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台商林炳煌:务实做事 低调做人

时间:2008-02-14 13:25   来源:中国台商

  林炳煌,顺德鼎旺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顺德台协会长、荣誉市民。一个外表淡定,不事张扬,内心却充满着一股闯劲的男人。正是这样一个男人,在许多人认为已是夕阳行业的纺织化纤领域内,硬是撑起了一座令同行刮目相看的鼎旺“大厦”。
 
  三人撑“鼎” 一人生“旺”

  林炳煌早年毕业于台北县圣约翰科技大学,当时的专业就是纺织工程。从此以后,他便和纺织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纺织行业”。刚过50岁的林炳煌一开口便如是说道。

  专业经理人出身的林炳煌职业生涯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复杂多变,总是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大公司之间,事实上,林炳煌大专毕业后在台湾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一做就是18个年头,直到42岁自立门户,创办鼎旺纤维有限公司之后,继续在纺织行业中打拼。其间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和数次产业升级,见证了纺织行业30年来的潮起潮落,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个行业,确不为过。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突然选择放弃高薪,从头开始创业呢?”记者问到了许多人心中共同的谜团。

  “我是1997年向公司递的辞职报告,但一直辞了两年直到1999年才成功的。”林炳煌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记者倒吸了口冷气,从这场马拉松式的辞职经历中,可见林炳煌对远东纺织的意义何等重要。

  “42岁才出来创业,今年50岁,现在想想,的确是晚了点,如果早几年在纺织业还很景气的时候办鼎旺,或许今天的鼎旺会更成功。”说到鼎旺,林炳煌的眼中充满了自豪。

  “当时有两个朋友一直鼓励我,说我是做老板的料,希望三个人合力开创一家纺织企业。让我先上,他们随后跟进,并在精神上和财务上支持我,希望最后把企业做成上市公司。”由于当时是三个好友构思做企业,而鼎也是三只脚撑起的,另外台湾人做企业都喜欢讨口彩图吉利,希望能把企业做大做“旺”,于是就想到了用“鼎旺”作为新公司的名字。

  鼎旺虽然很快就“旺”了起来,然而“鼎”却不见了——后来另外两位合伙人并没有如约跟进,于是林炳煌在鼎旺中的股份从最初的55%,上升到了现在的90%,从控股进一步上升到绝对控股,可以说,鼎旺的今天并非三人合力撑之,而是林炳煌以一己之力将其撑起,“今天的鼎旺已经完全按照我自己的路线在走了。”谈起当年的往事,林炳煌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独具慧眼 结缘顺德

  或许正如林炳煌所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能达到多高的成就会受到许多偶然和意外的影响,许多因缘际会造就了我们的今天,我们只能主观上脚踏实地,客观上顺其自然,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正是由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缘际会,林炳煌的一生和顺德联系在了一起。

  “一开始我是想选址长三角的,并且已经规划了很久,但一次高尔夫球场上的闲聊改变了一切。”说起当年戏剧性的一幕,林炳煌的话匣子打开了。
  
  1999年,身兼台湾伯通高尔夫球会会长的林炳煌在一次打球时,正好和台湾上柜公司转投资顺德的一家纺织公司的总经理一组,闲聊时,那位总经理向林炳煌倒苦水说企业连年亏损,目前公司有一部份的设备长期停滞,此时,林炳煌就顺口说了一句“那你就把那些停滞的设备卖给我吧”。那位总经理愣了一下,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正在高尔夫球场挥杆远眺的林炳煌的这句话,看似无心细语,实为高瞻远瞩。

  “我当时觉得这些设备买来作自己的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两天后,他们就给了回音:要卖就卖整个企业。而且开出的价格比实际价值高出了一倍,因为这样我一个礼拜都没睡好觉。但还是很快下了决定,而且完全答应他们开的价格,一毛钱也没有减。”林炳煌的语调变得异常坚定。

  和记者听到这话一样,当时的卖家听到这个回复后也惊讶万分。因为当时这家企业连年亏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经病入膏肓没得救了,他们原本做好了长期讨价还价的准备,没想到林炳煌如此爽快地就接受了他们的高价位。那林炳煌为什么敢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呢?

