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山
凤山旧称为“下坡头街”,后来称为“埤头街”。由于境内有一弧列状隆起的珊瑚礁台地,称为凤山,所以清代取山名为县名,称为凤山县。
2、林园
本乡原称为“林子边”,因在今日林园、东林二村境内,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早期移民在其边缘处建村,所以得名。民国九年改称为林园,光复后沿用至今。
3、大寮
清廷曾将此地一带之荒埔,赐予平台有功的施琅将军,以为世袭业产。于是施家招来大批佃农入垦,可能初垦时曾筑有大型茅寮于此,所以得称。另有一说:本地在康熙时百姓聚集休息的场所可分为“溪埔寮”、“潮州寮”、“顶大寮”、“下大寮”等四座,日后,将四寮合而为一,改称“大寮”。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4、大树
大树旧称为大树脚,相传在明郑时期有一将领逐退原住民,屯垦于此,因为在大树之下建村庄,因而得名。
5、仁武
本地在明郑时期实施屯田时,派驻仁武镇于此,因而得名。
6、大社
大社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郑时期被郑氏屯兵所驱散,而迁往屏东林边乡。民国四十年由于本乡经济、文化、交通等均以大社为中心,故取名大社。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7、鸟松
地名由来有二说:
1.鸟松旧称为鸟松脚,清康熙中叶移民入垦于此地,在鸟松树(赤榕)下建村庄,所以得称。
2.原名为“鸟松脚庄”,因昔日,鸟松国小附近,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鸟松古树,常被往返行人及商旅视为休息地点,故得名。后改为“鸟松乡”。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8、冈山
清康熙年间,闽籍移民入垦于此,当时这一带为菅茅密生之地,故初垦时称为“竿蓁林街”。到了清乾隆年间重修府志时,记载有阿公店之名,皆认为有一老翁所开店铺,故得称。后来因境内有小冈山、大冈山二隆起之珊瑚礁地形,所以改称为冈山。
9、桥头
桥头在清康熙年间叫做“小店仔街”。后来乾隆时期修志,其中记载:“小店子桥,俗称桥子头”,便以“桥子头”取代原来“小店子街”的称呼。
10、燕巢
今燕巢内东燕、西燕二村旧称为“援巢中”,安招村为“援巢右”,是明郑时期援剿中镇与右镇屯田旧址,故原名“援剿”。燕巢为“援剿”之谐音字。日据时期,日人因同音异义,乃改“援剿”为“燕巢”,沿用至今。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1、田寮
田寮一带曾是明郑时期援剿中镇屯垦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垦于此,因为在垦成之田中筑寮成庄,所以得称。
12、阿莲
清康熙末至乾隆年间,有一杨姓垦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开垦,形成阿莲中路、冈山营等庄。其中“阿莲”可能出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社名之译音地名。另有一说:本乡古名“阿嗹”。民国三十五年时,杨玉山先生提议本乡为佛教圣地,而佛家认为阿莲是弥陀佛居住的净土,为配合地方特色,宜将地名的“嗹”字改为“莲”,经乡务会议通过,便正式定名。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3、路竹
路竹原称为半路竹,因为以前此地居于大湖街(今湖内)与阿公店街(今冈山)之间交通必经地,地当半路上,又有茂盛的竹林,所以得称。
14、湖内
地名由来有二说:
1.因为境内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内建庄而得名。
2.地名由来是取长治(现大湖方面)、文贤(现围子方面)两地区名含义而定。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5、茄萣
本地因为在一大舄湖外侧砂嘴上,且为茄萣树茂生之地,因而得名。
16、永安
本乡旧称“永安仔”,乃因乡内原设有“新永安仔塭”及“旧永安仔塭”鱼塭,寓有永保平安之意,故建乡之时,地方士绅乃决定以“永安”为地名。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7、弥陀
地名由来有二说:
相传明郑时本地供奉“阿弥陀佛”,故得名。
古称“弥罗港”,据中研院研究,应为平埔族语言。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8、梓官
