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5月13日消息 昨天是四川汶川5·12地震2周年纪念,台湾红十字组织官方网站昨日刊出文章,回顾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点滴历程,展现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现将文章节录如下。
规划援建工程 提升软件素质
四川省金牛区解放北路第一小学,两年前的5·12汶川地震让学校变成危楼,在台湾红十字组织的援建之下,很快的,学校于去年9月完工启用。在新校园求学半年多、目前就读六年级的刘睿琪说,“很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么好的学习空间,让我觉得上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台湾援建的卫生院抗震系数高,建筑品质好。此外,手术室的洗手设备、医疗废弃物回收处、可容纳病床的电梯、具隐秘隔间的厕所、全栋无障碍设施等,所有的硬件建设都是用现代标准作为援建要求,陜西省勉县勉阳卫生院袁浩院长开心的说,“未来想把村民们常见病症像是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给完整起来,这样村里的老人家们就不用大老远的进城就诊了。”
一位病患老伯也说,“新的卫生院很干净,离家也近十分方便,感觉起来素质很高。”
携手川震学童 打造新生力量
从硬件援建到软件复育,台湾红十字组织坚持的是将台湾人的爱心化为质量,带领川震援建地区走向未来,也因此,依靠台湾营建研究院的营造建筑专业,以及结合了30余个台湾非营利组织的“5·12川震台湾服务联盟”各自的专擅领域,台湾红十字组织的爱心推动工程,得到了最强的助力。
其它小区与生活重建计划包括:台湾海棠文教基金会在甘肃省西和县薛集村邀请当地非营利组织,一起协助当地政府和农户进行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与家园重建等“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工作。
四川省雅安巿中峰乡的生活重建中心则是由台湾基督教救助协助来负责,针对乡间5·12川震灾户、低保户,以及台湾红十字组织“寒梅计划助学金”受奖学生,进行了多次的访视,希望借由台湾生活重建中心长期关心居民的经验,帮助居民们走出伤痛、走向希望。
四川省德阳巿天河小学小区中心则是“5·12川震台湾服务联盟”伙伴儿童福利联盟负责,其工作重点在于以各种方式协助学生及老师们走出地震阴霾,给予灾区自立的力量……执行的方案内容各各不同,但相同的,是各组织带入各自的台湾经验,用爱心灌溉灾后新生的自立力量。
寒梅助学香千里 鱼雁传情连万心
而为了避免灾难影响家庭经济造成孩子失学的遗憾,台湾红十字组织特别设立“寒梅助学金”,提供给该组织援建学校里品学兼优且有心向学、然家中经济状况实有困难的川震受灾学童,依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生三种身份,分别提供每学期人民币500元、750元、1000元的助学金,做为灾区学童长期的教育及生活经费。
就读四川省德阳巿天河小学六年级的王顺境就是“寒梅助学金”的受惠学生之一,父亲打零工每天只有人民币50元,还得拿出一部分交保费,剩下的才是一家五口的生活费。顺境妈妈说,顺境马上就要毕业了,这笔钱要留着做为她下学期的学费及书籍费,希望她能学到一些生活技能,不要像父母一样挣不到什么钱。
“寒梅助学计划”自2008年下学期实施以来,两期共发放1731人次,计人民币1041500元。
除了助学金的补助,台湾红十字组织更希望对学生的心灵给予关怀,由台湾红十字组织所属“红十字大专青年服务队”与各分支组织同学一齐参与,定期与获寒梅助学金补助之学童藉由信件往返,交流双方的生活、学业与心情,这项名为“海峡两岸寒梅助学之鱼雁传情”计划,让海峡两岸学生有机会付出对彼此的关心,同时也让台湾的爱与关怀随着信件送到补助学童的手中与心里。
汶川地震至今已届满两年,在各项硬件援建工作逐渐落成启用之际,台湾红十字组织希望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放在生活与小区重建工作以及补助贫困学童的“寒梅计划”上,并逐步地培育出当地非政府组织或是村民自身的自立力量,赈灾的援助终有告一段落的时候,但透过爱的传递,希望将永不止息。(中国台湾网 张辰剑)
[责任编辑:张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