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悢鍏尖拻閻庨潧澹婂Σ顔剧磼閹冣挃闁硅櫕鎹囬垾鏃堝礃椤忎礁浜鹃柨婵嗙凹缁ㄥジ鏌熼惂鍝ョМ闁哄矉缍侀、姗€鎮欓幖顓燁棧闂備線娼уΛ娆戞暜閹烘缍栨繝闈涱儐閺呮煡鏌涘☉鍗炲妞ゃ儲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倻閽樺锛涢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戠€n喗鐓熸俊顖濆吹濠€浠嬫煃瑜滈崗娑氭濮橆剦鍤曢柟缁㈠枛椤懘鏌嶉埡浣告殲闁绘繃鐗犲缁樼瑹閳ь剟鍩€椤掑倸浠滈柤娲诲灡閺呭爼寮跺▎鍓у數闁荤喐鐟ョ€氼厾绮堟径鎰厪闁搞儯鍔屾慨宥嗩殽閻愭潙娴鐐瘁缚閹瑰嫰宕崟顓у晥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洏鈧焦绻濋崶褏顔屽銈呯箰濡娆㈤妶鍛傛棃鏁愰崨顓炵秵婵犮垼娉涢鍛閻愮鍋撻崗澶婁壕闂侀€炲苯澧摶鐐淬亜閺嶃劎鈼ゅù婊勭矒閺岀喖骞嗚閸ょ喖鏌嶉挊澶樻Ц闂囧绻濇繝鍌滃ⅱ闁伙絿鍎ら幈銊︾節閸屻倗鍚嬮悗瑙勬礃鐢帡鍩㈡惔銊ョ妞ゆ挾鍟樺⿰鍫熲拻濞达絼璀﹂弨鐗堛亜閺囩喓鐭岄柟骞垮灩閳规垿宕卞▎鎰啎婵犵數濞€濞佳囶敄閸涙潙纭€闁规儼濮ら悡鐔兼煙闁箑澧伴懖鏍⒑閸濄儱校闁告梹顨婇獮鎴﹀閻橆偅鏂€闁诲函缍嗘禍鐐烘晬濠婂啠鏀介柍钘夋閻忕娀鏌涢姀鐘茬骇缂佸倸绉甸妶锝夊礃閳哄啫骞嶉梻浣虹帛閸ㄦ儼鎽柣蹇撶箳閺佸摜妲愰幒妤€鐓㈤柍褜鍓熷畷鎴﹀箻鐎靛摜鐦堝┑鐐茬墕閻忔繈寮搁悢鍏肩叆闁哄洦顨嗗▍濠勨偓瑙勬磸閸ㄦ椽濡堕敐澶婄闁靛ě鍛箑闂傚倷鑳剁涵鍫曞礈濠靛牏鐭欓柟鐑橆殔閻撴洟鏌熺€电ǹ啸缁炬崘妫勯湁闁挎繂鐗嗘禍妤呮煙鐎电ǹ啸闁活厼妫濋弻宥堫檨闁告挾鍠庨~蹇涙惞閸︻厾鐓撻梺鍛婄墤閳ь剙鍘栫槐锝嗙節閻㈤潧袥闁稿鎹囧娲敆閳ь剛绮旈幘顔藉€块柛顭戝亖娴滄粓鏌熼崫鍕ラ柛蹇撶焸閺屾盯鎮㈤崫銉ュ绩闂佸搫鐬奸崰鏍х暦濞嗘挸围闁糕剝顨忔导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悢鍏尖拻閻庨潧澹婂Σ顔剧磼閻愵剙鍔ょ紓宥咃躬瀵鏁愭径濠勵吅闂佹寧绻傞幉娑㈠箻缂佹ḿ鍘辨繝鐢靛Т閸婂綊宕戦妷鈺傜厸閻忕偠顕ф慨鍌溾偓娈垮枟閹告娊骞冨▎寰濆湱鈧綆浜欐竟鏇㈡⒑閸涘﹦缂氶柛搴ゆ珪缁嬪顓兼径瀣幐閻庡箍鍎辨鎼佺嵁濡ゅ懏鐓熼柟鎯х摠缁€鍐煏閸パ冾伃妤犵偛娲畷婊勬媴閼介攱鍨圭槐鎾存媴閹绘帊澹曢梻渚€鈧偛鑻晶鎵磼鏉堛劌娴柟顔界懇椤㈡鍩€椤掑嫬绀夐柕鍫濇缁犻箖鎮樿箛鏃傚ⅳ闁稿鎹囬獮鍥ㄦ媴閸涘⿴鍚欓梻鍌欑婢瑰﹪宕戦崨顒兼椽寮介