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耿军许晓青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台北传统老店铺“林田桶店”的生意由淡转旺,大小餐馆的厨师、家庭的主妇,前来选购蒸粽子用的木桶。小肚皮凸凸的老板林相林脸上止不住地笑。
“林田桶店”位于台北寸土寸金的中山北路与长安西路街角,这栋红砖砌就的陈旧的巴洛克式二层小洋楼的底层五十多平米的店内,除了狭窄的走道与二张低矮的桌椅外,从地面到天花板,堆满了大大小小不同用途的木桶:洗澡桶、水桶、花桶、舀水桶、米桶、饭桶、脸盆、木凳、木蒸笼。一面古旧而锈迹斑驳的招牌上写着“林田桶店”四个大字。
老板林相林忙里偷闲,两眼直直地盯看日本频道的电视节目。徒弟告诉记者:“师父日文看不懂,日语讲得流利。”
林老先生是第二代掌门人。日据时期他的父亲林新居随一位日籍师父学制作木桶手艺,一九二八年学徒出师后,即在今中山北路、当年称“敕使特街”现址开业。林相林是家中长子,小学毕业那年,为了避免就近学习的怠惰,父亲就将他送到基隆日新町,拜日籍师父鸟井千代松为师,三年四个月后出师返家,十七岁就接掌三家木桶店、管理十多位师傅。
“林田桶店”采用上好桧木为原料,锯刨木片,做出特定弧度,用竹钉接合木片,做成桶身,再将整片桶底嵌入桶身,外围则扎上铁箍。从木材的刨制、接合、固定每一项都坚持手工制作,出自林师傅手中的木桶不仅外观优美,更是非常的耐用。
林老板回忆:“当年仅中山北路就有三十多家同业,材料大都购自嘉义阿里山桧木,一班火车便运二十几吨,木料不到一年便告罄。现在台湾禁伐桧木啦,木料要从东南亚进口。”
如今“林田桶店”的用料,分桧木和杉木二种。桧木本身分泌油脂,可以防水,所做浴桶价格不菲,每个要价二万元台币;杉木质轻无香味,价格便宜,多用做米桶、饭桶。
“为何取名‘林田桶店’?”记者问。“当年这一带是日本人云集的街道。”林相林答道:“附近原有一家‘林桶店’,‘林’是我家姓,加上一‘田’字既为与其区别,也有东洋味,便于招揽日本客人。”
随着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的兴起,木桶业受到摧枯拉朽般的打击,同行纷纷关门转业,“林田桶店”成为台北市硕果仅存的手工木桶老字号而苦苦支撑着。好在林相林的手艺灵巧扎实,口碑极佳,日本媒体不断报道,将其制作的木桶誉为“台湾宝贝”,将林相林先生誉为“台湾桶王”。
台湾作者庄淑旗一九九六年出版过一本《人生因坚持而伟大——二十位人生斗士的证言》,书中收录了老师傅林相林的事例,称“林田桶店”,忠于原味。称赞林老先生面对失落,有过苦恼,但是“放弃”永远不会成为他的选择。
随着回归自然成为时尚,养生保健成为讲究,林老板的木桶制品行情开始“止跌回升”。林相林说:“就以澡桶为例,塑料做的装上热水,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味,愈来愈多的人来选购我的木澡桶。”随着“哈日”风潮兴起,不少都市新贵也都打掉浴缸而添购木浴桶泡澡,看着淡黄的原木色、闻着淡香的原木味,别有一番情调和滋味。
台湾一些老字号店铺已有后继无人之憾。谈及此事,林相林对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习手工技艺,因为太辛苦。”
林老师傅的手艺不会失传。他四十多岁的独子林煌一,多年来相随相伴,每天陪林相林守着这家祖孙三代历久弥新的桶店,迎接客人或是前来购桶,或是前来怀旧。他与父亲通力合作,两人共同完成难度最高的木澡盆,而木澡盆正是“林田桶店”有品质、有信用的招牌商品。
望着年已七旬的林老师傅的矮小身躯,记者想起证严法师说过的一段话:“伟大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小草在露珠的滋润,一天天的长高;辽阔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一粒粒砂石的累积,写下大地的无垠和浩渺。”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