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民进五年来社会服务工作回顾(2003.10)

  时间:2005-12-20 11:08    来源:     
 
 


                   
  六个“西进”

     1、结合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

     这是我会于1999年底与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发起的一项重要活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会各级组织共促成东西部地区少年儿童结成手拉手对子16150对,资助贫困学生13664人,捐资1323472元,捐赠电脑、图书、教学器材、学生学习用品、衣物等各种物资总计折合人民币2689147元。通过组织东西部中小学生结对,达到了对东部学生进行教育,对西部贫困学生进行帮助的目的。

     2、实施“星火西进”计划,为调整贫困地区农业结构办实事

     民进中央结合星火西进计划的实施,帮助贵州省黔西南州实施了获联合国发明创新奖的“矮化、密植、早熟桃树”,农业部推荐项目“早实薄皮核桃”、优质蔬菜大棚、食用菌栽培、金银花人工种植等多个农业示范项目,实现了一个项目兴一方科技,一个项目富一方农民的效果,把科技的星火传播到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尤其是金银花种植项目,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已经在黔西南州大面积推广,并且引起国家林业局的重视。在会中央的支持下,仅民进延安市委会就在宝塔区陈则沟村,先后投入13万元,争取资金2万元,开展舍饲养羊扶贫项目,为55户农民提供217只白绒山羊种羊,引进优良饲草玉米“科多8号”,修建了现代化羊圈,并聘请6位会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直接指导,提供技术培训。经过辛勤的努力,从2001年至今,陈则沟村白绒山羊发展到400多只,55户养羊农户户均纯收入净增1500元以上。

     3、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西部大开发,开展“百企西行”活动

     2000年4月16日在重庆市召开的“民进全国民营企业界会员会议”上,许嘉璐主席勉励民进会员一定要深刻领会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为西部大开发积极献计献策,一部分会员与重庆市企业签署了合作项目协议。2002年6月18日至21日,民进中央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了“民进民营企业界会员会议暨‘百企入桂’交流考察活动”。在民进百企入桂项目交流考察活动中,我会会员与广西方面签署了12份合作协议,其中有投资1.5亿元的生猪屠宰项目、百万吨级码头项目等。

     4、开展“民进百名民进优秀教师西部讲学”活动,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2年2月,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下,民进中央启动了“百名优秀教师西部行”活动。活动启动以来,民进已组织优秀教师100余人次先后20多次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羌族自治州,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固原县,陕西省彬县等地讲学,100多名特级、高级教师参加了讲学活动,为西部贫困地区义务培训教师5000多名,为8000多名学生义务上示范课。

     5、实施“青年星火西进计划”,培训青年农民

     2002年我会和国家科技部、团中央联合发起了“青年星火西进”计划。在会中央支持下,贵州省黔西南州举办了三期“巾帼青年科技带头人”培训班,培训女性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100多人。民进山西省委会科技支部主任马恩正自“青年星火西进”活动开展以来,舍小家为大家,常年到中西部农村举办各种培训班,足迹遍及中西部地区,举办各种培训班数百期,培训青年农民30000余人,把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青年农民,被赞誉为科技知识的传播人。

     6、加强海外联谊活动,促成百名港澳台企业家走进西部

     许嘉璐主席等会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为港澳台企业家和西部地区牵线搭桥,多方联系,并亲自组织和带领他们到西部地区考察投资,有力地促进了港澳台企业家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了两岸三地企业家的交流。2001年、2002年,许嘉璐主席亲自协调并率领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到重庆考察投资。香港瑞安集团在考察中与重庆市渝中区政府达成化龙桥片区改造协议,目前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七年中将总计投入100多亿元人民币。此外,会中央组织台湾企业家到黔西南州考察,民进北京市委会等地方组织组织港澳台企业家到陕西等地考察,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支边扶贫工作

     1、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我会先后有26个省级组织以及132个地市级组织开展了定点扶贫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意见,会中央将河北省滦平县作为定点帮扶县。许嘉璐主席和多位副主席先后10余次到滦平考察调研,组织专家学者到滦平讲学指导40多次,多次组织民营企业界会员到滦平考察投资。

     为加大对滦平县科技扶贫的力度,会中央联系北京市农业局、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家单位,先后帮助滦平县发展山地菜2万亩,食用菌大棚100个,温室蔬菜1万亩,蔬菜制种100亩,试验菜20亩,并联系注入扶贫贷款30万元帮助王家沟回民村养牛致富;为帮助滦平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会中央先后在滦平县平坊、付营子两个乡开展科教兴乡试点工作,在乡中学开设农业技术课,培养技术人才,帮助乡中学建起种养一体的科技示范园,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场地,又对农民起到了示范作用。付营子乡一农户使用实用农业技术后,由原来每年生产几百斤苹果增加到2万斤。

