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姚伯勋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先生交流景泰蓝制作工艺(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中国台湾网7月12日北京消息 “自来到展厅,我就一直待在景泰蓝手工艺品展区,和钟师傅探讨有关景泰蓝与建筑美学的问题。”来自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姚伯勋博士生告诉记者。主修建筑学的他对景泰蓝颇感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不论是建筑美学界,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他都回答得头头是道。
12日下午,以“两岸同心,两岸同行”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大型交流主题联欢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3时许,部分两岸青年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及体验。
经常看景泰蓝相关纪录片的姚伯勋说,能在这里看到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景泰蓝,很是开心。“我现在主要是做古建筑修复与保存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又对景泰蓝特别感兴趣,因为近几年在台湾很少见到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之作,只有台南艺术大学的老师有在做这些工艺品,这次能有机会来大陆近距离接触它,更能丰富日后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找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台湾建筑美学的结合点。”
“台湾以及大陆南方地区的建筑风格都比较艳丽,相比之下,北方的建筑风格都颇为壮观,景泰蓝就是北京传统宫廷艺术的代表之作,如果能够将建筑特色与景泰蓝工艺美学结合起来,不论是建筑工艺还是技巧保存,都将会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姚伯勋说,“这次活动我最想看的就是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的故居。梁思成先生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并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我们年轻一辈值得学习的典范。今年刚好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具有一百年历史的建筑是非常值得去考究的。”
姚伯勋告诉大家,自己在专业领域不仅要加强理论上的研究,还要学习一些保存有价值的工艺品的技巧,掌握了这些入门的基本技术,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匠师很好的沟通,真正将工艺美学做到“实用、严谨、不会坏”三个标准,将工艺美学发扬光大。
“这位台湾学生对景泰蓝非常的了解,从制作技艺到工艺美学,都说的很透彻。”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先生与姚伯勋交流之后不住的夸赞。“如果你以后从事设计,希望能够有机会与你合作。”随后,钟连盛先生向大家介绍了《连年有余》、《荷梦》等景泰蓝的手工艺品。
谈及此行的收获,姚伯勋说,“两岸各项政策的陆续开放,有利于两岸文化甚至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我以后会经常来大陆,专注于古建筑修复工作、参与有关历史文化传承的活动。互相看对方,了解彼此,求同存异,这样才会对两岸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都有所帮助。” (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