地名由来有二说:
1.梓官地名之由来,似与修造船只的官匠有关。相传因修补军船的官匠聚集于此而有此名。
2.明郑成功渡台后,本地以王梓的势力最大,而昔日凡有权势声望的先民,均在其名后加一“官”字,以示尊敬。故居民尊敬王梓为“梓官”,故得名。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19、旗山
旗山原称蕃薯寮,因为初期移民筑寮于此,并从事种植蕃薯,所以称为“蕃薯寮”。民国九年,因其东北方有旗尾山,状似清代蛟龙旗,所以改称为旗山。
20、美浓
美浓旧称为“弥浓”,其地名之由来,有一说为,美浓地方过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垄族”的分布之地。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弥力社”与溪名“荖浓溪”,各取一字并成地名。
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来此开垦,筹建土地伯公庙,其开基碑文上有“弥浓”等字样,后定庄名为“弥浓”,意谓该地以水为源,汲用不息之意。甲午战后,在台日本人因怀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乡美浓,遂将“弥浓”改称为“美浓”。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21、六龟
地名由来有二说:
六龟旧称为六龟里,六龟里源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之译音。民国九年改称为六龟。
因前后山岩相对,成为六个山岩,状似龟形,故称之。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22、甲仙
甲仙旧称为甲仙埔,是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垄头社人所建。此一带先住民为傀儡番,甲仙埔似出自傀儡楠梓仙之埔地的缩读,详细地名由来有待查证。
23、杉林
杉林旧称为山杉林,由来乃因为此地原始景观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而得名。
24、内门
内门旧称为“罗汉门”,又称“罗汉内门”。由来有二:
“罗汉门”原为平埔族语译而成:罗汉门之“罗汉”是译自马卡道族之称呼乌山山脉以东至楠梓仙溪一带之地。清代在此地派兵驻守,乃为“门”之由来。罗汉门又以二仁、楠梓仙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东为罗汉外门里,以西为罗汉内门里,本乡名由此而得。
因有鸿儒避居其地,故取名“罗汉门”。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25、茂林
地名由来有二说:
1.茂林原称“芒子社”(蚊子社),原义不明,后来可能以树林茂盛而借为地名。
2原名“多纳乡”,为日语“老子”的译音。民国四十六年,奉命改为“茂林乡”。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26、桃源
本乡原名雅你乡(aini),布农族语为“广大”之意。民国四十六年,奉令改为桃源乡。寓世外桃园之雅称。
(吴国华等,国民小学社会科乡土教材之研究-认识高雄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发行,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出版)
27、三民
本乡居民以布农族为主,并有少数曹族与排湾族的居民。在光复后,本地才设乡,由于境内有民权、民族、民生三村,皆冠有“民”字,寓有“三民主义”的政治理想,故将此地命名为“三民”乡。
三民 大社 大寮 大树 仁武 内门
六龟 永安 田寮 甲仙 杉林 冈山
林园 阿莲 美浓 茄萣 茂林 桃源
梓官 鸟松 湖内 路竹 旗山 凤山
桥头 燕巢 弥陀
在高雄县东北部,楠梓仙溪(旗山溪)上源两岸,玉山、阿里山山脉之山区。日据时期属旗山群蕃地,光复后设乡,乡治在民权村(旧称Magat'sun社),即蚊仔只社。境内有民权、民族(Barisan)、民生(Takanawa)三村,皆冠以“民”字,寓政治理想三民主义而命名。
在嘉南平原南部典宝溪与后溪间地域。本乡于民国四十年八月,由仁武乡分出,乡名取自乡治大社村。按大社昔为西拉雅平埔族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郑时期被郑氏屯兵所驱散,迁至屏东县林边乡新打港附近。
