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文化瑰宝总动员(图)

时间:2011-11-04 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本文图片均由台北故宫提供)

  “精彩100国宝总动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的特展。台北故宫的文化瑰宝,主体来自清朝乃至宋、元、明的宫廷典藏,68万余件藏品可说件件都有来历。此次特展,综合历史性、重要性、稀少性、艺术性、人气等因素,精选出133组件,远自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玉佩、玉璧,近至清代精雕细琢的橄榄核舟、翠玉白菜,贯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瑰宝总动员”。

  礼之重器,玉与青铜

  此次特展中历史最悠久的藏品是一块红山文化晚期的“玉勾云形佩”。远古时期的先人认为,晶莹美玉有着春阳般的光泽,蕴含丰富精气,因此把玉作为祭祀神明的重要礼器。很难想象,在仅有简陋工具的新石器时代,他们是如何在坚硬的玉石上雕刻打磨。

  此次展出的“玉人面纹圭”估为龙山文化晚期。玉圭上截两面各有一个人面雕纹,下截是一条花纹装饰,线条细腻,雕琢精美。据介绍,乾隆皇帝极爱此物,先后为其赋诗两首,又三次加刻玺文。有趣的是,不知乾隆当年怎么看这些人面花纹,题诗与人面图案方向正好相反。

  当然,中国玉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璧。这次展出的玉璧也缘自龙山文化,朴拙厚重,外直径近40厘米,是台北故宫所藏最大的玉璧。《周礼》有云:“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台北故宫将这块玉璧与一件高度近50厘米的玉琮置于同一展柜。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分为17节,每节左右两侧都雕琢了代表神祖的“小眼面纹”。两件玉器一朴一华,相得益彰;而其造型一圆一方,则展现了我们祖先“天圆地方”的世界认知。

  礼天敬地、与祖先沟通,青铜与玉同样是礼之重器。中国历史上的青铜虽然发展时间不是最早,但其技艺举世闻名。台北故宫的青铜器除了紫禁城藏品,也包括了沈阳故宫、热河行宫、国子监所藏,以及其他外购,数量多,价值高,尤其是有铭文铜器。此次特展,台北故宫三件青铜镇馆之宝当然雀屏中选。一是毛公鼎,其内镌刻500字长篇铭文,是迄今为止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文中记载了周宣王对毛公的训诰之辞,毛公也表达愿以此鼎传世,子孙永远铭记先人伟业。这段铭文不仅文字优美,其古雅精奥的文风,也令后世倾倒。二是西周晚期的散盘,上刻350字,是一篇战败后划地求和的文书;三是宗周钟,123字铭文记载了周厉王亲征南国之功业。这几件青铜器,铸造精美,镌文典雅,不但留下重要历史记录,也成为汉字艺术史的重要一章。

  粗重的青铜也可铸造出秀美、意趣,此次展出的铜人足兽鋬匜,瓢形器身与上扬流口呈优美流线;作为把手的怪兽,足搭口沿作饮水状,生动有趣;一对曾姬壶体积巨大、气势雄浑,但长颈、垂腹以及S形扁钮,又为全器增加了柔美。还有商末周初制作青铜名家“亚丑”家族的方簋、方尊、方觚,小朋友一定很喜欢,器肩接铸的圆雕象头兽、多齿角龙头等造型,很像卡通怪兽,我们祖先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奇思异想。

  台北故宫将玉与青铜列为“礼乐典范”作为特展第一单元,也正是作为礼之重器的玉与青铜,揭开了古老中华文明之序幕。

  翰墨丹青,光耀中华

  世上文字,唯汉字如绘画般成为艺术,这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描绘书法之美:“重若崩云,轻如蝉翼”,如“悬针、坠石”,如“飞鸿、兽骇”,如“莺舞、蛇惊”,如“绝岸、颓峰”……孙过庭的《书谱》是特展展品之一。它不仅是草书名帖,全帖运笔时平缓妍润,时快速奔放,起伏变幻;还是珍贵的书法理论著述,他对于书法的总结,“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等, 犹令今人回味。

  此次特展,豪华的书法展品清单,令很多书法爱好者心神俱醉: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唐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文稿》,宋苏轼《寒食帖》、米芾《蜀素帖》、宋徽宗《诗帖》,元赵孟頫《书趵突泉诗》……

