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与科研体系是为科技政策提供支撑的,而科技政策又是为国家的总体目标服务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的科技政策相应进行了调整,中国科研体系也进行了体制性改革。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1978年以前,中国采取的是前苏联的计划式科技发展体系,实施赶超发展的战略,战略目标是要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进入世界科技大国的行列。采用的科技体系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和任务,带动技术的转移。在国际封锁、国内科技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在短短十几年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技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使中国的科学技术从整体上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978年以后,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这也要求科技战线能够为经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科技体制深层结构中的固有弊端日益显现。
首先,它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技与经济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其次,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缺少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不利于技术扩散;第三,在科研院所内,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存在着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现象,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985年,科技界改革开始从自发进行、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的、全面展开的阶段。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自那时到现在,政府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供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依据改革目标与政策重点的调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2年):改革拨款制度,开放技术市场。
在此阶段,中国改革了对科研机构的拨款制度,开始依据科技活动特点与分工对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事业费实行分类管理:对主要从事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在五年内逐年削减事业费;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实行基金制,国家按人员拨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对从事社会公益性研究工作和农业科研工作的机构,国家仍拨给事业费,实行包干;对从事多种类型研究工作的机构,其经费来源视具体情况通过多种渠道解决。
拨款制度改革后,首先是从资金供应上改变了科研机构对行政主管部门的依附关系,使其通过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其次是用商品经济规律调整科技力量布局,扩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 另外就是开放了技术市场。承认技术成果也是商品,建立依照价值规律有偿转让的机制。这一措施与拨款制度改革相辅相成,让科技机构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目的是通过经济利益加强研究机构同生产单位的联系,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
同时改革了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国家对科研机构的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并引导科研机构创办科技企业;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第二阶段(1993-1998年):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稳住一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开展高技术研究和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研究开发,形成优势力量,力争重大突破,提高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科技水平和发展后劲,保持一支能在国际前沿进行拼搏的精干科研队伍。二是对研究机构分类定位,优化基础性科研机构的结构和布局,为准备“稳住”的科研院所提供现代科研院所的组织体制模式。
放开一片是指放开各类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使之以市场为导向运行。如鼓励各类研究机构实行技工贸一体化,与企业合作经营,鼓励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变为企业、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心,或与企业结合这三种方式),支持和扶植技术中介机构等。
第三阶段(1999年-现在):科教兴国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在这个阶段,对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实质性调整,“科教兴国”成为国家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走向。
1998年8月,中国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
第二节 科技管理体系
1. 科技管理特点
总体来说,中国的科技发展管理体系模式是高度集中型的。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政府将科技活动管理、相关的生产活动管理和资源分配的最终权力集中在特定的权力部门,其他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或短期项目。科学技术管理的组成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决策机关——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执行层和协调层——科学技术部、其它部委及地方的科技管理部门;具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等)的管理层。
2. 主要管理机构的职能
(1)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1998年,中国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担任组长。现任组长为温家宝总理,副组长为陈至立国务委员。成员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部长、科学技术部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财政部部长、农业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讨论、审议科技和教育重要任务及项目;协调国务院各部门及部门与地方之间涉及科技或教育的重大事项。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
(2)科学技术部
科技部是中国国务院对科技工作进行归口管理和协调的政府部门。现任部长为徐冠华,他同时也是一位遥感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负责国家科技能力建设和产业化环境条件建设。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研究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研究制订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等。
(3)其他部委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均参与相关的科技管理。
例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也具有重要的科技管理职能,即做好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推进重大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教育部则协同科学技术部拟定国家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运用国家财政拨款,资助基础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协同科学技术部拟定国家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同外国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学基金会及有关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并开展国际合作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设7个科学部,即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26名,其中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18名。现任主任是陈宜瑜院士。
(5)中国科学院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地学部、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技术科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由于中国科学院下属大量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院部具有很强的管理职能。
(6)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咨询性学术机构,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设有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8个部。现任院长是徐匡迪院士。中国工程院现有院士660名,其中女院士36名。并拥有外籍院士27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织,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168个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31个省级科协及广泛的地方、基层组织的科技团体。现任主席为核物理学家周光召院士。
第三节 科研体系
1. 主要科研机构
中国的科研体系主要由国有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方面的科技力量组成。
