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台湾学者质疑:“快乐学习”不应一再被强调

2015年07月17日 08: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的教育改革改了10多年,从课本到教学方式都提倡“快乐学习”。近日,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建甫投书《中国时报》,对“快乐学习”提出质疑,文章摘发如下——

  随着毕业季节来临,毕业生们即将投入职场,迈向人生的另一阶段。很多老板抱怨现在的毕业生缺少动力,抗压不足。可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某超市主任抱怨,年轻人来做没几天就可能消失,连个短信、电话都没有。某连锁店负责人说,为了让新员工准时上班,他请秘书早晨打电话请他们起床。而年轻人也有理由:薪水这么低,工作当然没有劲。

  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分配失衡、产业结构恶化。但我们不能不正视毕业生能力低的事实。回头来看,当初教改打着“快乐学习”的口号,广设高中、大学,修改课纲,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结果没有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拉低了学生的平均素质,也成了企业难以提高工资的借口,让快乐学习的结果却不怎么快乐。

  在日本也有类似的现象,2002年他们开始推行“宽松教育”,推行之初,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为主要宗旨,教学大纲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减少了三成,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但事后发现,在“宽松教育”下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同时产生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让“宽松一代”难以和前辈相比。

  再看台湾的“快乐学习”,本来希望在学习压力较小的情况下,老师通过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于学生来说,“快乐学习”变成先要“快乐”才有“学习”,不快乐就宁愿不学习。不学习是最快乐的。“快乐学习”这样的口号在小学、初中阶段可能有其意义,但高中教育衔接大学,课程深度明显提升,而大学教育内容广无边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从中获取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若是在高中仍提倡“快乐学习”,对于部分较偏向理论而难以生活化的学科来说,若学生不能了解学习的不快乐需要意志力来克服,而抽象思考与理论辩证需要专心致志才能融会贯通,那将永无唾手可得的果子。

  我们不是要古代的悬梁刺股,但“快乐学习”不应一再被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已随着学生人数减少自然降低,老师们设计课程引发学生兴趣是本来就该做的事,与口号无关。 相反的,未来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加入适度“压力”,唯有让学生学会面对压力,学会克服学习的不快乐,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减轻压力、快乐学习”的教改已走过头,必须要回头。我们要往“适度压力、热情学习”的方向调整,才能培育出更好的下一代。

互动社区
热帖| 博文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