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24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青少年自杀、自伤案件时有所闻,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副教授杨浩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可预防类似案件发生,但网络交流则提高男孩自杀自伤的危险因子。
研究显示,台湾近年来15至19岁青少年十大死因,自杀始终位居前2名,且青少年蓄意自我伤害(自伤)趋势也逐年上升。
杨浩然表示,青少年是从家庭连结转向同侪(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连结的重要阶段,但台湾社会因离婚率高、出生率低,使得家庭支持及同侪接触变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杨浩然强调,例如实时通(Yahoo Messenger)、MSN、skype、噗浪(Plurk)等互联网实时通讯软件,已成为台湾青少年族群的社交工具。虽然青少年会因此获得心理层面的支持,但网络的匿名、去污名化、信息分享迅速的特性,却可能使青少年自杀或自伤问题恶化。
杨浩然研究发现,相当高比例的台湾青少年有自伤想法,但付诸行动者不多。且除了作态性自杀外,青少女较男孩有较高的自伤率。同时,获得家人支持对男女青少年起到保护作用,但网络交流则是男孩自伤的危险因子,但对女孩却有保护作用。
杨浩然认为,这可能是男孩上网多从事在线游戏等娱乐活动,但女孩则会花时间和同侪沟通、抒发情绪。他建议,相关部门除应制订针对青少年自杀、自伤的预防策略,而非介入,并应呼吁父母师长了解青少年交友及网络互动情况,以杜绝类似事件重演。(中国台湾网 周剑)
[责任编辑: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