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量移民,在海峡两岸形成大批同名村。
去年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徐波摄
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北隅有个大岞村,而隔海遥对的台湾基隆也有个大岞村,它俩犹如并蒂莲,胜似连理枝。近日,来自大陆的两岸“同名村”参访团来到基隆大岞村,探寻、收集当地的族谱、楹联、乡规、祖训等,比较闽台两地同名村的异同,深入探寻两岸同名村渊源。
除了大岞村,台北青山里、新北板桥、台南红毛厝、台南锦湖里、高雄茄萣等地,也都与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有着对应的同名村庄。这个参访团将在两岸间一一拜访,继续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两岸同名村文化内涵,为第三届两岸同名村联谊活动做准备。在两岸同名村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
“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
“为什么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一个板桥?”作为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张廖简宗亲会的创会理事长,张进锋每年都要回大陆一次,如今已有20多个年头。他说:“隔不断的两岸情,变不了的同名人。大陆是家乡,我们是来寻根的。”
1989年听说大陆集美也有个板桥,随后张进锋第一次踏足集美这片乡土拜祖,回到台湾就创立了宗亲会。与此同时,他还发起捐资,协助大陆板桥村民重建张氏家庙和位于板桥的智门院。
从此,两岸的“板桥人”开始频繁“走亲戚”。“我们每年都组团来集美祭祖,一年两次,祭祖团规模大的达上百人。”张进锋说。
两岸板桥村的故事背后,其实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千百年来,闽粤先民一批又一批横渡海峡,或以宗亲血缘关系,或以同乡地缘关系在台湾聚落而居,胼手胝足开辟新的家园,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出于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他们大量沿用祖籍地地名为聚居地命名,延续家族相袭的堂号和郡望,供奉同样的祖先神祇,以示木不忘本,水不舍源,虽然开枝散叶在台湾,但“根”深埋在大陆。也因此,出现了板桥、大岞、月眉、东石、锦湖、义竹等一批两岸同名村。
你帮我,我帮你
如今,借助“海峡论坛”的平台,两岸“同名村”活动已经逐渐机制化、规模化。相关联谊活动2013年6月在第五届海峡论坛上首次亮相,除了“板桥”,其它40多个“同名村”的台湾代表也来到了现场,与大陆的“同名村”代表们互诉衷肠,台湾基隆大岞村村长张细山和福建崇武大岞村的乡亲也在这里相谈甚欢。
回忆起往事,张细山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1949年后,由于人为的藩篱,过去两岸往来如亲戚,一下子变鸿沟阻隔。当时回不了大陆的、出海捕渔被抓走当兵的大岞渔民近百人,他们聚居在基隆窟子底,依旧以大岞村命名。目前,这些勇敢的大岞人已繁衍到第四代,有将近百户,上千人口。
发展起来的台湾乡亲并没有忘本。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渔业生产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身为大岞村渔民的张细山冒着被台湾当局处罚的风险,与惠安有关方面商洽开展惠台海上渔业合作事项。如今,崇武的大岞村从单一的渔业村建设成一个集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石雕产业为主的新渔村。
最近一次参加海峡论坛时,看到扩建渔港、新建的商住街、农贸市场、卫生院以及已具规模的渔民新村,张细山代表台湾基层村做大会发言时激动地说:“家乡让我们越看越上劲头,乡亲使我们越走越感亲切。”
“隔空”祭祖 微信互动
2014年2月13日,在阵阵礼炮声中,两岸同名村里宫庙——福建惠安青山宫与台北艋舺青山宫,透过现代无线电技术,一起“隔空”祭祀共同的信仰“青山王”。虽然相隔海峡,但科技让两地民众跨越空间“近在咫尺”。
惠安青山村村长李明河表示,因为是同名村,惠安青山祖庙与台北艋舺青山宫长期保持密切联系,每年农历十月的“青山王”诞辰日,都有来自台湾的信众到祖庙进香,台湾进香团人数最多时可达两三百人。如今在电台、手机、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等多种无线电技术的支持下,两地乡亲打破时空距离,共同举行祭祀典礼,并互道祝福。
“父老兄弟姐妹,元宵快乐。”当台北万华区青山里里长黄应时出现在大屏幕时,惠安青山村的村民们热切挥手回应。村民黄阿玉兴奋地表示,两地信众同时进香,还是第一次发生,“太新鲜了,像是一家人在一起拜拜”。
借助技术进步的翅膀,两岸同名村的交流也在与时俱进。在最新一次海峡论坛的同名村活动现场,就开通了“两岸一家亲”微信互动项目,两岸民众的交流从此多了一个专属的新平台。
来自台湾彰化县的蒋敏全是启动微信平台的特邀嘉宾。这次他带着23岁的儿子一起参加活动,为的就是带儿子到祖地寻根。“我也将发表一篇关于同名村主题的论文。”蒋敏全介绍,“我专门研究文史,很多时候都在为别人溯源寻根答疑解惑,这次我想彻底地把自己的‘根’弄明白。”
点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朱定波:同根同名、同心同行,是海峡两岸开展社会基层民众交流的时代大趋势。积极推动两岸同宗同名村的交流活动,必将促进两岸乡村基层社区宗亲的结对联谊,构建两岸根亲文化的价值传承。(记者 任成琦)
[ 责任编辑: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