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台湾渔农蔡江赐:辛劳创业见彩虹

时间:2008-03-26 11:02   来源:琼台姊妹岛

  在三亚市红沙港内湾,有一片海水养殖池塘,这里繁育着龙胆石斑、老虎斑、青斑、猪麻斑、海利斑、白包公、三刀、红鱼、金鲳等20多个海水养殖的鱼苗品种,它填补了海南乃至大陆许多海水养殖的空白,带动了海南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这是台商蔡江赐先生“比其他台湾渔农先走一步”到海南的成果。

  被气候条件优势吸引,“先走一步”到海南

  第一次见到蔡江赐先生,令人印象深刻。他皮肤黝黑,眼角布满皱纹;年过半百,说起话来显得精力充沛。

  蔡江赐是台湾嘉义人,自小以渔业为生。九十年代,台湾经济下滑,海水养殖行业遭遇“瓶颈”,海水鱼苗90%只得销往大陆,由于两岸没有实现“三通”,运输成本昂贵。1996年,他前往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考察。“领着太太到三亚一逛,立即被这里的自然气候、海水环境优势吸引。这里的气候非常好,同样的技术条件,在三亚,种鱼产卵比台湾还要早两个月。”蔡江赐先生说他很快做出了在三亚投资海水育苗繁殖的决定。

  回到台湾,一些朋友听说后表示不理解,认为文化水平不高、很少离开台湾的他,出门创业会很困难,纷纷上门劝说说“没必要”。蔡江赐说:“当时的分析判断,只有比其他台湾渔农先走一步,自已才有出头之日。”说起选择海南投资的经历,蔡江赐面带笑容,对自已当年的先见之明蛮有自豪感。

  由于做人厚道、做生意讲信誉,蔡江赐在台湾时与三亚当地渔农建立了良好关系。再回海南,蔡江赐找来这些生意场上的朋友,商量投资建鱼苗养殖场事宜。“三亚的朋友很热情,给我介绍当地的情况,带我到处找养殖场地。”很快,蔡江赐选定海螺盐场的海边,与当地渔农刘青利合作,建立鱼苗繁育场。刘青利熟悉环境、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负责繁育场的外部工作,蔡江赐则把精力放在鱼苗繁育的技术环节上。两人合作的互补性,使合作很愉快,公司经营很顺利。

  勤勤恳恳辛劳创业,风雨过后见彩虹

  由于原有繁育场受场地限制,处于发展壮大的需要,两年后,蔡江赐独自成立龙胜水产有限公司,在三亚红沙港内湾、万宁东澳蓝田村、乐东莺歌海盐场建立起三个养殖场。三亚养殖场进行海上网箱产卵和鱼塘孵化育苗、万宁车间培育中苗、乐东则从事养殖成鱼,三个养殖场分工明确,整个公司一条龙运作。

  早些年,三个儿女属学龄时期,都在台湾,身边没有帮手,三个养殖场全靠蔡江赐先生一人打理。他每天蒙蒙天亮起床,开始清理、分离鱼卵,再通过10来个小时给鱼卵打氧后出鱼苗,同时培育小微生物轮虫饲料,4小时后鱼苗开口,放入鱼塘,开始喂养。一天忙碌下来,蔡江赐累得精疲力尽,夜晚还时常要起床察看种鱼产卵情况。一批鱼苗从产卵培育到3公分的小鱼苗,需要40天时间,蔡江赐一天也不能放松。

  俗话说,农业种养靠天吃饭。2005年9月,一场罕见的“达维”台风席卷琼岛,受淡水冲击,几千条网箱养殖的种鱼死亡。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多年心血付之东流,蔡江赐说自已做为渔农经历得多,能以平常心看待。他很快从马来西亚、越南等地高价购来种鱼,尽可能快地恢复对客户的鱼苗供应,维系着自已的经营信誉。从事渔业四十余年,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元月中下旬,他把种鱼全部运往三亚六道湾外海的养殖场,避免了一场长达一月之余的寒冬给自已带来经济损失。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头几年,海南的海水养殖快速发展,鱼苗价格得到飚升。当时普通的鱼苗品种,中苗市场价一尾2元,个别品种买到10余元。蔡江赐告诉笔者,鱼卵的价格更加昂贵,一公斤金鲳鱼卵密度约为100万尾,价格可买到3万元。现在龙胜公司有各类种鱼1万余条,年产鱼苗几千万尾,年经济收入好几百万元人民币。

  蔡江赐先生的成功,带动了当地渔农鱼苗繁育的发展。原来依赖进口的海南,现在鱼苗不但销往大陆,还返销台湾及马来西亚、越南等地。

  鱼苗“换得”贤惠儿媳,儿心安抚事业有“承”

  随着在海南投资的成功,蔡江赐产业不断扩展,也成就了三个儿女的事业。老大是女儿,在台湾负责一家鱼产品加工厂;老二是儿子,现在跟随自已,算是子承父业;老三在台湾管理海水养殖的饲料工厂。

  2002年12月的某一天,是蔡江赐先生最为高兴的日子,做为长子、老二蔡东霖从台湾来到海南,给自已当帮手。

  据蔡东霖先生回忆,刚来海南的一个时期,住在简陋的工棚,整天跟着父亲在池塘边穿梭。“而自已水产知识贫乏,生活单调枯燥,感到有些不适应,产生过回台湾的念头,但看到父亲这么辛苦、执着,也只得坚持下来。”

  真正使蔡东霖安心海南的转机,缘自一个叫陈芬的生意伙伴,后来陈芬也就成了蔡东霖先生的岳父。

  陈芬原是三亚当地一位虾农,后来看到养鱼赚钱快,便找到蔡江赐先生开始购置鱼苗养鱼,由于需要技术辅导,蔡东霖成了陈家的常客。他不曾想到,陈家有一位漂亮伶俐的女儿,名叫陈励馨,刚从琼台师范学院毕业。2005年他们相识,后来来往多了,靠着“话语不多、做事稳重蹋实”,蔡东霖赢得了姑娘的芳心,2006年他俩结为幸福的一对。

  海南姑娘的温顺体贴是出了名的。婚后,陈励馨总是陪伴在丈夫身边协助工作,哪怕是艰苦的网箱养殖,在大海上风吹日晒,她都一刻不离。凡事她都尊顺公公的意见,一家人相敬如宾,其乐融融。

  有了妻子的细心照顾,蔡东霖一心赴在事业上,看到父亲多年来劳累,近年,他主动顶替父亲承担起公司的重任,公司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期。(何哲良文、唐小平图)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