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乡村休闲旅游有何乐趣?我们不妨随林宜平先生一家前往新北市双溪镇平林农场去一探究竟。农场的主人系农家子弟出身,所以农场的规划设计都以早先的农村生活为基调,犁、耙、锄头、镰刀、竹箩……各种农村生活器具应有尽有,老一辈胼手胝足建设家园的图景历历在目。
林宜平七岁的儿子踩龙骨水车踩得很带劲,后边还有一长串的孩子排队等着上去过瘾,现场一片欢乐。“把孩子们带过来,就是想让他们回到旧时光中,体会灌溉耕作的辛苦与乐趣,了解农人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懂得努力和惜福。”林宜平说。
农场除了农村野趣,更吸引人的是丰富的自然生态。为了让自然万物在园区中自在生长,农场主人坚持不使用杀虫剂与除草剂,空气特别清新,植物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常来此度假的林宜平告诉记者,初夏日暮时分,山谷间有萤火虫漫天飞舞,盛夏随处可见翩跹的美丽蝴蝶,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可能还会遇到睁着大眼睛的青蛙跟你说“哈啰”。
农场的田园餐厅设在都市里已难以觅见的“土角厝”前,据说这“土角厝”是在农场开发过程中特地留下来的,四周绿荫环绕,入眼一片苍翠,在那里享用农家菜,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都市人去农场就是想多活动活动筋骨,农场内的原始森林腹地几无人为开发,仅仅设计简单的林间步道,桂花林、枫树林、亚热带次生林、樱花林等与游客一路相伴,令人心旷神怡。
“每次从休闲农场度假后回到台北,都像是满血复活一般,又有精神气力去继续打拼,然后过一阵再去农场休息,农场就像我们一家的‘加油站’。”林宜平说。
四十多年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在台湾,像平林休闲农场这样规划科学、创意独特、设施完善、服务贴心的农场数不胜数。如今,周末节假日去乡村农场旅游已成为岛内民众的生活时尚,甚至已是一种习惯。记者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了解到,目前全台湾已拥有休闲农庄1200多家、休闲渔业区超过300个、观光果园380多处、民宿近1400家,虽然岛内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滞,但乡村休闲旅游业仍生机勃勃。
其实台湾的乡村休闲旅游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红火。上世纪60年代末和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农业面临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出现衰退、萎缩的颓势。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观光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到上世纪80年代末,“农业+旅游业”的模式渐趋成熟,形成了乡村民宿、主题公园、乡村花园、乡村农场等多元产品发展的格局。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到如今,精致且富有创意的台湾休闲农业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创意+营销:乡村旅游火爆的“神器”
创意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灵魂。宜兰的旺山休闲农场以300多种南瓜品种打造出的南瓜隧道准保会让你穿越一回便终生难忘;花莲的立川渔场养殖区,一个“黄金蚬”的创意使原来不起眼的“蚬”身价倍增,创造出60多亿元新台币的年产值;苗栗的火炭谷休闲农场,游客或坐,或听,或饮,或食,或休憩皆与炭有关,炭雕、炭装饰、炭篱笆以及前所未见的木炭琴都让人很想一“炭”究竟,而无论是炭料理的美食,还是炭泉SPA都令人“炭”为观止……经由创意点化,台湾乡村旅游个性化、多元化、精致化的特色越来越鲜明,再加上工业、农业、林业、渔业、文化等与乡村旅游跨界“联姻”,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工业产品有机结合,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周边产业随之发展壮大。
乡村旅游开发重在创意,也重在营销。台湾非常重视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通过平面营销、电视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活动营销等多角度营销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为了配合市场需求,去年4月,台湾“农委会”还于全台4800多家7-ELEVEN 门市的 ibon机推出“农村地图便利站”查询服务,将全台2000多条农村吃喝玩乐的旅游信息、各项主题旅游推荐行程集中起来,民众可以便捷地查找相关信息,还可以将挑选好的景点、商家信息与导览地图在店里打印好带着走,非常方便。
福建的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乡村游多数停留在采摘环节,缺乏系列产品的开发。而今福建省旅游协会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签订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合作协议》。借鉴台湾经验,我省将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从产品研发、加工、包装、推广等多方面,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相信终有一日,齐头并进的两岸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将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驻台记者 林娟)
[责任编辑: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