鐔哄帒闂佹悶鍎崝搴g不妤e啯鐓欓悗鐢告櫜缁辫櫕銇勮箛鎾跺闁逞屽墯閻楁顕ラ崟顒傜闁绘劦鍓氶弶鎼佹⒒娴h櫣甯涢柛鏃€娲栭锝夊醇閺囩偤妫烽梺鑺ッˇ顐﹀绩娴犲鐓熼柟鑸妽濞呭懎霉濠婂牏鐣烘慨濠勭帛閹峰懘宕ㄦ繝鍐ㄥ壍闂佽崵鍋為崙褰掑磻婵犲倻鏆﹂柟閭﹀厴閺€浠嬫倵閿濆骸澧紒渚婇檮缁绘盯骞橀弶鎴犲姲闂佺ǹ顑嗛幐濠氥€冮妷鈺傚€烽柡澶嬪灦鐠囩偛螖閻橀潧浠滄い鎴濇嚇閸╃偤骞嬮敃鈧獮銏ゆ煃閸濆嫬鈧湱绮惔鈾€鏀介柣妯虹仛閺嗏晛鈹戦鎯у幋鐎殿噮鍋婇獮鏍ㄦ媴閸濄儻绱辨繝鐢靛仦閸垶宕归崷顓犱笉闁绘ḿ绮悡娆撴⒑椤撱劎鐣辨鐐瘁缚缁辨帡鎮╅懡銈囨毇闂佸搫鑻粔鐑铰ㄦ笟鈧弻娑㈠箻鐠虹儤鐏堥悗娈垮枛椤兘寮澶婄妞ゅ繐鎳庢刊浼存⒑閼姐倕孝婵炶绠掗妵鎰板礃椤曞棛绋忛梺鎼炲労閸撴岸鍩涢幋锔藉仯闁搞儻绲洪崑鎾绘惞椤愩倓绨撮梻鍌欒兌鏋柨鏇樺劤閹广垽宕掗悙鏉戜患闂佺粯鍨煎Λ鍕不閹惰姤鐓欓悗娑櫳戦埛鎰亜椤愩垻孝闁宠鍨块、娆戠驳鐎n偆鏆ユ繝纰樻閸嬪懎顫忕拠鍙傦綁骞囬悧鍫熸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濠€閬嶅焵椤掑倹鍤€閻庢凹鍙冨畷宕囧鐎c劋姹楅梺鍦劋閸ㄥ綊宕愰悙鐑樺仭婵犲﹤鍟扮粻鑽も偓娈垮枟婵炲﹪寮崘顔肩<婵炴垶鑹鹃獮鍫熶繆閻愵亜鈧倝宕㈡禒瀣瀭闁割煈鍋嗛々鍙夌節闂堟侗鍎愰柣鎾存礃缁绘盯宕卞Δ鍐唺缂備胶濮垫繛濠囧蓟瀹ュ牜妾ㄩ梺鍛婃尰閻熝呭垝鐠囧樊鍚嬪璺猴功閿涚喖姊绘笟鍥у闁告娲熷畷鍫曨敆婢跺娅栨繝鐢靛Т閿曘倝骞婇幇鐗堝€垮┑鍌氭啞閳锋垿鏌涘☉姗堝伐濠殿喒鍋撻梻浣告惈閸婃悂宕愰崷顓犵焿鐎广儱鎳夐崼顏堟煕閺囨娅冪紒銊ヮ煼濮婅櫣鎲撮崟顐ゎ槰濠电偛顦伴惄顖氼嚕閸涘﹥鍎熼柕濠忓閸樹粙妫呴銏″偍闁稿孩濞婇獮鍐嚃閳哄啰锛滈柡澶婄墑閸斿瞼绮顓犵闁绘挸娴风粻璇测攽閳╁啯鍊愰柡浣稿暣閸┾偓妞ゆ帒瀚ˉ澶屸偓骞垮劚濡稓绮绘ィ鍐╃叆婵犻潧妫欓崳娲煙閸忕厧濮嶉柡灞诲姂瀵挳濡搁妶澶婁粣婵°倗濮烽崑娑㈠疮椤愶箑鐓濋幖娣妼缁犲ジ鏌涢幇銊︽珕婵炲懎妫濆缁樻媴閸涘﹤鏆堝┑鐐村絻缁绘ê鐣峰┑鍫滄勃闁告挆灞鹃敜濠德板€х徊浠嬪疮椤栫偞鍋傛繛鎴炲焹閸嬫捇鐛崹顔煎濠电偞鎸抽弨杈╃矉閹烘垟鍫柛鏇ㄥ幘椤旀洟姊洪悷鎵憼闁荤喆鍎甸幃姗€鍩¢崘顏嗭紲闂佺粯鐟ラ幊鎰矓椤曗偓閺岋紕浠︾拠鎻掝潎閻庢鍠楀ḿ娆掔亙闂侀€炲苯澧紒鍌氱Ч瀹曟粏顦寸痪鎹愭闇夐柨婵嗘噺閹牊銇勬惔锛勭劯闁哄本鐩俊鎼佸Ψ瑜嶉悡鐔兼倵濞堝灝鏋涙い顓㈡敱娣囧﹪骞栨担鍝ュ幐闂佺ǹ鏈惌顔捐姳娴犲鈷掑ù锝呮嚈瑜版帒瀚夋い鎺戝€婚惌娆撴煙鏉堟儳鐦滈柡浣稿€块弻銊╂偆閸屾稑顏�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香港

