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运一景。(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9月28日讯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由于台湾基础建设竞争力下滑,台当局“国发会”顺势推销“前瞻基础建设”;可悲的是前瞻基础的政策措施,几乎没有对这次竞争力评比下滑最多的航空、电力、港口等不足“对症下药”,而企业迫切需求的5缺,政府也未提出有效“药方”,“前瞻计划”砸大钱、在“搞轨”,近半的经费用于“轨道建设”,根本是缘木求鱼、搞错方向。
WEF认为,台湾基础建设竞争力下滑,主要是航空运输、电力供给质量以及港口等基础建设不足,“815”全台大停电后,电力供应改善更显“迫切性”;前瞻基础建设中,唯一能改善这3项竞争力排名的,就是台当局花665亿元(新台币,下同)发展“绿能建设”,但明眼人都知道,“绿能建设”是花冤枉钱、做政策宣示效果,对电力稳定的贡献非常有限;台湾央大讲座教授、知名能源学者梁启源表示,台当局若不能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台湾竞争力恐将更糟糕。
在大企业出走浪潮下,台当局宣示要使出“洪荒之力”,让台积电“根留台湾”;台积电现在用电量占全台3%,10年后用电量将倍增,加上全民用电需求每年以2%以上的速度增长,台湾在核2厂2号机、核1厂1号机被迫停止运转情况下,备转容量率、备用容量率皆腰斩,试问随时处于限电危机下,台积电要如何“根留台湾”呢?
“绿能建设”符合减碳、环保,但在台湾有其发展限制。首先,发展太阳能需要2万5500公顷土地面积,才能让台湾免于限电之苦,但岛内要发展商业活动,盘算下来仅有5300公顷土地可以使用,仅达预定目标的20%,且供电稳定还得看老天爷脸色;若盖电厂,环评、兴建、抗争下来,至少得花8到10年,要解决眼前电力问题还是缓不济急。
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国源昨举办台湾经济预测发表时指出,台湾竞争筹码流失,与政策供需落差脱离不了关系,这不仅抑制台湾经济增长动能,也使其呈现虚力扩张的态势。(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