     2003年初,会中央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各投资20万元,共同开展了 “科技扶贫,生态富民”示范工程,并以此带动滦平县“百里绿色长廊”产业带的开发。通过科技示范、科技培训正在带动该县发展生态型高效农业、林业和文化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一年来,相继建立了“白草洼生态富民示范区”、“四倍体刺槐速生丰产饲料林示范基地”、“苗木花卉引种示范基地”、“特种苗木扩繁基地”、“北方牡丹品种观赏园”、“科学技术培训中心”、“数字乡村”等七个示范项目。

     会中央还利用自身优势,为当地农村培养科技人才,帮助滦平县建立了职业教育中心,并向该中心捐赠物品折合人民币27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滦平职教中心已为当地培养培训了各类实用人才3000多人。为了加强滦平县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中央和民进宁波市委会先后联系港商赵安中、蔡如青、台商李志仁等爱国人士为滦平县捐资161.4万元,修建了7所希望学校,改善了滦平县的教学条件,解决了3200多名学生就学难的问题;同时还帮助滦平县与北京十多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帮扶关系,向该县捐赠了价值500多万元的教学用品。会中央领导多次到滦平进行教师节慰问,捐款7万元奖励优秀教师,捐赠图书2220册。在我会的帮助下,滦平县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普九教育提前达标,教育水平跃居地区前列。2003年春节,许嘉璐主席等领导同志带领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到滦平县进行慰问,并向该县捐赠20万元扶贫款。

     一些民进地方组织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会中央在滦平的扶贫工作。民进北京市委会自1998年以来,连续六年坚持每年为滦平县培训30名中小学教师,邀请北京农学院专家为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制定了发展山野菜产业规划,向滦平县卫生局捐赠了价值11万的医疗设备,邀请20多名经济界会员到滦平考察投资,多次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到滦平讲座,培训滦平县、乡、镇各级主要领导干部800多人次;民进河北省委会把滦平县平坊乡作为扶贫点,原主委陈慧、现副主委王丽红多次带队到该乡开展扶贫工作,为平坊乡争取到20万元修建公路资金,向平坊乡中学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教学用品,组织医疗专家为该乡群众义诊700多人次,为该乡学生订阅《少年智力开发报》,资助贫困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民进无锡市委会向滦平县捐赠两辆汽车以及价值25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民进承德市委会长期在滦平开展教育扶贫,为滦平的师资培训做出了贡献,等等。民进地方组织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滦平县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2、重点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在中央智力支边扶贫协调小组“贵州省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工作中,我会历任领导以及社会服务部的同志先后40多次到该州考察调研,并投入100多万元,以科技示范、科技培训为先导,为黔西南州的兴义、普安、安龙等地引进了“两桃一棚一菇一芋一支花”六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矮化密植桃树一年结果,产品进入市场;早熟薄皮核桃3年结果,比普通核桃提前5年,成为普安县重点推广项目;简易蔬菜大棚、食用菌栽培、芭蕉芋淀粉加工项目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特别是金银花种植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项目。我会投入30多万元帮助德卧中学组织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和项目示范,推广金银花种植4万多亩,使3000余户农民靠金银花种植脱贫。其中德卧镇大水井村300多户贫困农民已实现整体脱贫。为促进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我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在黔西南州大面积种植金银花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认可和支持,2003年批准了黔西南州政府30万亩金银花推广项目,并提供科技支撑、技术培训资金600万元。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防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贵州省毕节生态开发实验区,民进贵州省委会积极配合会中央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经我会联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与金沙县逸夫中学结成姊妹校,并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陈经纶中学领导三次赴黔,传授交流办学经验,并无偿捐赠了微机室、语音室、打印机、印刷机、放像机、图书、乐队器材等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民进贵州省委会50多次组织北京和贵阳市优秀教师到该校讲学,促进了金沙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会十分关注毕节文化事业的发展,1997年,在雷洁琼、陈舜礼、楚庄等会中央领导同志的带动下,我会为毕节新建图书馆捐赠图书7600余册,雷洁琼主席还亲自为毕节图书馆题词。

     在会中央的支持下,民进广西区委会与当地政府合作,在百色地区开展生态能源文明小康村建设,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取得了成效,使布兵镇80%的农民用上了沼气,为该镇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俞曙霞主委等领导的带领下,民进广西区委会几年来先后40多次到布兵镇开展科技培训、教师培训、义诊等“三下乡”活动,使1600多人受益。此外,民进广西区委会捐赠了价值10多万元的电化教学设备和农业科技资料,并引进外资22.8万元,为布兵镇卫生院配备先进医疗设备。