  时间:2005-12-27 17:38    来源:     
 
 



一、地理、人口和语言

  【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濒南海,北隔深圳河,陆地面积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香港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3℃。

  【人口】截止2003年中,香港人口总数为682万,其中94.4%为中国人,5.6%为外国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20人。

  【语言】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中文和英文均为正式语文。广东话是香港最通用的口语。

二、历史

  【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80年代初,在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中国政府就解决香港问题开始与英国政府展开谈判。自1982年10月始,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举行了22轮正式谈判,最终于1984年9月18日达成协议。12月19日中国总理与英国首相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历时12年的过渡期。

  【香港回归】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长官人选。获中央政府委任后,董建华于1997年1月24日任命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2月20日,中央政府根据董建华的提名,任命特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同时抵达香港各营区执行有效防务,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随即成立。

三、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代表特区向中央负责。特区政府是香港特区的行政机关。特区政府各决策司局负责制定政策及提出法案。各署、处则负责执行法例和政策,为市民提供直接服务。行政会议负责就重要决策向行政长官提出意见。

  立法会是特区的立法机关,负责根据基本法规定和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以及监察行政机关的表现。同时特区还设有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即18个区议会,接受香港特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它事务的咨询,或负责提供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香港特区的司法机关包括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它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庭和原诉庭。

  特区政府自2002年7月1日起实行主要官员问责制。根据这一制度,特区政府原有3司16局调整为3司11局,三位司长和11位局长均是问责制主要官员,不再是公务员,由行政长官“政治任命”,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各司、局长以合约形式聘任,任期与建议任命他们的行政长官的任期相同。

  行政长官可随时终止他们的合约;所有问责制主要官员均为行政会议成员;问责制主要官员须为其主管范畴内的政策负责,如出现严重失误、或个人操守等问题,他们可能需要离职。

四、法律制度

  香港属普通法系。根据基本法,香港原有法律除与基本法抵触或经香港特区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现香港特区适用的法律为基本法、列于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国性法律、香港原有法律和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香港特区享有立法权。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香港特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

五、经济情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2003年为23,03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实力雄厚,截至2004年8月底,外汇储备为1,185亿美元,居世界第五。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

  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政府一向奉行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并在国际上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商业利益。自1983年10月起,香港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元汇率固定于每7.8港元兑1美元,目的是维持货币汇率稳定。

  香港实行简单低税制,采用地域来源税制概念,即只有来自香港的收入才需交税。主要税种有利得税、薪俸税及物业税、博彩税、物业及股票买卖印花税、以及对若干指定商品如烟、酒、碳氢油等征收的税款。政府其它收入来源还有政府服务各项收费、差饷、土地基金、物业及投资回报、来自土地交易的收入等。

