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毅摄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大一学生李戡刚刚考完了本学期的最后一门课程——经济学原理。
这个刚满18岁的少年自跨入北京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公众人物。入学报到的那一天,他遭遇了媒体的“围追堵截”,他走到哪里,记者们就跟到哪里。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李敖的儿子。
对台湾教育现状的“不吐不快” 让人们看到李戡的“狂”
李戡在2010年做的两件事,使他迅速进入公众视野。2010年4月,他在台湾的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位列全台湾前5%的优异成绩,却放弃了台湾大学的邀请,转投大陆的北京大学。而在此之后,他写出一本《李戡戡乱记》,矛头直指台湾教育的种种问题。台湾著名媒体人陈文茜在此书序言中说:“李戡的‘戡乱记’,一刀砍断台湾教科书想在他的脑袋里塞进的垃圾,再一刀砍断整个岛屿想包围他的窒息窝囊,‘戡乱记’成了他‘与成长之地的诀别书’。”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李戡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无论是弃台大选北大,还是出书痛斥台湾教育,都让人们从中隐约感受到他父亲身上的那股狂狷之气。
的确,在某些场景下,李戡不可谓不“狂”:他会在书中讥讽自己的老师“刚愎自用,助纣为虐”,也会“看不起那些被教科书洗脑而价值观错乱的同学”。他在电视节目上说自己得罪了全台湾的大学生,甚至有5000多人在网络上成立了专门反对他的团体,但他对此毫不在乎,“我说他们混,本来就没错嘛”。
人们所看到的李戡的“狂妄”之举,基本上都是源于他对台湾教育现状的“不吐不快”。
他从初中时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接受的教育似乎存在诸多荒诞之处。他读初中时,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共有7个版本,在做历史简答题时,题目要求学生同时答出至少3种教科书中的说法,他发现不同的教科书说法差异很大,这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也由此发现隐藏在历史教科书背后的种种教育乱象,并据此写成《李戡戡乱记》一书。
有人习惯性地以为,一本出于高中生之手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著作,其内容无非是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之下所生发的牢骚抱怨。但翻开这本并不算厚的小册子,占据内容主体的,实际上是扎实细密的史料对比分析。为了厘清台湾历史教科书近几十年来的内容演变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李戡花了两个月时间泡在台湾国立编译馆,对1952年以来的30多种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用其父李敖的话说,“它是17岁的务实之作,这本书少说空话,而是用对比、用证据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