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台湾万象

豫剧在台湾守得云开见月明(传统戏曲在台湾⑤)

2017年02月21日 08:14: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图为台湾豫剧团经典剧目《杨金花》宣传照,图左为名角王海玲。(资料图片)

  图为台湾豫剧团新编戏《飞马行》宣传照。(资料图片)

  身为河南人,记者在台期间听说豫剧在当地颇有市场,其实有些意外。歌仔戏、客家戏受热捧倒不稀罕,毕竟闽南人和客家人占台湾地区人口的绝大多数。但若说起豫剧,别说观众要一路听着相对陌生的河南方言,就是在台湾生长的演员想学河南话也难。即使这样,也愣是在宝岛站稳了脚跟。

  不同于昆曲贵为“百戏之母”、京剧曾是“国剧”的地位,豫剧作为河南省地方剧种,能够在台湾立足背后的个中艰辛,不言而喻。1949年到台后,蒋介石看重豫剧“教忠教孝”的意义,外省官兵中不少亦为河南籍,一时间军中豫剧团队纷纷成立,后随观众老去而退出舞台。六七十年间,豫剧在台湾依靠河南原乡的力量,并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薪火相递的顽强生命力

  “激昂凄楚、热耳酸心”,台湾学者曾永义如此形容豫剧。1949年后,豫剧随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主要用于鼓舞士气和慰藉乡愁。尽管台湾三军均成立过自己的豫剧队,民间亦有零星的豫剧团队,但海军陆战队于1953年成立的“飞马”豫剧队,却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飞马”豫剧队的灵魂人物是张岫云,她在河南崭露头角,并深得京剧老生马连良赞许,赴台后大放异彩。蒋介石看过她率团演出的“爱国名剧”后大加赞赏,向在场军政要员称“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随着“艺术为政治服务”年代远去、爱听经典老戏的外省老兵凋零,豫剧团相继解散,仅存“飞马”豫剧队一枝独秀,后成为台湾唯一的公立豫剧团队,更名“台湾豫剧团”。

  曾永义说,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如果算上大戏、小戏、偶戏共400余种,随国民党当局迁台而传入的也有10来种。这些新传入的地方戏曲虽在过去几十年中曾慰藉不少人的思乡情怀,但迄今犹能像豫剧那样活跃于舞台,且老干新枝薪火相递者,可以说完全没有。

  台湾学者王安祈认为,其实豫剧在台湾的处境十分尴尬,没有原生土壤的草根,也没有京昆的学术定位,但是它却受到公家保护,因此每当面对资源的争取分配时,豫剧总是难以理直气壮。但最强有力的论述就在艺术自身,梆声一响,民间活力跃然登场,信手拈来尽是自然口语,寻常琐事沁人心脾,激动处掏肝剖肺痛快淋漓。

  不只是年纪大的人才懂

  韦国泰是“飞马”豫剧队最后一任队长,并在剧队改制后续任负责人10余年。他对记者说,“我们早前接触台湾年轻观众,他们说,豫剧是老一辈的娱乐,我们不喜欢。我就想,老一辈是到老了才喜欢戏曲吗?不是这样啊,他们也是从年轻时开始培养兴趣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年轻观众?”

  有“台湾豫剧皇后”之称(台湾河南同乡会颁赠)、台湾豫剧团顶梁柱王海玲告诉记者,豫剧团原先真的是靠外省老兵捧场,不止是河南人,周边几个省的人也喜欢看,后来老观众越来越少了。“不光是从业人员传承戏曲,观众也要讲传承。这些年我们进校园做推广,很多年轻学子看过后才知道这么好、豫剧不只是年纪大的人才懂得欣赏。”

  据王海玲介绍,京剧和歌仔戏等其他剧种的观众也会来看豫剧。“觉得好看,很精致,又很有艺术性,观众也不在乎语言。其实河南话跟普通话差不多,在语言上没有那么大的隔阂。”她曾听观众将豫剧称作“中原歌仔戏”,还互相介绍说豫剧来自大陆河南、跟歌仔戏很相似。王海玲深以为然,“都是地方性的剧种,表演非常具有乡土性、很淳朴,大喜大悲。”

  王海玲说,两岸观众的欣赏习惯不大一样。大陆观众比较“重口味”,音响要开得很大声,拖腔要够长,很注重技巧性的表演。大陆演员的表演比较夸张,很卖力,这也是观众期待看到的。台湾讲究比较自然、接近生活的表演,也很活泼、很多元。“大陆豫剧演员的基本功很扎实,嗓音很好,唱的都是纯正河南腔。我在台湾生长,先学会了河南话,才学习唱念。大陆同行觉得我的河南话说得还好,我的学生再往后说得就没那么纯正了。”

  借大陆资源缓解“人才荒”

  韦国泰说,有人会认为豫剧是大陆原生的,但在台湾落地扎根,你要有自己的东西。30年前开始跟大陆交流,我们的戏除了音乐,甚至导演、编剧、舞美也都用大陆的人才,后来逐渐选用台湾当地的人才。现在除了音乐上的创作还要依靠河南方面帮助,其他基本可独立进行,演出一直很受观众欢迎,上座率基本超过九成,年轻观众也有很多。

  “豫剧在台湾如果只用当地的人力发展,肯定早就无疾而终了。”韦国泰说,20年前我们就已经懂得运用大陆的戏曲资源,帮助豫剧团队在台湾成长进步。河南省近来也一直帮忙义务培养人才,台湾学生送过去,那边机票食宿全负担。

  王海玲说,“台湾豫剧团演员只有20人上下,连箱管(戏曲衣箱管理者)都要去兼任演员。有大陆豫剧团听说才这些人,说你们这戏怎么演啊。我们就戏谑,我们是小而美、小而省啊,要加强功能性。编制小,经费少,但功能性却强。”

  “台湾戏曲学院早年已经把豫剧科取消了,我在2014年就去找校长,说再这样下去这个剧种在台湾会毁掉。”台湾豫剧团现任团长彭宏志对记者说,现在戏曲学院学生“学科”课时量高于“术科”,慢慢地“术科”就变弱,他便找歌仔戏科主任谈合作,帮助辅导歌仔戏学生身段并送其去河南学豫剧,“联合培养、两条腿走路”,有豫剧演出需要可抽调歌仔戏演员,尝试缓解“人才荒”。

  据韦国泰介绍,台湾豫剧团还统筹设立了“南戏小镇”,除豫剧团外,另有10个台湾南部剧团,如歌仔戏、客家戏、布袋戏等,原先是台湾南部传统戏剧教育资源网的概念,不久后也将在实体剧场落地。“台湾豫剧团培养了很多人才,够努力,够水准,面临危机时总有贵人相助,逢凶化吉。”

[责任编辑:齐昕]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