(1)国有研究开发机构
国有研究开发机构是中国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2002年,国有研究开发机构有4347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属98个。设在国有研究开发机构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68个,其中设在中科院下属院所的重点实验室为52个。国有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R&D的人员共有20.6万名。
在北京的三里河路南端,有一组绿色琉璃瓦顶大厦构成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院部所在地。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目前它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的发展中心。在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中,集合了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郭沫若、方毅、卢嘉锡等为历任中科院院长。现任院长是路甬祥院士。
中国科学院拥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科技人员6万余名。他们在100多个研究所、400多家科技企业、3所院属大学,以及北京地区以外的13个分院中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谓,每两年增选一次。在中国,院士拥有终身荣誉。年龄超过80岁的院士获得资深院士的称号。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大会公布的资料表明,中国科学院拥有院士676名,其中资深院士159名、女院士44名、外籍院士41名。
未来10年中,中科院计划建成80个左右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研究所,其中约30个研究所有望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著名研究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中国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目前拥有39个研究所(中心),其中从事种植业研究的有16个,养殖业10个,经济、环境资源8个,农业工程和高新技术5个。中国农业科学院现有科技人员5975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
坐落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下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目前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以林业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林业建设中带在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建设现代化林业服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资源管理、木材加工利用、林产化工、资源昆虫、林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目前下设11个研究所、4个研究开发中心、4个林业实验中心,分布在全国11个省(区、直辖市)。全院建成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部级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它拥有20多个研究所,其中包括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医学信息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循环研究所等;还有7所医院、4所学院和5所分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环境科研机构。目前拥有17个研究所、实验室和中心;形成了包括两名院士、近百名高级研究人员和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400余人的科研、开发与教学队伍。
(2)高等学校
2002年,中国拥有高等学校1396所,R&D人员18.1万。设在高等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96个。
和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人文科学领域,高等学校进行的研究工作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在中国的大学中,有关应用性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很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在与其他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中,中国有一套在大学进行科研,再把科研成果返回到生产的独特发展模式,即用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然后再返回去,形成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商品。
在2001年的国家“三大奖”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8项中有9项是有高校参加的,占50%;国家发明奖12项当中有8项是高校参与的;科技进步奖137项中高校参与了64项。高校科研力量的作用和地位在近几年的上升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大学已经在国家的科技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称赞道:“高校已经成为中国基础研究方面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2002年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2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720亿元,比2001年度增长了19.4%,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收入为539亿元,占总额的74.86%。
(3)企业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科研资源主要分布在独立科研院所,科研工作也主要在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进行。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国的科研主体已经实现了从独立科研院所向企业的战略转变。
2002年,中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2.3万家,其中有科研活动的企业数为1万家左右,有下属科技机构的企业数近6000家,R&D人员超过了40万。
近些年来,大量高技术企业在中国迅速崛起,发展壮大,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举足轻重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如联想集团、四通集团、方正集团、紫光集团、东大阿尔派集团等,它们还创造出了一批有足够影响的著名品牌。
为了提升中国的产业技术,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试点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打算用5到10年的时间在试点企业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推出一批居于国际前沿的原创性研发成果,为国内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应用。
2. 科研机构转制
与中国体制改革相适应,中国的科研机构目前正在进行转制,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国科研机构的转制主要涉及面向产业的科研院所和公益性科研院所。
(1) 面向产业的科研院所
1999年,10个国务院产业部门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包括转变成科研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和转为技术服务与中介机构等。经国家批准继续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少数科研机构,也要引进科技型企业运行机制。
到2000年底,这242家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已经完成。这是中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随着1999年中央直属242家面向产业的科研院所全部实现企业化转制,其中一些科研院所进一步开始向股份制改造、上市筹资等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科”字头的上市公司,知识和资本结合得更加紧密。过去的“所长”,如今的身份变成了“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市场成为决定科技发展方向与规模的关键性因素。
2000年,又有11个部委管理的134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完成企业化转制。
据2003年上半年对276个转制科研机构(占部门转制院所的86.5%)调查:转制院所在国家产业科技创新中仍然发挥着骨干作用,2002年276个转制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达1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8.4%。面向行业的技术扩散和服务能力继续增强,2002年横向科技服务收入达到55.4亿元,比2000年增长23.9%。科技产业规模特别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实现总收入303亿元,比2000年增长31.8%;实现利润18.5亿元,比2000年增长35%;转制前收入过亿元的有30多家,2002年过亿元的已达到50多家,并有4家收入过10亿元。
地方开发类科研机构也在稳步推进。到2003年底,已有70%以上的地方开发类机构完成了工商注册,有近一半的省(区、市)属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工作全面完成。江苏、浙江、宁夏、重庆、青岛、沈阳、武汉、广州、杭州等地在院所实现转企的基础上实施公司制改造,转制院所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如江苏省19家转制科研机构2002年收入均超1000万元,人均达31.8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浙江省广播电视科研所2002年总收入为4668万元,净利润542万元,分别为改制前的4.7倍和7.3倍。
(2)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
在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的同时,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工作也在2001年拉开帷幕。到目前为止,有18个部门、占94%的部门属公益类院所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改革方案。
