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启扬是台湾政坛前辈,了解不多,但读过一篇李敖的文章,将其列为“尚有可记者”,因此印象颇深。
李敖和施启扬1949年在台中一中便是同学,后来考进台湾大学,仍有一段很长的交往。在李敖的印象中,大学时代的施启扬还是很有些正气和义气的,并曾记录过两件他的“义举”:
“我的好朋友孟大中在物理系,他的父亲孟昭常和他母亲早在印度离婚,离婚后他和弟弟孟大强都随父亲到台湾读书,母亲仍在印度。有一次聊天,我忽然想起,如果离婚时,离婚证书上兄弟跟了母亲,那么兄弟两人即可视同侨生,不必当国民党的鬼兵了……于是找到施启扬,告以原委,遂由施启扬起草,捏造了一封符合当年印度离婚情况的‘离书’,其中每一细节,包括币值换算,都做得天衣无缝……施启扬当年肯这样义助朋友,冒险一起伪造文书,我至今感谢他。”
“回想施启扬当年,在大学生李敖公开写文章给雷震《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时候,他也匿名‘扬正民’,写‘一个大学生的信念与看法’,投稿给《自由中国》,并偷偷去造访雷震,可见当年的施启扬,尚不失其真诚的一面。”
此后大学毕业,李敖和施启扬偶有信件往来,但关系已不如当年密切。李敖始终站在当局的对立面,呼吁政治民主,鼓吹言论自由,一支辣笔,谈古论今,嬉笑怒骂,惊世骇俗;而施启扬学而优则仕,踏入政坛后一路青云,成为蒋经国“崔苔菁”政策培养的台籍政治精英。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二年。”到了1981年,李敖第二次作为政治犯入狱半年。在入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时任“法务部政务次长”的施启扬,望其“依情理法”注意自己六个月的牢居生活。
施启扬收信后,给相关人员打了电话,希望在权责范围内,一定有所照顾。但在李敖看来,事实上,施启扬为了避嫌,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
据李敖自己撰文回忆:有一次,我在土城看守所篮球场运动的时候,狱吏跑来,说:“所长紧急通知,‘法务部次长’到所里来了,想见见李先生。”我说:“可是,我不想见他啊!”传闻开来,上下人人称奇,都说李敖架子可真大。那次施启扬到土城看守所,是陪“监察委员”来的,顺便要见见我,结果吃了我大架子而归。事实上,施启扬真的有诚意要见人,可以直接从所长办公室走进押房来,但他不敢。
至此,两人分道扬镳,不复相见。(海峡导报记者王炜)
[ 责任编辑: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