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尚早。台北大稻埕的年货街在12月并不冷清,仍有不少游客穿梭其间。吕礼显坐在茶苑中与客人闲谈,桌案上厚厚一叠宣纸,写着“上善若水”。
水为茶之母,对茶商吕礼显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淡水河岸的码头大稻埕来说,水中更蕴藏着一段故事。
忙着为新北冬茶做推广的新北市农业局股长游富铃,向中新社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100多年前,台湾北部文山区的茶农们,挑着粗制的新茶下山,到深坑装上小舢板,过了景美,抵达大稻埕码头卖给茶商。
那时的大稻埕已商铺栉比、洋行林立。粗制茶叶从这里运到大陆福建等地,精制后再销售。后来,福建茶商带着制茶师到台湾,就地精制茶,减少运程风险,获取更多利润。鼎盛时期,约九成台湾外销茶都在大稻埕精制后,顺着淡水河运到淡水港出海,远销欧美等地。
河上帆船点点,岸上商客云集,大稻埕的繁荣固然与水码头的地利息息相关,而始于清代的近代化建设推动其更往前一步。
中法战争后,清廷在台湾设省,领导保卫台湾的刘铭传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他选择在毗邻贸易中心大稻埕的台北城北门外建设机器局厂,负责制造枪炮弹药及维修机械。
当时的台湾长距离交通运输非常依赖水路,人来人往的大市镇多紧邻海岸、河岸。而刘铭传设立机器局厂,规划纵贯台湾的铁路,推动台湾的现代化。1887年,他兴建台北到基隆铁路;1891年,台湾第一座火车站完工,就在北门外的大稻埕,是当今交通枢纽台北车站前身。
这段历史如今镌刻于台北捷运松山线北门站内。刘铭传的肖像、呈请建设机器局厂的奏折、台北车站附近的考古发掘资料等,一一讲述着台湾现代化的初始。贸易繁荣、交通便利,至清末,大稻埕已有西学堂、征收茶税的茶厘局等设施。
记者自北门站出来,步行十来分钟就到大稻埕迪化老街。街道两边排满了两三层的小楼,紧紧挨着不见空隙,有的只是简单的红砖小楼,有的阳台和朝街的墙面上雕刻了复杂的欧式花纹,隔着漫长的时间仍能让人想象出当时的繁华景象。街上最常见的是药行,大大敞开的店门内摆满中药材,打着“名贵参茸”、“极品燕窝”的牌子招揽顾客。
吕礼显经营的茶苑位于大稻埕迪化街一段,原是1851年福建泉州同安籍商人林蓝田建的三间店铺之一。茶苑保持着闽南建筑风格,墙砖窄长呈深红色。大门右手边有几个老旧的茶叶箱笼,后院门墙嵌着百余年前运茶船的压舱石,成为史证。
1956年出生的吕礼显,先是制作茶具贩卖,后又经营茶苑,与茶打交道几十年。他对大稻埕的边边角角都熟记于心:建于1856年的霞海城隍庙仍然香火鼎盛;开设于1934年的第一家西餐厅“波丽路”曾是台湾年轻人相亲约会的“胜地”,至今仍在营业。不过,大稻埕最多的是药行、南北货店和茶行。
淡水河涛声如旧,河面宽广,大稻埕码头有游船,却不见运茶船。游富铃说,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台湾工资上涨,茶叶制作成本升高,大量外销已不经济,再加上大稻埕河床淤积,水上货运没落,这里虽然仍是茶叶收购分销之地,但大多销往台湾各地,用更便捷的陆上运输方式。
对游客来说,茶叶依然是台湾伴手礼中的“香饽饽”,包装精美小巧,浓浓台湾味道。游富铃说,新北市农会文山茶推广中心今年计划与大陆电商建立渠道,将新北好茶销往大陆。
对台湾民众来说,时移世易,几经调整后,“大稻埕”三字失去行政区意义,转为纯粹地名。一位计程车司机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都要去大稻埕采购食材,做一道“佛跳墙”。
迪化老街上,人们摩肩接踵,方知年味已浓。(中新社记者 刘贤 路梅)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