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走进小草书屋,一楼是阅读空间、公共活动室、餐厅,二楼则是各年级的教室。据了解,小草书屋为三峡社区6所中小学的弱势少年儿童,提供平日及寒暑假的课业辅导,并开展艺文课程与职业探索培训。目前,小草书屋共有2位专职老师、30多名陪伴志工,服务的孩子达50多人,学费全免。
摊开课表,小草书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外,各种兴趣课程也是琳琅满目。低年级有绘画、说故事、趣味体操,中、高年级则有陶艺、烹饪、游泳、骑行及电影欣赏等。
“和学校教育不同,小草书屋开设的课程轻松活泼,以陪伴为主要目的,给予‘小草’长期缺乏的爱与关怀。”志工洪浩中在小草书屋担任音乐老师,在他看来,学校教育注重大班教学与课业学习,而小草书屋是要构建长期陪伴系统,一路陪伴孩子从小学、初中直到大学,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林峻丞说,小草书屋是社区营造的重要一环,以社区为单位,结合志工、社会各界的力量,给予孩子陪伴与支持,才使得处在困境中的“小草”得以健康成长。
让梦想绽放在路上
这几日,小草书屋的15个孩子格外开心,他们的“单车环岛之旅”已经来到台湾北海岸线,再过两三天,他们就要顺利完成11天环岛1000公里的壮举。
“小草”的环岛骑行梦,发端于小草书屋推动的圆梦计划。在三峡文资守护联盟召集人张光骅看来,小草书屋除了提供知识、生活、技能的学习外,更是一个“翻转弱势”的梦想基地,启蒙“小草”去寻找梦想,发现人生价值。
“陪伴‘小草’圆梦,并不是包办他们的梦想。圆梦计划的初衷,就是引导孩子自食其力,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再困难都可以透过双手去改变。”林峻丞说。
每年年初,小草书屋的梦想课堂上,志工都会向孩子们征集新一年的梦想。截至目前,不少孩子已经完成了“骑单车环岛”“泳渡日月潭”“兰屿走透透”等梦想。
为了募集梦想资金,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募资,包括写企划书、拉赞助、网络募捐等。另外,大家还策划了一场“圆梦募资餐会”,由孩子们亲自掌厨,完成一道道美味料理,开放社会大众认购桌席。民众花上几百块钱,既能吃到孩子们烹煮的菜肴,也能为他们的梦想出一份力。
小草书屋企划专员陈岱洁说,为了增加经费来源,去年他们还成立了“三角涌文旅日兴会社”,负责串连起在地的私房景点,规划完整的行程,带领游客体验不一样的三峡风光,并从收入中提拨一成,纳入到小草书屋的运作资金中,让营运更加稳健。
“陪伴不能建立在同情之上,而是要用心接纳与付出爱。”林峻丞表示,帮助这些孩子扭转人生,首先要引导他们正向学习思考,为其设定目标,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一旦有了梦想,这些角落里的“小草”,一定会绽放出缤纷的花朵。(记者 刘深魁)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