  原来这家公司的原董事长和林炳煌是十多年的老朋友,林炳煌对他非常敬重,然而1995年他不幸车祸去世,企业由他太太接手,但经营不善,不得不在台湾寻求出售,却又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可以说,买这个企业的时候,我也动了恻隐之心,真的想帮帮他们,人的眼里不能只有钱,毕竟感情是用钱买不到的嘛”。说到这里,林炳煌的音调沉了下去。

  然而林炳煌的这笔买卖绝非只是简单的慈善义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慎重决定:如果要在大陆重新选址建厂,购买设备,招聘员工,这样的前期筹备至少就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然而通过对现有厂房和设备的改造,以林炳煌对纺织行业的深入了解,最多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投入生产营运,从而可以迅速进入市场,赢在起跑在线。“除了厂房和设备,原来的人员、市场管道、原物料等资源所具有的价值也是极为宝贵的。事后证明,我是对的,我进去第一年就赚钱了。”以金钱换取宝贵的时间成本,再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换取更大的收益,对此,林炳煌可谓独具慧眼。

  “如果我花100块钱买下一个公司是赚钱的,那100块不贵。如果我花50块钱买下一个公司最后经营是亏损的,那50块就是贵的。”林炳煌如是说。或许这种卓尔不群的思路正是林炳煌成为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气魄的企业家的重要原因吧。2000年2月1日,顺德市鼎旺纤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此以后,林炳煌便和顺德结下了不解之缘。

  荣誉市民 合格会长

  “顺德的领导都很务实。”说到顺德,林炳煌再次提到了他的人生理念:务实。
当年林炳煌刚来顺德时,外经办安排他和当地领导会面,陈村镇委书记潘志文先生(现任高明区区长)递给他一张名片,随后说了三句话——

  “这是我的名片,非常欢迎你来顺德投资”。

  “你有任何困难就打这个手机电话号码给我”。

  “政府是为你们服务的”。

  没有一点花俏,没有一点高调,简简单单,却又句句实在,说到了台商的心坎里。“当晚我就打电话给我太太,说这个地方我们算是选对了!这些年,顺德的领导的确对我们非常关心,总是第一时间解决我们的问题。每年春节都和台商举办座谈会,了解台商实际困难,真的是一个作风非常务实的地方政府,说到做到,从不对任何台商所承诺的事食言。”林炳煌的言语中充满了对顺德领导的感谢和敬意。

  当记者提到“荣誉市民”称号时,林炳煌连呼不敢当,并且告诉了记者一个成为荣誉市民背后的“小故事”。

  2000年2月1日,鼎旺成立,林炳煌的事业刚刚起步。而在3月下旬正好碰上了为筹建顺德大学募款的活动,当时刚到顺德的林炳煌一口气就捐了30万元。林炳煌回忆道:“当年的老会长陈富洋先生对我说,兄弟阿!人家是赚到钱再拿出来,你才刚来,一块钱都还没赚到怎么就自己掏这么多钱出来,你捐一半就好了。”然而在林炳煌看来,奉献公益是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理所当然的责任,并非一定要在这里赚了钱以后才能回馈给当地,那就不叫公益叫做秀了。而且林炳煌坚信教育兴国,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事后林炳煌才知道,正是他初来乍到时的无心义举,给顺德领导、顺德台商以及顺德当地的老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为他获得顺德“荣誉市民”称号埋下了伏笔。

  此后许多公益活动林炳煌都积极参加,踊跃募捐,“取之社会,回馈社会,这一点上,我是从来不落人后的。”正是这种精神,不但让他获得了“荣誉市民”的称号,也在顺德台商圈内口口相传,口碑甚好,并在2006年成为了顺德台协的会长。
时光回转到两年前……

  2006年1月,顺德台协第三届理监事就职典礼举行,吴万福先生当选顺德台协“荣誉会长”,而顺德台协掌门人的位置则由当时的副会长林炳煌接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祝贺林炳煌的当选,连战、马英九还特地委托中国国民党大陆办事处主任张荣恭先生,专程控送来了致贺字幅(“众望所归、才学兼备”),林炳煌的人脉之广可见一斑。

  林炳煌进一步介绍,顺德现有台资企业240多家,实际台资投入6亿美元,台资工农业呈现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发展的势头。两年来,出口总额达55亿美元,占顺德过去两年出口总额的1/3,总产值占全部GDP的11%,成为顺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产业类别主要有:化纤纺织、鞋业、自行车、室外家具、计算机、电子配件及鳗鱼加工、花卉等。台资企业员工约40000多人。