乡域在嘉南平原南端,高屏溪西岸,乡治在山顶村(山仔顶)乡名取自大寮、上寮二村旧名大寮。清廷曾将这一带之荒埔,赐予平台功臣施琅将军,为世袭业产。于是施家招来大批佃农入垦,可能初垦时曾筑大型茅寮于此,故得称。
在嘉南平原上高屏桥之北约四.一公里处,高屏溪西岸,乡域北自岭口(佛光山)以南至高屏大桥间之西岸,呈南北狭长带状。大树旧称大树脚,民国九年改为今称。一带相传,于明末有明郑郭将吴燕山者,逐土著民,屯垦于此。因在大树之下建村庄,故得称。乡名取自乡治。
在嘉南平原南部,乡域分布于狮龙溪两岸地域,乡名取自乡治仁武村。因明郑时代实施屯田时派驻仁武镇于此,故得称。旧仁武镇即今之仁武、文武二村。
在高雄县之东北部,二仁溪源流段及楠梓仙溪(旗山溪),支流纵谷地带。旧称罗汉内门里,民国九年改称内门庄,光复后沿袭之。罗汉门之「罗汉」系译自马卡道族之称呼乌山山脉以东至楠梓仙溪一带之地为Rohan者。清代将此地做为台湾府治东屏之关门派驻有千总、把总驻守,为“门”之由来。罗汉门又以二仁、楠梓仙溪二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东为罗汉外门里以西为罗汉内门里,本乡名由此而起。
在高雄县之东北方,荖浓溪中上游段之纵谷地域。六龟昔称六龟里,译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lakuri,民国九年改称六龟。芒子芒社人昔居住台南县玉井乡,明郑时期被西移之西拉雅族逐出,乃越过内乌山,入垦于此,创建六龟里社。乾隆年间已归附清廷,被列为熟番,并助清廷平爽文役有功,编入萧垄屯屯番。本乡日据时期属于屏东群管辖,光复后划归高雄县管辖。
在嘉南平原西南沿海,位于阿公店溪下游竹子溪北岸。永安乡日据时期原属弥陀庄辖,光复后分出,乡名取吉祥意。今永安村旧名旧港口,由来往于竹仔港(今维新村)之口,嘉庆八年(公元一八○三年)时竹仔港与弥陀港,已浮覆成为埔坪。因海势西去,港道淤塞,另辟新港于北,乃称竹仔港为旧港。
在台南平原南部,位于大冈山之东,二仁溪、阿公店水库间,乡名取自田寮村。按田寮一带曾为明郑时期屯垦地域。至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垦于此,其在垦成之田中筑寮成庄,故得称。乡治在南安村。
在高雄县之东北方,楠梓仙(旗山)溪上源,介乎大乌山脉与南玉山山脉间之纵谷地带。甲仙昔称甲仙埔,为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垄头社人所建。甲仙地名起源不明,为旧大字东阿里关下之一小字地名,详待查。
在高雄县之东北部,旗山溪中游,介乎内乌山与南玉山山脉之纵谷地带,杉林昔称山杉林,民国九年改今称,光复后沿袭之。清代山杉木属于楠梓仙溪西庄,地名由来于其原始景观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故名。山杉为竹柏木之最佳者,色泽若象牙,作器最美,乡治在上平村,位于楠梓仙溪南岸,旧称月眉崁顶,因在楠梓仙溪突岸滑走坡半月形河阶上,故得称。杉林系由来自玉井地方之曹族四社霄里社人所创建。系明郑时期因汉族、平埔族之入垦,弃地翻小乌山抵此拓垦者。
冈山在嘉南平原西南部,竹仔港溪两岸地域,西濒台湾海峡。民国九年将旧称阿公店改称冈山,今沿袭之。冈山位于竹仔港溪中游北岸,康熙年间,闽籍移民入垦此地,至末年形成街肆,初称「竿蓁林街」,盖其初垦时,一带为管茅密生之地故也。至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重修台湾府志街市项载有阿公店街之名,咸认为有一老翁所开店铺故得称。今称以其东北方三公里处有小冈山(二五一公尺),六.五公里处有大冈山(三一二公尺)二隆起珊瑚礁地形,故改称之。
南嘉南平原最南端,高屏溪之西岸。今之林园、东林二村境域,往昔森林茂密,在在其边处建村,故原称林子边,民国九年改称林园,光复后沿袭之。一带之拓垦大约在雍正年间以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一七六四年)续修台湾府志已载有中港(今中芸、凤芸村)。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之南,大冈山之西。民国九年改阿莲今称。清康熙末叶至乾隆年间,有杨姓垦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开垦。阿莲可能出自西拉雅平埔族社之译音地名。其因待考。
镇域位于高雄县东北方,美浓溪与荖浓溪间。昔称沵浓,民国九年改今称,光复后镇名沿袭之。弥浓地名之由来,有云:美浓地方往昔先住民为曹族四社群之一“Biran”分布之地,后来被马卡道平埔族大杰颠社、武洛社人逐出。另有一说可能取自平埔族“弥力社”(今里港镇弥力村)与溪名「荖浓溪」,各摘一字拼成地名,详待查。
在嘉南平原西南部,二仁溪口有南岸,西濒台湾海峡。茄萣原属湖内庄辖域,光复后划,出以其旧大字顶、下茄萣命名为茄萣乡。今乡治嘉泰村旧名顶茄萣,在一大舄湖外侧砂嘴上。按该砂嘴海滨为茄萣树茂生之地,其木可为薪,皮色赭,以染网。
