进展,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到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55和69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加近4倍。
五、国内市场持续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努力,“十五”时期市场商品供应充裕,已基本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加上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也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比2000年增长71.8%,五年间年均增长11.4%,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0.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储蓄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0年实际增长58.3%,年均增长9.6%,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3.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五年计划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0年实际增长29.2%,年均增长5.3%,比“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快0.6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六五”时期。到2005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4.1万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了7.7万亿元。
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继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分别比2000年降低2.7和3.6个百分点。电话普及率由2000年末的20.1部/百人提高到2005年末的57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由6.8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由2000年末的0.5辆提高到2005年末的3.4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由21.9辆提高到41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0年末的1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则由24.8平方米扩大到29.7平方米。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降低到2365万人。
六、注重科技教育,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十五”时期,党中央科学分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情,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五年来,平均每年解决城镇就业人口836万人,五年共增加就业人员41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左右,其中2005年登记失业率为4.2%。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05年末,全国有17444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0648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3709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3827万人、240万人和10846万人。累计有9920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政策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始起步。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要靠科技。2001-2005年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203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16%,其中2005年达到1.3%;组织实施“863”计划课题6000多项,安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1000多项。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丰硕。在生物技术领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航天领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纳米材料领域,成功开发纳米“超级开关”材料,实现纳米表面材料超疏水与超亲水之间的可逆转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成功研制并启用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2号自主研制成功。自主建成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悬浮列车线在上海建成运行。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短短五年间,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5.3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596亿元。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了对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补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继续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教育结构有所改善。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万人,在校生1562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84万人和1006万人;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47万人,在校生1559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239万人和275万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878万人,在校生2409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405万人和1208万人。五年累计,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普通小学毕业生分别达到971、1919、2391和11171万人。
公共卫生事业得到明显加强。针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十五”时期,国家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到2004年末,全国1410个县级和250个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紧急救援中心也陆续开工,基本建成了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医疗体制改革也做了积极的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到2005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77亿。
此外,文化、体育等其余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迭创佳绩,共获得金牌32块,银牌17块,铜牌14块,金牌总数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
“十五”时期,我国各项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全力推进政企分开,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所深化,特别是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的数量方面有较大进展,《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先后取消和调整了1795个行政审批事项,较原来减少了48.9%,各级政府开始更多的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平稳。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国库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也在进行当中,个人所得税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金融改革方面,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进。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十五”时期在继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的同时,一方面,加快了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截止2004年底,290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已有1464家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国有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1000多家,其实现利润占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46%。另一方面,把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作为重点,放宽了市场准入,电信、石化、电力、民航等大的国有公司通过改组、分立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局面。
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实施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按照保护农民权益、控制土地规模的原则,完善了征地程序,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方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补,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由“十五”初期的完善农村税费制度的各项政策逐步过渡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住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新的进展。
总之,“十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十一五”时期更辉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思想的提出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全局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我们在充分肯定“十五”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整体素质依然不高,经济结构仍不合理,经济增长依然粗放。比如,对当前我国相对偏高的投资率而言,消费率依然偏低,经济增长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等。再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二是改革仍有些滞后。“十五”时期,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适应,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妨碍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落实。三是地区经济发展仍然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比2000年的2.8倍又有所扩大。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当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新疆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贵州的3.5倍。到2005年末,农村仍有贫困人口2365万人。四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仍不协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和矛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应对。
“十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继续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刘爱华)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