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少年与母亲在获奖作品前合影留念。中新社发 刘舒凌 摄
中新社台北十一月十一日电 (记者 刘舒凌 黄少华)面向台湾少年的一项设计比赛十一日在台北市社会教育馆揭晓并展示,其主题是“创意族谱”。
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这项比赛,打破历来对于中国人族谱“古老、庄重”的传统印象。
在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平面上,台湾北部县市的少年动用各种色彩描出房子、院落,粘上兄弟姐妹、父母、爷爷奶奶等等长辈的照片,如树木一样“开枝散叶”的谱系图表;孩子对于家族的想象浓缩在小小的空间里。
台北县五峰初中周一宇同学被评为优选的作品,用照片串联起爷爷的故事:独自随军从大陆来台,与家人分隔半个世纪,因为惧怕下一辈亲人相见不相识,安排海峡两边的晚辈在金门相聚三天。
一大家子二十几个亲人出游,周一宇写道:“南腔北调却没有隔阂,导游第一次接待这种团体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吗?”
小学生王思云今年再获特优奖。她说,三年前第一次参赛,到文献会翻资料,对于“王”这个姓氏的来源才有了解;因为家族成员多,每次家族婚宴、聚餐,都是她忙于了解他们的时候。
王思云说,第一年比赛拿奖,以后每年她都必须发挥巧思、绞尽脑汁设计有特色的作品。她说,因为有这个过程,更能感受到家族的爱。
据介绍,“寻谱溯源——创意族谱大赛”是台北市文献会连续第三年举办,台北县市、桃园县、宜兰县三十一所学校的少年们共提交三百八十件作品。他们准备了半年多的作品,最后经由大学历史教授和中小学老师三度评比,筛选出优胜者。
一位退休的李姓指导老师表示,启发孩子去寻根、探索家族史,需要全家共识,才能协助他们使用创意材料和方式展现对家族的理解。“制作过程中,孩子对于亲人的过往问东问西,正是很好的情感教育。”
当天,九十多名少年在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陪同下前来领奖,让周末的台北社教馆挤挤挨挨、特别热闹。
十一日当天,《中国时报》恰巧刊发台北一位小学校长来信。他说,在小学工作二十余年,对家庭功能失调的严重性感受越来越深;八九成的校园问题都是其实“成因于家庭,恶化于学校,受害于社会”。
台湾近来又出现学生不堪课业压力辍学流浪、自杀等事件。署名蔡田的这位校长说,订“家族日”,推行“新家庭”运动,民众重塑亲密稳固的家族关系,学生问题将大为减少,社会不会有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阳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