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两岸阳光故事家族:把故事说演给你听(图)

2015年11月11日 13:59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岸阳光故事家族:把故事说演给你听(图)

  两岸阳光故事家族进社区,开展周末亲子故事会活动。(郑伟明 摄)

  台上,台湾说演故事老师钱康明用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以“说”和“演”的方式在模仿和形容猴子;台下,听故事的孩子们个个乐翻天,学起猴子在地上打起了滚。

  这种说演故事的台湾模式,被厦门海沧两岸义工联盟旗下的两岸阳光故事家族引入,获得了“中国社会创新奖”十大优胜奖。如今,类似的故事说演,每周都会在海沧阳光书店、社区或学校举行。

  “故事妈妈”

  陈雅勤是海沧阳光书店的经营者,由于周边有几所学校,每到放学时间,便有不少学生扎堆进店浏览图书。一些顽皮的孩子在店内嬉闹追逐,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请他们出去?陈雅勤于心不忍。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缺乏同龄儿童的交流互动,多数家长的生活、工作节奏快,陪伴子女阅读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电子阅读及网络游戏的冲击下,“电子宝宝”“电子儿童”比例在不断增高。能不能把他们进书店的兴趣,引导回归传统的纸质阅读?

  陈雅勤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书店腾出一个专门的儿童阅读空间,然后让店内的员工为小朋友们讲故事。这个办法不错,闹腾的孩子少了,安静听讲的多了。

  然而,书店员工毕竟不是专业人士,素质有限,一段时间后这种陪伴阅读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还好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在台湾,亲子阅读、互动阅读等理念已经很成熟。海沧的两岸经贸合作、民间交流活跃,有很多台胞在这里生活。有一些台胞妈妈采取“家庭聚会”的模式,组织楼栋邻里的孩子们听讲绘本故事,教他们写、画、讲、唱、演,把绘本故事表现出来。

  陈雅勤把这些“故事妈妈”请到了书店。这种说演模式,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义工训练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书店的空间有限,出于场地和安全考虑,容纳人数做了限制,不少孩子只能悻悻而归。另外,讲故事的人数少,队伍也不稳定。

  陈雅勤观察到,在“故事妈妈”的影响下,慢慢涌现出一些义务参与的家长,一开始从最简单的模仿,到后来自己摸索出一套“讲故事”的窍门。如果能把这些有意愿又有热情的人培养起来,建立故事义工队伍,进校园、进社区,引领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一个包括学校老师、社区社工、两岸家长在内的义工组织成立了,它叫“两岸阳光故事家族”。

  谁来培训?由于工作关系,陈雅勤与两岸不少儿童文学作家、漫画家、亲子阅读专家打过交道。这些活跃在教育、传播等行业的人士变成了最好的师资力量,包括台湾说演家钱康明、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子鱼、两岸阅读推广人“花婆婆”方素珍等专家,多次到海沧开展故事讲述与创编的培训。

  王欲荷是生活在海沧的台胞妈妈,也是一名故事义工。“原来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如此动人,触动孩子的心灵,而不是枯燥地教孩子理解其中的意义。”她说,在培训中学会了营造故事氛围、立体化平面故事的办法,感受到了亲子共读的幸福。像王欲荷这样的义工,也从最初的20余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参与的家长和孩子达十多万人次。

  量身定做

  有了稳定的队伍,两岸阳光故事家族成了各社区与学校争相邀请的对象。而他们,非常注重挖掘社区、学校自身的特色,打造量身定做的课程。

  在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两岸30多名孩子身着传统服饰,端坐在当地古民居“大夫第”的厅堂里,跟着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子鱼吟唱着至今仍流传于台湾嘉义、云林一带的闽南童谣《开台王颜思齐》,了解祖辈开拓台湾的历程。

  院前社是颜思齐的故乡,两岸阳光故事家族抓住这点做文章,不仅传授经典闽南童谣,还排演了具有闽台地方特色的木偶剧《颜氏同宗情》。每到周末,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也会在此讲授与传颂。这个国学班从起初三五个学生,到现在场场爆满,不少家长挤在古厝的廊道上旁听。

  “课程设置考虑地理与心理的接近性,会更受欢迎。”陈雅勤说,两岸阳光故事家族在进校园社区前,事先都会做好这些功课。比如在东屿村,结合滩涂养殖等渔耕文化说演故事,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除了地方特色,两岸阳光故事家族也在时机选择上下了功夫。在父亲节,故事义工梁芳分享了经典著作《我爸爸》,“我爸爸游泳像鱼一样快”“我爸爸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孩子们在说演故事的过程中认真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情感。

  悦读福袋

  在推广说演故事模式的过程中,陈雅勤发现,海沧约43万人的常住人口中,30万人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家庭普遍收入不高,购买书籍能力有限。

  这时,一位“台胞妈妈”提出“运用新兴媒体,实现图书借阅点对点传递”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陈雅勤又发起“悦读福袋·传递爱”活动,倡议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书,让书籍流动起来。

  悦读福袋是一个黄色袋子,里面装有两本故事绘本。陈雅勤说,通过专人负责管理的微信平台,可以查询书籍去向,家长和孩子可以免费预约阅读,这就克服了传统图书漂流“只有起点,没有过程和终点”的弊端。

  “现在悦读福袋活动范围已经延伸到两岸,最远的福袋已经传递到了北京。”陈雅勤说,目前已经制作和发放了近5000个福袋,书本万余册,每个悦读福袋年均周转达81次,很大程度节约了阅读成本,成功实现阅读的传播、辐射、带动效应。

  “两岸阳光故事家族开辟了‘线上阵地’,与线下活动实现了良性互动、有益互补。”两岸的专家顾问们说,这为新老厦门人打造了一个“无形的图书馆”,为新厦门人子女提供了高质量、均等化的阅读资源。(记者潘抒捷通讯员林晓蕾)

互动社区
热帖| 博文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