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第一夫人”周美青在其博客上呼吁关怀“校园霸凌”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台“教育部长”吴清基也现身说法,强调要加强生命和法治教育,让孩子待人如己;国民党“立委”赵丽云则呼吁仿效美国订定“反霸凌法”。
据悉,台湾初高中、职校男生遭霸凌的比率达10.3%,即有一成左右的小学生,每周至少被同学欺负一次,超过六成的学生表示在学校曾被同学欺侮……如此高的比率,足见台湾校园霸凌事件的严重性,为何象征着青春和纯洁的校园,会发生如此多的暴力事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记者电话采访了台湾教育界的相关专家。
家庭 缺乏关爱“暴力遗传”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台湾暴力妈”的小短片,一位妈妈因为女儿在学校被欺负,便跑进校园,狠狠地甩了施暴男童三巴掌,其火爆脾气让网友们“叹为观止”,众人纷纷指责这位妈妈错误的示范行为。
拥有40年教龄的台湾中学老师方美伦告诉记者,学生之所以会诉求于暴力,据她观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父母也爱使用暴力,甚至有的祖父母也常常动不动就打小孩,这让小孩有样学样,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就爆发出来。“家庭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然而现在的家长,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常常忙于赚钱而忽略对孩子的关爱。”
对于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周美青在博客中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许多小恶霸的父母倾向权威服从、认同体罚,打骂孩子时却完全无视孩子的感受”。周美青认为,孩子以欺负别人为乐,也许是为补偿学业或生活上的挫折,这可以算是幼稚的“英雄主义”。但最主要的还是孩子对暴力行为的认同,不尊重别人,对别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
学校 缺乏人手有心无力
“一男生在校园门口遭群殴”、“大姐大在校园厕所对其他女生动粗”……类似新闻屡见报端,面对学生的种种暴力行为,学校也是焦头烂额,但是本应承担主要管理责任的校方,却因为人手不够而没办法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日前,台湾教师会理事长刘钦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对于校园霸凌案件,教师虽想协助,但受限于人力不足,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根据台湾 “辅导管理办法”,一般教师在得知校园发生霸凌事件后,是先给予口头辅导,再报请训导或学务处处理。但是许多学校人手不够,教师有课程要兼顾,而问题负责处往往可能就只有2个组长,即使想处理,也会因为人力匮乏而受限。
由于周美青的 “登高一呼”,目前许多学校都加强了防范措施,高雄市所定的 “防制校园霸凌行动计划”,规定学校人员包括导师、教师、行动人员等的权责及分工机制,并建立危机处理作业流程。台“教育部”进一步强调,未来如果发现学校相关人员未能对霸凌事件及时察觉、防范,都将予以惩处。
媒体 关注八卦沦为帮凶
八名同学对一个男生拳打脚踢,用美工刀割其铅笔盒,还在他的便当盒内搅烂布丁并吐痰,而这个过程还被人拍成照片放在网络上。相类似,周美青在她的博客中,还提到三个小学生殴打同学的事件。整个过程,在场同学非但没有劝阻,反而边笑边喝彩,更有人把手机拍摄的影片放到网络上。随着手机、相机、摄像机等视听媒介的普及,校园霸凌现象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许多人把这些凌虐画面PO到了网络上,造成了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10月7日,台湾媒体针对校园霸凌事件发表社论,认为这是媒体“八卦化”导致的悲剧,“现在的校园霸凌性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只是拳脚间的施虐者与受害者,实际上,围观者除了在一旁鼓噪助威外,更把现场当成SNG素材,通过随手携带的手机、相机等一一记录,再传到博客或视频网站上,让许多素昧平生的人们,成为他们自制霸凌节目的观众”。
相对于网友的 “麻木狂欢”,传统媒体的报道则往往避重就轻,读者或观众也是当成新鲜事物看看就算了,正如周美青在博客中提到的那样,“类似的事件常在媒体上昙花一现地带过,没有激起一点涟漪,受到的关注远不如许多无聊的八卦”。
社会 充斥各种暴力文化
从十几年前的《旋风小子》到曾经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再到今年热播的《艋艵》,台湾电影中但凡涉及校园青春主题,往往不厌其烦地表现校园霸凌事件,虽然此类情节大部分只是为渲染人物的个性,但无形中也表露出,青年人对于暴力并没有强烈的排斥,甚至对其还有着英雄主义般的膜拜心理。
方美伦老师认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大众文化影响,恰恰是最可怕的,如今的电影、电视、书籍、电子游戏等,都含有许多暴力符号,“我特别不喜欢学生们玩电玩,不是不想让他们游戏,而是他们在电玩中会接受很多暴力信息,久而久之就会无意识地模仿。”方老师还特别提及,一些政治人物的不良示范,例如经常在公开场合吵吵嚷嚷,甚至是相互推挤、辱骂,也会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养成暴力习性。(记者 杨思萍)
[责任编辑:陈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