     3、科教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科教扶贫是我会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我会扶贫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为了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促进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会在“定点扶贫”、“重点扶贫”等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治贫先治愚,治愚先治人”的智力扶贫原则,充分发挥我会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科教扶贫工作。民进甘肃省委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王林安在省政府的支持下,1988年至2000年的十二年中,成功主持实施了“甘肃省高寒阴湿贫困区主要粮食作物丰产技术示范推广”、“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粮油作物丰产技术实验研究与大面积示范推广”、“甘肃省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作物丰收工程及实验研究”三个大型科教兴农项目,其中两项获得农业部丰收一等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项目区内粮食亩产由1988年前的101.4公斤提高到229.7公斤,年人均纯收入由217.9元增加到758.34元。王林安同志在项目实施中,培训地县科技干部2217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5062人,使项目区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王林安同志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全国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表彰”奖、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荣誉。他领导的民进甘肃省农科院支部也获得“全国智力支边扶贫先进集体”称号。民进北京市委会在怀柔县碾子乡开展“民碾强乡富民工程”,从北京市政府争取50万元开发资金,养殖鲁西小尾寒羊、建设玉米制种基地,总计增收275万元。碾子乡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由1996年的1855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元。民进浙江省委会及丽水、台州、杭州、宁波、舟山等市委会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多、力量强的优势,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科技咨询,手把手教授种植、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利用幻灯、VCD、录像等设备举办各类技术讲座,服务群众达1万多人。黄岩支部、莲都区农林支部还分别帮助四个乡村建立起水果基地、生态农业示范点和优质水稻示范点,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会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黔西南州农校和德卧中学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取得了较大成绩。近年来,两校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特别是德卧中学,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使德卧镇农民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开始自觉依靠和运用科技脱贫致富,形成了争要科技资料,争做科技人才,争当科技示范户的良好风气。会中央和民进北京市委会、民进贵州省委会多次组织优秀教师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及云南省贫困地区讲学,培训教师和学生4500多人次;在北京创办了民族团结班,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术人才。民进上海市委会组织上海学校向黔西南州普安县罗汉乡捐资26万元,建设希望小学一所,并帮助该校成立了鼓号队。浙江省的宁波、温州、台州市委会筹集了150多台电脑及配套设备捐献给贫困山区学校,帮助他们建立起“爱心电脑室”。绍兴、温州、台州等市委会捐赠上万册的图书,帮助贫困学校建立起“爱心书屋”。1998年5月,许嘉璐主席赴黔西南州考察“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工作时,代表会中央向黔西南州捐款11.2万元,设立了扶贫助学基金,目前已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把黔西南州教育扶贫工作推向新高潮。

     多年来,我会各级地方组织积极主动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参加、参与扶贫工作的组织数、人(次)数和投入资金、物资等,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初到2002年底,我会各级组织共开展扶贫活动2099次,有24443人(次)参加,捐建希望小学40多所,捐赠电脑1108台,书籍460330本,衣物52325件,捐赠各种物资总计折合人民币6087556元,投入和引进资金总计19162883.4元,产生了积极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办教育界会员和民营企业界会员工作

     1、积极支持民办教育界会员的工作,大力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据统计,我会各级组织和会员共举办各类民办学校282所,教师总数24215人,在校生276883人,累计毕(结)业生1900239人,资产共计297891.77万元。

     我会各级组织十分关注会员办学,积极促进各民办学校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协作,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会员黄藤所办的西安外事学院,与上海民进教科文进修学院联合办学,西安外事学院的学生到上海教科文进修学院实习,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了我会民办学校的影响。西安外事学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拥有在校学生26000多名,并分别在山西、上海、北京创办了“七方教育研究所”;我国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校长汤有祥,2002又创办了宇翔专修学校,当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河南民进会员张鹤立创办的鹤立幼儿园,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教育集团。

     近年来,全会民办教育界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优秀人物,留德教育学博士黄晓浪毅然舍弃在德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拿出自己和国外亲属多年的积蓄,在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刘运来的帮助下,举办了颇具规模的“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山东民进会员李秉敬创办的“济南致远高级中学”,以科学、严谨的管理和优异的教学,取得了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98%的可喜成绩。