  虽然说王羲之的真迹至今未现,《快雪时晴帖》为唐代精摹本,《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也是以双钩廓填法复制而成,但因是高水准摹本,也可略窥书圣书法之精妙。《快雪时晴帖》为28字,是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时对友人的问候,一张信手写来的便条,或行或楷,或流或止,运笔圆劲古雅,点划勾挑都不露锋,展现出秀美流利的意致。

  不过,限于纸绢脆薄,保存不易,台北故宫将为期三个月余特展的书画单元分成三档。《快雪时晴帖》、《书谱》、《寒食帖》都已下档。目前,在档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等将展至12月1日。12月3日后,颜真卿《祭侄文稿》将作为压轴名帖上档,展至明年1月3日。

  怀素《自叙帖》全卷以细笔劲毫写大字,笔划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堪谓“铁划银钩”。据介绍,《自叙帖》曾两次赴美展出,其点画飞舞的韵律美,连不识汉字的西方人也倾心不已,将其类比于现代抽象画。而号称“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祭悼安史之乱中丧生的侄子,刻骨之痛,泣涕淋漓,被誉为“文字章法,皆能动人”之作。

  不仅书法,台北故宫所藏唐宋绘画也举世闻名,尤其以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最为著名。山水画在宋代登上中国绘画的霸主地位,而这三幅恰是当时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巨大山体迎面而立,山路间,一列微小的行旅迤逦而行,更显得山势巍峨雄壮。《早春图》则通过层层白云、雄伟山峰、松木虬然、人物安怡,构筑出一派和谐的山水天地。如今三幅珍品均已下档,至少3年后才能再次展出。当然,特展的“丹青瑰宝”三档共计39幅,目前在展的有五代巨然的《层岩丛树图》、宋代崔白的《双喜图》,以及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等,同样也是巨幛煌篇,光芒四射。

  工艺极品,传承创新

  在特展开幕记者会上,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曾表示,故宫策展经验丰富,但这次却着实给策展团队一项挑战,难度在于如何将各门类瑰宝精品有机组合,让观众有系统地建构认知,让观众看过之后,产生兴趣,达到学习的效果。

  这确是挑战,以汉字而言,从毛公鼎、散盘上的铭文看到篆体,从西汉黑陶茧形壶的刻字看到隶书,再到行、草、楷书帖,这一渐进的过程体现在不同类别瑰宝上,很难建构成同一单元。当然,瓷器便有了策展者发挥的空间,17件瓷器1件为晚唐五代越窑的青瓷洗,3件宋瓷、1件元瓷,其余均为明清制造。

  瓷器于中国的意义不需多言,中国古代瓷器最令人着迷的是,既有延续的脉络,又不时出现神秘的创新,或因材料、或因工艺失传,使留传下的文物成为今人百思不解的谜题。比如号称“青瓷之魁”的北宋汝窑,仅有短暂的烧制历史,但其雨过天青的釉色,微现流动粉彩,后世仿者无数,却很难烧出同样品质。此次展出的莲花式温碗,就是一件巧夺天工之作。此外,几件明代青花则展现了从洪武、永乐到宣德,青花瓷图案与色彩的变化过程。在单色瓷、青花瓷之后,明成化斗彩瓷拉开色彩斑斓的序幕。此次展出的两盏只手可握的鸡缸杯,胎质洁白,上绘母鸡一家五口觅食图,色彩艳丽,妙趣横生,无怪乎曾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

  特展还特别突出了文物不经意间流露的异国风情。元代景德镇窑的霁青单把杯、盘,器型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而洪武青花颜色蓝中带灰,研究发现,其青料与元青花同样属于国外进口的苏麻离青。展出的明宣德青花瓷卷草斜格网纹盖罐,器型纹饰流露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明正德青花瓷阿拉伯文七孔花插,则直接将阿拉伯文字烧制在器身上。凡此种种,表明元、明等朝代,中国与西亚以及伊斯兰世界开始了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吸收了某些异国文化元素,成为创新的源泉之一。

  当然,大陆游客必看的“翠玉白菜”也在133件展品中,网络评选中甚至排名第一。相反,明清时期以举国资源编撰而成的《永乐大典》、《龙藏经》、《四库全书》等多套丛书,汇总文化、记录历史,堪称人类重要伟业。此次文渊阁《四库全书》还是首次对外展出,却因为书籍本身没有炫目的外表,较难吸引普通观众。

  不过,周功鑫表示,展览便是通过文物本身的美丽,以及博物馆构造的氛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再配以其他书图、动漫等形式,帮助观众更深认识文物。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可通过观展,“长期累积对艺术的了解,提升本身的文化。”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编辑:李迪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