在高雄县之东北方,独口溪两岸之中央山脉山地区,日据时期属旗山群蕃地,光复后设乡。乡治在浊口溪北岸之茂林村,海拔约三○○公尺。茂林原称Marga社,即芒子社(蚊子社),自称Toruluka或Taralukanu,原义不明,至于茂林即树林茂盛之借地名。
在高雄县最东北部,荖浓溪上源两侧之中央山脉及玉山山脉山区。日据时期属,旗山群蕃地,光复后设乡。以乡治桃源村村名为乡名。桃源村在荖浓溪两岸,海拔约六○○公尺,旧称Gani社,即雁尔社,自称Karubuca,原义不明,现地名即寓世外桃源之雅称。
在台南平原西南沿海,南以典宝溪与高雄市为界。梓官乡原属弥陀乡辖域,民国四十年四月分出设乡,以其旧大字地名梓官为乡名。地名由来,似与修造船只之官匠有关。按梓匠即木工,清代凤山县下修造船之军匠,屯聚于枋寮街,惟船只之未至朽烂而不堪驾驶者,仍在水运方便且百货聚集之所,鸠工办料修补之。本乡地邻凤山旧城,清代设有赤崁汛(今赤崁村)与蛲港汛,以稽查往返船只,或因修补军船之官匠,聚集于此而名,详待考。
在嘉南平原南部,澄清湖以东地域。乡名取自乡治鸟松村。鸟松昔称鸟松脚,康熙中叶移民入垦此地,在岛松树(赤榕)下创建村庄,故得称。《台湾府志》云:“榕,鸟啄其实,坠地后生,名日鸟松。”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下游南岸,北毗邻台南市。乡名袭沿光复前湖内庄名。日据时期,将境内大湖街、园子内各取一字为湖内。昔之竹沪庄包括竹沪(路竹乡)、大湖、湖内、之地域,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宁靖王术桂渡台,垦竹沪得田数十甲,即在此。现境内仍有参军庄旧地名。因境内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内建庄故称大湖。往昔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八年)重修台湾府志,已载有大湖街名。今湖内之地名。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与阿公店溪间,北接台南市。路竹原称半路竹,民国九年改今称。乡治路竹昔居大湖街(今湖内),阿公店街(今冈山)间交通必经地,因当地半路上,竹林茂盛之地故得称。一带昔为马卡道平埔族大杰颠社域。明郑时期宁靖王拓垦于竹沪之野,即今路竹乡竹沪村;今社东、社中、社西三村昔称大社、系大杰颠社(Tapuliang)旧址,社众因明郑之屯田,迁移至旗山地方。(公元一七四八年)重修台湾府志,已载有半路竹街之名。
在高雄县之东北部,楠梓仙溪(旗山溪)纵谷地带,以镇治旧大字名旗山为名。旗山镇原称蕃薯寮,民国九年因其东北方有旗尾山,其状有似清代蚊龙旗,乃改今称。
位于高雄市之东,北临曹公圳,南及前镇溪。由于北从今日市东伸展,南至林园与高雄市境界,有一列弧状隆起珊瑚礁台地,其南段高度一四五公尺,称凤山(即凤鼻山或称太平顶山)。古志形容为“飞凤展翅”,清代取山名为县名,称凤山县,今凤山市名由来于此。凤山昔称“下坡头街”,后来称“埤头街”。乾隆中叶已形成街肆,《凤山县志》载云:“五方凑集,市极喧哗,有草店头、草店尾、中街、武洛塘街等。”凤山县旧城原在今高雄市左营,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役,为庄大里所破,乃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一七八八年),定本市为县治,迁建新城于此,于是改称为凤山街。
在嘉南平原西南部,典宝溪、后溪间,乡治桥头在典宝溪南岸。本乡日据时期属冈山街,光复后分出设乡,取乡治桥头村之名为乡名。桥头村旧名康熙年间作“小店仔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一七六四年)重修台湾府志载有:“小店子桥,俗称桥子桥”,谓桥长二丈许。后来俗称“桥子头”取代正称“小店子街”。
在嘉南平原南部,阿公店水库之南。乡名取沿袭日据时期之燕巢庄名。按今之东燕西燕二村旧称为“援巢中”,安招村为“援巢右”为明郑时期援剿中镇与右镇屯田旧址,燕巢为援剿之谐音字。本乡内尚有角宿村,亦系明郑角宿镇屯田之地。
本乡位于嘉南平原西南,在竹仔港溪、阿公店溪之南,西濒台湾海峡。光复前弥陀庄包括今日弥陀、永安、梓官三乡,因往昔境内有弥陀港故得称,今沿袭为乡名。明郑时期弥陀港,已形成街肆,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重修台湾府志载有弥陀港“水逐大海出入”,其位置即在漯底山北凹入湾内,即今之弥陀、弥仁、弥涛、弥靖四村内。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