     2、加强与民营企业界会员的沟通与联络,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2002年6月在广西召开的“民进民营企业界会员会议”,通过研讨“我国入世后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专题,举办“百企入桂交流考察活动”,调动了民营企业界会员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2003年9月初,会中央组织部分民营企业界会员,随许嘉璐主席参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和“太原市招商旅游年暨建城2500周年经贸洽谈会”。许嘉璐主席高度重视这次活动,亲切接见参加活动的民营企业界会员并作重要指示。在许嘉璐主席讲话精神鼓舞下,我会民营企业界会员积极参与经贸洽谈和项目考察,与山西省的一些企业签订了一批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4.3亿元。

  我会各级组织积极引导和组织民营企业界会员围绕国家工作中心,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支边扶贫、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我会民营企业界会员向社会捐款1.83亿元,安置下岗职工40571人,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广大民营企业界会员积极捐款、捐物,表现出我会会员“情为民所系”的高尚品质。艾尔豪斯模式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佟伟同志,及时组织企业员工,日夜奋战,赶制出价值75万元的室外充气医院,捐赠给灾区,为我会赢得了荣誉。在今年春夏之交全国人民与SARS疫情的斗争中,我会民营企业界会员挺身而出,在自身企业遭受冲击的情况下,仍然以各种方式参加抗击“非典”的战斗,捐款1550万多元,捐赠各种物品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民营企业界会员邓莹捐款500万元,祝义才捐款300万元,尹明善捐款200万元,张孝林捐赠了自行研制的价值360万元的“非接触式影像诊断系统”),展现了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风采。

     多年来,广大民营企业界会员在社会实践中健康成长,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展示了民进会员的良好形象。目前,我会有民营企业界会员506名,其中各级人大代表43人(全国人大代表2人,省级7人,市级18人,区县级16人);各级政协委员206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省级政协委员15人,市级政协委员90人,区县级政协委员99人)。一些民营企业界会员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省市“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认真开展“同心工程”,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会中央先后对民进上海、天津、浙江、河北、江苏、锦州、抚顺等地方组织开展的“同心工程”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就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编发简报转发民进各地方组织,交流情况,推动工作。许多地方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免费举办了计算机、服装设计裁剪、烹饪、机械维修等专业技能培训班。民进天津市委会创办了“天津民进再就业培训基地”,自1998年至今开展插花、计算机、钟表维修、布艺、美容美发等各类培训56期,培训下岗工人3100多人,600多人实现再就业。上海民进教科文学院成立了“再就业创业培训部”,成为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8个再就业创业培训点之一;民进上海自强进修学院设立了帮助下岗职工子女完成学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困基金”,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天津、上海两市民进组织均受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表彰。民进江苏省委会广泛发动地方组织开展“同心工程”,淮安、无锡、江阴、宜兴、常州等地的民进组织也都积极开展这一工作,安置了大量下岗职工。民进黑龙江省委会组织会员编写了《下岗职工择业再就业五百条》,免费向下岗职工发放;民进抚顺市委会成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北京市三替城市管理集团公司安排下岗职工2300多人。一些地方组织不仅自身扎实工作,还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1个省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此项工作,投入资金1728.6万元,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413期,培训49338人次,42421人经过培训实现再就业;会员所办企业安置下岗职工27799人,资助4939名下岗职工子女就学。“同心工程”的实施,为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泛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多年来,我会各级组织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联络委员会的作用,广泛联系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华侨,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地方经济建设引进大量资金,多次组团出访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扩大了交流和交往。

     我会在对台工作上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严正批判台湾当局的台独言论。我会先后组织了“叶圣陶研究会赴台交流考察团”、“叶圣陶研究会赴加拿大文化教育交流考察团”,在考察访问期间,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湾同胞介绍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祖国大陆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2002年我会又以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为纽带,在苏州召开了“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许嘉璐主席等会中央领导与参加会议的台湾同胞,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会中央都组织召开“迎中秋,话统一”座谈会;新一届会中央联络委员会主任、宁波市委会主委陈守义广泛联系海外华人华侨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考察投资,仅向会中央扶贫地区就捐建10所希望小学;民进北京市委会先后两次接待香港教育、医卫、企业界人士组成的考察团到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考察过程中,香港同胞向耀县中吕小学捐赠10万元港币改建校舍。通过我们的工作,使海外华人华侨在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同时,了解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对祖国的感情和爱国之心,拓宽了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与祖国联系的渠道,为国家经济建设,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我会各级组织,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进组织,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民进四川省委会长期帮助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展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事业,增进了民族团结,有力地回击了“藏独”分裂势力制造的谎言,多次荣获国务院、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陕西省西安市文宝斋董事长、民进会员马文宝长期以来捐建敬老院,收留了多位少数民族孤寡老人,并多次捐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