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
物种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高等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全世界12科71属750种裸子植物中,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
濒危物种的现状及其变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实施了濒危物种拯救、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打击乱捕滥猎、开展科学研究等一系列保护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种群动态逐步稳定,并有相当数量的濒危物种,如大熊猫、朱鹮、羚牛、扬子鳄、水杉、珙桐等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但总体来看,由于栖息地开垦、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十分严重。
湿地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
措施与行动
自然保护区 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区1999个,保护区总面积14398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3975万公顷,海域面积603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4%。与上年相比,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了242个,面积增加了1103.1万公顷,增长率分别为13.8%和8.3%。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面积8871.3万公顷。2003年新批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个。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截止到2003年底,国家划定禁猎区2553个,总面积为3828.5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面积303万公顷。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 200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协调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工作;同时成立了由17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2003年9~12月,国家环保总局会同13个部委对全国12个省(区、市)的50多个单位开展了生物物种资源执法大检查。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截至2002年底,在长江等七大流域共建立535个湿地类型保护区,面积1600万公顷,使近40%的天然湿地以及3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保护区范围得到了较好保护。为保护珍稀濒危水禽,中国已将11种水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22种水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除在保护区内就地保护外,还进行了人工繁育工作。已建立了扬子鳄、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白鳍豚、大鲵及其他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域繁殖中心。安徽省扬子鳄繁育中心的扬子鳄种群已达8000多条。在世界淡水豚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关于白鳍豚的科学研究工作处于领先地位;扬子鳄、中华鲟、胭脂鱼等物种的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大鲵、海龟、山瑞等物种的人工驯养以及其他相关科研领域里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湿地调查和科学研究 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就湿地调查、分类、形成演化、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湿地资源状况。对沼泽、湖泊、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在一些珍稀水鸟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生态习性、饲养繁殖、致危因素以及保护策略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通过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对中国鸟类特别是水鸟的迁徙活动有了深入了解。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 2003年,农业部成立了“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管理办公室”和“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研究控制中心”。在辽宁全省、云南省开远市、腾冲县及四川省西昌市、宁南县和攀枝花市仁和区(“一省五县”)全面展开以豚草、紫茎泽兰为重点的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一省五县”全年共动员社会各界近800万人次参与豚草和紫茎泽兰的铲除活动,铲除豚草约192亿株,涉及区域86万多公顷,重点部位豚草铲除率达到80%以上;铲除紫茎泽兰4千多公顷。
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 截至2003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共批准8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484个,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加强了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力度。通过考核验收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总数达到82个。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和江苏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责任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