  香港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金融服务业主要表现在发达的银行业,世界前100 家大银行中有74家在港营业,业务以对外为主,约55%以外币为单位,主要从事零售及批发性银行业务;香港同时还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业中心之一。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及旅游服务,以服务出口总值计算,香港在亚太区内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在世界则排名第九。香港的服务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67%上升至2002年的87%。目前,香港共有27万多家服务业机构,约占全港商业机构总数的94%,雇用约195万名工人,约占全港商业机构雇员总人数的89%。

  自1978年祖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贸易及投资均大幅增长。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也是内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除提供直接投资外,还在为内地筹措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股票等方式。直接投资方面,截止到2004年6月底,香港在内地的已实现直接投资金额达2,330亿美元,占内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4%左右。内地在香港也有巨大的投资,目前,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在港中资企业有2000多家,总资产2,200亿美元。中资企业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中资企业在航运和旅游业的市场份额约占25%左右。中资银行的存款额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3%,而贷款额则占22%,中资建筑行业的市场份额约占15%。到2003年10月底,共有247家内地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在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24%;市值约为14,398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8%。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CEPA),该协议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香港地区多种产品和服务进入内地享受优惠待遇,其中273种香港产品可享受零关税,18个服务行业可享受市场进一步开放优惠。2004年年中,内地与香港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二阶段协议。2003年8月开始起,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及江苏、浙江、福建三省中的九个城市的居民可以个人身份来香港旅游(即“自由行”)。 (注:截至2004 年 11 月)

六、公共交通与大众传媒

  香港具有发达的立体式水、陆、空交通系统,公共交通十分发达。香港交通道路全长1,936公里,现有12条行车隧道(包括三条海底隧道),其中7条是政府隧道,另外5条为私营隧道。主要交通工具包括铁路、巴士及小型巴士、出租车,此外还有电车、渡轮、缆车等交通工具。本港公共交通工具的平均每日载客量约占总体载客量90%。领有牌照的私家车占香港车辆总数的64.8%。

  香港传播媒介事业和资讯科技发达,是亚太传媒中心和国际信息中心。约96家国际传媒机构在香港设有办事处。香港共有注册刊物854份,其中报纸44份(中文报纸21份),期刊杂志810份(中文杂志556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刊物中心,也是亚洲读报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香港有逾200条本地和非本地电视节目频道,分别以不同语言广播。两家免费电视服务持牌机构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和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亚视”),五家收费电视服务持牌机构及14家非本地电视服务持牌机构可为近210万个家庭提供收费节目服务,逾72万户处于住宅或商用大厦的人士可以利用卫星电视公共天线系统,收看免费的卫星电视节目。此外,香港凤凰卫视作为一家国际华语卫星电子传媒,其卫星节目覆盖亚、欧、北美、大洋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有三家电台,香港电台为公营电台,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和新城广播有限公司为私营电台。

  特区政府新闻处担任政府的公共关系顾问,负责政府的出版、宣传及新闻工作。该处是政府与传播媒介之间的桥梁,并透过传媒让市民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工作和服务有更清楚的认识。( 注:截至2004 年 11 月)

七、香港同外国的联系

  香港特区在外国共设有十个经济贸易办事处,分别设在日内瓦、布鲁塞尔、伦敦、多伦多、东京、新加坡、悉尼、华盛顿、纽约和三藩市。除驻日内瓦经济贸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代表香港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事务外,其它经贸办事处的职责主要为促进香港在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利益。各经贸办事处就促进对外贸易关系、公共关系及投资促进三个范畴上均担当重要职能。

  现在,共有111个国家向香港派驻了领事机构,其中总领馆56个,名誉领事55个。目前,还有一些国家正与我国商谈在港设领协议,外国驻港领事机构仍将继续增加。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联合国难民署、国际金融公司等5家国际组织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04年6月份,外国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地区总部数目达到1098家,创历史新高。

  香港回归前,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般以工作、过境或私人性质到香港访问。香港回归后,截至2004 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已接待50余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部长正式访问香港。 (注:截至2004 年 11 月) 



(来源: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网站 )


责任编辑:齐晓靖


 
本文共 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第  页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
 
雅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