248个公益类院所改革的结果是: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由国家重点支持的院所为89个,占原有机构数的36%。转为企业的院所61个,占机构数的25%。其他机构通过并入大学、转为其他事业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多种方式发展。
第四节 科技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属于科技服务体系,对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重要的作用。科技中介机构一般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机构、技术市场、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以及科技风险投资中心等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中介机构得到了很大发展。到2003年,全国大中型城市共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技术贸易机构)6万多个。
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850家,服务企业6万家。通过各种服务使企业增加销售额310多亿元、增加利税32亿元。 科技企业孵化器460多家,其中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72家,大学科技园22家,在孵企业近1.5万家,累计育成企业近4000多家,已有32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科技咨询评估机构1.3万多家,完成咨询项目30多万项。
常设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所400多家。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1084.7亿元。
科技情报信息机构400多家,还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风险投资中心、科技条件市场、专利代理机构、科技招投标机构、各类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这些中介机构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科技中介机构中,一批实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业界的佼佼者。如西安创业服务中心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自身实力大幅度提高,已拥有6万多平方米的孵化场所,能够为孵化企业提供开发试验、贷款推荐与担保、风险投资、咨询培训、政策指导和落实、国际合作等全过程、全方位、高效率的优质服务,形成了“品牌效应”。虽然其孵化场所的租金高于当地其他企业孵化器,但仍是创业人员的首选之地。
尽管中国的科技中介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为此,中国政府正在大力进行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
中国科学技术部把2003年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年,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包括制定税收扶持政策、培育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
星期天工程师
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普遍缺乏技术、管理人才,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国有大型企业的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这些企业的技术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同时,他们也从此项工作中获取报酬。这种现象尤其以上海为甚,因为毗邻有大量乡镇企业的浙江和江苏。
此现象在当时曾引起广泛争议。有关部门对兼职的态度,走过了一条种种限制(忧心忡忡)——无所作为(暗中放任)——公开鼓励(热烈欢迎)之路。
先科研再产业化
1984年11月,柳传志、王树和等11位完全不懂市场、完全不懂经营管理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响应中国科学院科技改革的号召,走出实验室的大门,创立了计算所公司,也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揭开了计算所探索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序幕。
在计算所技术的基础上,1985年底计算所公司开发出了联想汉字系统,成功地安装在促销代理的国外品牌PC机上,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目前联想已经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企业。
除联想外,当时中关村著名的“两通两海”(四通、信通、科海、京海),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经营。这一时期的计算所成了中关村创业初期计算机企业的摇篮。许多公司在初创时期的核心技术都是在计算所孕育的,有的公司甚至还通过计算所招收培养研究生,计算所是他们的“营养钵”和技术源头。
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所创办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应用的技术是在计算所基本研究成熟,或者已经成熟,所创办的公司依附计算所这个母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计算)所属公司”。这也是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所走的最早的道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一个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等。拥有磁学、超导、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物理、电镜、真空物理、极端条件物理等4个院开放实验室以及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纳米物理与器件、微加工等4个所级实验室,由微加工实验室、工厂、图书馆、网络中心构成了全所的技术支撑系统。
截止到2002年9月底全所共有科技人员357人。科技人员中有两院院士12人,研究员111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38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8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7人,博士研究生215人。博士后及客座流动人员48人。
物理所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低纯度钕铁硼永磁材料”和“碳纳米管”为代表的一批原创性重要研究成果,获国际、国内奖共300多项,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国家发明奖7项。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建校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校训。建校至今,清华大学共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才。清华大学一直是中国理工科最优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
清华大学目前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等12个学院共48个系,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教职工约75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在校全日制学生25000多名,其中本科生14000多名,硕士生7400多名,博士生3700多名。
清华大学拥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大量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清华大学创办了20多家高科技企业。2003年9月,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包括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这是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中央研究院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同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1998年12月26日,海尔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它是海尔集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建成的综合性科研基地。它的目标是要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先进的技术资源整合中心,整合利用全球优势科学和技术资源,为海尔集团在全球的发展服务。作为海尔集团的核心技术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担负的使命是“软件资源集成商、造势支持服务商、标准拥有者和世界名牌的发动机”。
从钢铁研究总院到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钢铁冶金和材料研究开发机构,人才荟萃、装备配套完整。研究领域包括全部钢铁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虽然钢铁研究总院在研发和产业创收方面有所发展,技工贸总收入从80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4.7亿元,年均增长达到50%以上,初步达到了自我生存的目标,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钢铁研究总院确立了建立科技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以组建上市公司作为向企业化转制的突破口,以此从整体上带动改革步伐。
1998年12月,即在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全部实现转制的前4个月,以钢研总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
遵照整体改制战略,钢铁研究总院对院内新材料研发领域进行了重组,共投入优良的经营性产业1.1亿元,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98项),获准专利44项和10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明显的高新技术拟投资项目。
安泰科技以高新材料及其制品和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业。1999年,公司先后通过了改制验收和科技部、中科院的“双高”认证。同年,即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跻身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第13强。(科技部供稿)
(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