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台湾“反课纲”政治角力:民进党急撤怕不利选情

2015年08月06日 08: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立法院”就反课纲达成共识

  台湾“反课纲”学生占领教育主管机构至今快满一周,事件在持续争议中不断演进。8月4日,台“立法院”民进党团、台联党团称,经过2小时协商,朝野党团同意建议“教育部”立即启动“高中以下课程审议会”进行课纲检讨,2015年度教科书由各校自由选择。但“反课纲”的学生们并不满意,8月5日上午宣布将顶着强台风苏迪勒继续在“教育部”前聚集,并联络厂商提供帐篷,打算撑过周末。

  距2016选举投票不到半年,“课纲微调”已成为观察选情的一个风向标,这场风波还远未平息。

  民进党急撤 怕不利选情

  7月31日,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连署提出召开临时会,要求立即撤销新课纲,并点名“教育部长”吴思华辞职下台。但在4日的朝野协商谈话会上,民进党有所退让,不提吴思华下台,立即撤销新课纲也变成“暂缓实施”,而后甚至撤销召开临时会的提案,准备退场休兵了。

  据岛内舆论分析,民进党态度突然转变,并不是响应国民党候选人洪秀柱的呼吁“疼惜孩子”,而有着精细的利益考量。

  一方面,台湾大部分民众对高中生“反课纲”的荒谬理由无好感,而民情将会反映到选票上。最近的岛内民调数据显示,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支持度已在接近中。这让民进党意识到,“反课纲”若再持续,可能不利选情;而且课纲问题一旦进入“立法”机构处理,可能又会带来一连串的麻烦事,因此准备撤案。

  另一方面,“反课纲”学生情绪已十分激动,此前有“反课纲”的学生林冠华在家中烧炭轻生,后又传出有人要循林冠华的路。若再激化此议题,恐生意外。这样的变数对绿营目前稳定的、大幅领先的选情未必有利。分析认为,民进党及蔡英文此刻收兵,是想劝退学生,回到温和的选举策略。

  有台媒评论一针见血:蔡英文挺“反课纲”,想收割,又怕被割伤,一路走来,见机行事,发言也舵随风转,恰恰证实民进党从中取利的机心。

  “台独”史观让“娃娃们都疯了”

  “反课纲”抗议活动时间虽不长,其本质却一早已显露。

  据台湾媒体报道,过去这几天,97岁的“台独”大佬史明到岛内“教育部”广场向学生宣扬“台独”;民进党主席蔡英文4日凌晨趁着月黑风高到现场探视学生;绿营大佬游锡堃、姚嘉文也都到现场。“反课纲”学生拿着民进党的捐金,接受他们的“调教”,讲出荒谬的“台独”史观,无怪乎有媒体评论说,“反课纲”是“台独”政党这几年在校园将“台独”往下扎根的“验收”。

  可笑的是,“反课纲”学生、北区高校联盟发言人王品蓁日前对台媒表示,如果台湾课纲微调一事传到国外去,被日本政府知道,他们会不会愤怒?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反课纲”学生林致宇日前在接受台媒采访时说出“慰安妇一定是被迫的吗?就像性工作者,有可能为了经济等因素而下海”这样令人痛心和惊愕的言论。

  这样的说法,连外媒都看不下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刊文指出,若“反课纲”运动成功,台湾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慰安妇是自愿而不是被迫的地区。作家李敖在微博上批判“反课纲”学生的言论大开倒车,“娃娃们都疯了!”

  但民进党却很淡定。对于新课纲加强说明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民进党人竟认为这是对历史作“价值判断”或“历史论断”,应让学生“自己作判断”。岛内正义之士指出,历史及教育问题要听从少数高中生的指挥,实在难以苟同!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日前呼吁,课纲问题不应该演变成政党或政治力量的对决,请各政党和政治人物把手拿开。但“台独”势力不会罢手。当课程审议委员会进行课纲检讨时,“反课纲”学生、“台独”势力一定会有新的“要价”。

  “饶过孩子,饶了台湾”

  “反课纲”能走到这样荒腔走板,说明参与的中学生历史观、世界观已被深绿“洗脑”。这些年轻人从小读的是“去中国化”课本,外加绿营多年前就进入校园活动,透过演讲座谈等方式散播“台独”观念,把“台独”史观与“皇民”心态植入校园。有岛内舆论指出,这些学生表面上是在争取受教权,实际已沦为“台独”的马前卒。在学生背后,可以看到民进党、“台联党”、北社及“黑岛青”等“台独”政党社团的影子。

  台湾主流舆论、学生家长都深感痛心与忧心,更对政党不断向孩子灌输“抗争有理,违法无罪”的观念而愤怒,他们纷纷呼吁绿营拿掉幕后操纵的“政治黑手”,“饶过孩子,饶了台湾”。有台湾网友说:“若反对党执政,也是这么搞么?这样的轮回台湾要怎么办?他们得受法律处分,就是示威也得守法。”

  前有“太阳花”,后有“反课纲”,台湾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着变化。有专家指出,当台湾社会越来越政治化,“台独”意识可能演变成许多抗议与冲突,超出可辩论的空间,更可能给两岸关系带来不确定的伤害。(记者 汪灵犀)

互动社区
热帖| 博文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