  一直以来,顺德台协在各种慈善活动中不遗余力。1998年的长江水灾、2000、2006年台湾与云南普洱大地震,台协都踊跃捐助,还积极资助山区建学校、设立奖助学金,每年的重阳节台商都会前往各镇街开展敬老活动,去年顺德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中,顺德台协为顺德慈善基金筹款30万元,另外台商慈善捐款这几年累计超过了2500万元……

  “顺德台商的成功和顺德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顺德台协作为台商的代表,理应回报社会,不管我们花多少钱办多少活动,要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以及不管我们花多少钱办多少活动,要能够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信赖而努力。”作为台协会长,林炳煌的总结依然务实、质朴。

  除了“对外”工作(热心公益)硕果累累,“对内”工作(服务台商)也卓有成效。林炳煌特别谈到了他们刚刚扩建完成的会馆和高尔夫球场。

  在广东省全部19个台协中,由台商自己捐款自建会馆的只有惠州、中山、顺德三家而已,会馆的建立既可以给政府与台商的交流提供平台,更能够给台商提供一个休闲、聚会的场所,提高台商的向心力。由于原有场馆较小,给会员交流造成了不便,所以林炳煌在2006年会长上任后第二次台协理监事会议上提议建设新会馆,建议一出,台商捐款立刻踊跃而来,扩建资金迅速募集完成,新会馆也在2007年3月22日由广东省台办甘兆胜主任举行了启用仪式。
  
  “我们和其它台协会馆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除了有会所外还在会所里架设了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并拥有自己的台商高尔夫球队。起初因为参加球队的人数比较少,前会长陈富洋先生本来说要解散球队,我接下了这个担子,现在会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了,平均月例赛都有70-80人打球。现在球队在协会的制度里每两年由协会的副会长来带领,可以说是办得有声有色,目前是由协会常务副会长陈钦富先生当队长……”林炳煌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我们顺德台商真的很团结,这种感觉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所以当时提议扩建会馆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响应,捐款马上就到位了。”说到这里,林炳煌发自内心的笑出了声。当记者称赞林会长工作杰出时,他只是谦虚地说了句“刚刚合格”而已。

  纺织行业 合作双赢

  “我一直遵循‘务实’的处事原则,而且我觉得来大陆投资成功的台商都有‘务实’的特质,因为大陆环境复杂,政策多变,如果不务实,‘打高空’的话,在大陆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是生存不下去的。尤其在纺织化纤领域,市场竞争可以说到了惨烈的地步,留存下来的台商企业做事都是实事求是的。”林炳煌再次说到了“务实”这一准则。

  “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密,而在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你觉得两岸今后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呢?”记者进一步问道。林炳煌稍一思索,说道:“我希望台湾纺织业者要有信心来大陆投资,因为台湾优势在于有技术基础和丰富经验,这是大陆相对缺乏的,而大陆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两相合作,优势互补,能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已经没有国界,如果我们缺席这场盛会的话,那连起跑线都没有走到就已经被淘汰。做产业是一项长期工程,来大陆投资的台商应该抱有三个‘心’:信心、耐心和恒心。”

  “台湾和大陆是一家人,要联合起来赚世界的钱!”林炳煌接着说,“首先就要拿掉关税壁垒并实现两岸三通,两岸的自由贸易是纺织业合作共赢的基础。另外还要有相对统一的市场研发和生产秩序,组建两岸纺织业的共同市场机制,我建议两岸纺织业者每月举行一次定期会晤来制定纺织业的行情价格和商家规范,大家达成默契,将利润规定在一定范畴内,而不是恶性价格竞争,把精力都花在内耗上。只有纺织业上游的原料供应价格稳定,下游才敢放开手脚大胆接单,实现产业链的良性运转。”

  “这个工程很大,需要北京和台北两方面的牵头和支持。不过一旦促成,我相信作为传统行业的纺织业的发展前景绝不亚于高科技行业。” 说着,林炳煌自信地望了一眼窗外的阳光。

  后记:目前的林炳煌正在筹建位于无锡的第二个工厂,名字叫“力扬”。他说之所以还要办第二家工厂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纺织业蓝图。从三人成“鼎”,到一人“力扬”,相信林炳煌即将迎来他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