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门槛最高”的博物馆,当然不是指参观者的门槛,而是指文物征集的门槛。多年来,正是因为台北故宫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征集办法,保证了入藏文物的货真价实。
以“文化遗产的法制与管理”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正在广州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登录保存处原处长嵇若昕向与会者分享了台北故宫在文物征集管理方面的经验。
“目前台北故宫有近70万件文物,看起来收藏非常丰富,但是免不了有缺环,需要从外界进行征集。而博物馆用于征集文物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须严格把关。”嵇若昕说。
所谓的“严格把关”体现在台北故宫通过其网站向公众公示的两份文件中。
其中之一是该博物馆的文物“征集计划”。目前公示的“征集计划”修订于2006年,列出了铜器、陶瓷、玉器、珍玩杂项、台湾本土文物、亚洲各地文物等六大类亏缺文物清单。
“根据台湾的‘采购法’,在每年预算通过后,我们会根据所获得的经费规模,公开上网征集文物,并接受文物所有者提出的投标方案。”嵇若昕说。
保证台北故宫征集文物公开、公正的另一重要文件是其独有的“藏品征集办法”。落成于1965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69年开始公开向岛内外征集新藏品。目前接受社会监督的“征集办法”于2010年公布,是经过第六次修改的版本,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文物征集办法。
根据这一办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征集采取“三审制”,即预审、初审和复审。“除非一件准备征集的文物已经被文物主管部门评定为‘重要文物’,可直接进入‘复审’之外,其他计划征集的文物必须严格走完这三道程序,才可能获得落户资格。”嵇若昕说。
[责任编辑:焦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