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合排的歌仔戏《蝴蝶之恋》4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一对歌仔戏生旦38年的跨海爱情故事。
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合作创排的《蝴蝶之恋》4日在京上演,梅兰芳大剧院三楼座无虚席,许多票友感动落泪。本剧以歌仔戏为载体,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梁祝故事,讲述了一对歌仔戏生旦跨越海峡38年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末,来自台湾的雨秋霖与厦门的云中青同为厦门某歌仔戏剧团演员,两人不仅在舞台上扮演生死不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下也是相爱至深的情侣。在那个戏子被看不起的年代,云中青的母亲要求雨秋霖必须风光地迎娶她的女儿,清贫的雨秋霖只得回台湾筹钱。
然而1949年后,浅浅的海峡却成为横亘在两岸亲人之间的天堑。苦等30年后,云中青无奈地和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阿宗结了婚,而对岸的雨秋霖依然坚守着对云中青的承诺。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雨秋霖到厦门寻找云中青,却发现她已为人妻,两人只能悲伤地回到自己的世界。
戏中,两岸歌仔戏剧团深度合作,男一号雨秋霖和男二号阿宗,分别由台湾歌仔戏演员唐美云和小咪出演,女一号云中青则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副团长庄海蓉担纲,音乐、服装设计则由两岸共同完成。
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团长朱伟捷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将来两岸的艺术家能有更多的合作。”
老戏迷林崇文看完演出说,虽然听不懂闽南语,但贯穿本剧的悲情“感动了我”。“这是我第一次看两岸合演的歌仔戏,感觉比以前在北京看的正宗。”
来自中央戏剧学院附中的小潘同学说,虽然自己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感染了我”。
歌仔戏以流传于福建、台湾的闽南民间音乐“歌仔”为基础,吸收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歌舞而发展成形,是中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名录中,唯一一个根在大陆而形成于台湾,并由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和培育的地方剧种。
20世纪初,歌仔戏在台湾生成后风靡全岛,并迅速传回福建闽南一带。上世纪40年代,厦门都马剧团曾赴台湾演出,将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创作的《杂碎念》带到台湾并广为流传,台湾百姓称之为“都马调”。
[责任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