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台湾万象

大陆人在台湾:儒学教养深入台湾民众血液

2016年03月09日 15:07:0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4月7日消息 台湾《旺报》刊发大陆记者黎勇的文章指出,儒学教养深入台湾民众血液,在台北孔庙举行的春祭大典中,官员、组织者和民众在一些细节中不经意展现出来的儒雅、文明和深厚的教养,让他深有触动。

  全文摘编如下:

  我抵台后第二周,适逢台北市两大重要儒家祭典之一的台北孔庙春祭大典。由于台北孔庙距离我的住所距离较远,尽管起了一个大早,一路问着路赶到时,祭孔典礼已经开始,各个大门小门均已关闭。在一个小窗口,我向工作人员出示证件表明大陆记者的身份后,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古训下,工作人员“网开一面”,打开一扇小门将我迎了进去。

  孔庙主殿大成殿前,宽阔的庭院中央是主礼场;四周的走马廊和回廊下,挤满了前来观礼的民众。现场除了清晰的鼓声和通赞的唱音,听不到任何人说话,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800多名观礼民众,虽站姿各异,但无不庄严肃穆。在礼生引领着各礼官至孔子神位前上香、奠爵、行礼时,引赞的声音响彻云霄。通赞高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全体参礼者也随之行礼,现场气氛颇为震憾。

  春祭典礼的过程虽然肃穆庄严,令人心生敬畏,但典礼结束后组织者、官员和民众的表现,才是我讶异的开始。

  整个春祭过程,自始至终组织非常有序,没有一点混乱,而且无论参礼人员和观礼人员,一举一动,每个小细节,都真正体现出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教养和内涵。

  典礼结束后,参加了祭礼的台北市副市长陈雄文及一众官员、士绅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按顺序集体走到丹墀上,一字排开坐好,然后一一与参加春祭的学校学生、老师、校长合影。

  参加祭礼的学校,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官员、士绅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排成的一个个长队走上来,站到各自位置,然后在摄影师的指挥下照相。每次合影结束后,陈雄文还要向该学校的校长颁发奖状和纪念状,表彰他们学校为春祭典礼做出的贡献。

  此时,烈日当头,很多民众都戴上了墨镜,用手中的书或帽子遮挡着阳光。官员们在太阳底下个个晒得热汗淋漓,却无一人用手遮阳,仍始终保持微笑。主持人说,之所以要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参与人员合影,是因为要感谢他们为祭典的成功举行所做出的贡献。合影感谢参与人员的时间,竟然比正式典礼所花的时间还长!

  在与全部参与人员合完影后,陈雄文并没有离开,而是走到台下一个桌子前,与台北市民政局长一起向所有前来观礼的民众发放纪念品《勤学笔记本》。发放笔记本时,陈雄文几乎都是用双手将笔记本送给每一民众,并向他们鞠躬,口里说着“谢谢”。

  800多人的领纪念品队伍,绕了好几个圈,多数都站在走廊的荫凉底下。于是,一个有趣的场面出现了:“长官”顶着烈日为民众发放纪念品,被太阳曝晒;民众却在荫凉下舒服地等待。这与我自小形成的印象颇有反差。

  每一个接到纪念品的人,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老爷爷,还是青春年少的学子,都是双手接过,并对发放纪念品的陈雄文鞠躬致谢。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小女孩,以双手接过笔记本,并奶声奶气地向陈雄文鞠躬说谢谢,其模样一本正经,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观察到,跟在她身后的妈妈当时并没有教她这样做,显然,这种行为并非偶一为之,而是平时家教养成。

  庄严肃穆的大殿里,大成至圣先师牌位前,虔诚恭敬的礼、乐、歌、舞仪式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儒家祭典的庄重和活泼。而典礼结束之后,官员、组织者和民众在一些细节中不经意展现出来的儒雅、文明和深厚的教养──在我的观察中,真正的儒家文化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才是对我最大的触动。(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责任编辑:何建峰]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