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日月潭位在鱼池乡,以香菇与红茶、兰花“鱼池三宝”闻名。现在日月潭则以迷你的“邵族、灯塔、拉鲁岛”等“三小”成为新话题,连大陆游客也能琅琅上口。
日月潭游艇业者刘启行说,921地震之后为了帮日月潭观光增加话题,闲聊发现日月潭有全台湾人数最少的原住民邵族,最小的灯塔与最小的拉鲁岛,他在游艇导览解说加入“三小”特色介绍,游客一听都觉得新鲜有趣,其他游艇业者跟着如法炮制。
他说,尤其大陆游客大多听不懂闽南语,但经导览以普通话解释,无不发出会心微笑甚至捧腹大笑,让大陆客印象深刻。
文史工作者邓相扬说,921地震后,鱼池乡公所全力投入产业重建,建构最具代表性农产“香菇、红茶、兰花草”成为鱼池3宝;在此同时,还会听到另一种说法,即“邵族、灯塔、拉鲁岛”是日月潭“三小”,乍听虽粗俗,却也不无道理。
日月潭第一个“小”是邵族,邵族人口数在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成立时,依当时原住民认定办法只有286人。随着邵族被承认为台湾原住民族第10族之后,不少归化汉籍的邵族人申请恢复原民身份,族群人口增加到700人上下,但罕见黑面琵鹭已突破2000只,因此不少邵族人自嘲:“比黑琵还珍贵稀少!”
日月潭第二个“小”是土亭仔半岛末端的灯塔,高仅6公尺架设3盏灯泡,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日管处”)指“它是全台湾、也可能是全世界最迷你的指引船舶用灯塔”,也是岛内仅有的内陆灯塔,综观全球大小灯塔,海拔高度无出其右;20多年来为船只指引方向,表现称职。
日月潭第三个“小”指的是拉鲁岛。邵族指称该岛是其祖灵圣地,清末日治初期被称为珠仔山;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完工后,水位升高,淹没到仅剩数个篮球场大小,后更名“光华岛”。921地震后,岛上建物遭夷平,随邵族正名,恢复原住民名称“拉鲁岛”;经潭水波浪冲刷,95年总面积只剩20坪。
[责任编辑:朱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