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台湾“探亲”之旅:携“团圆”心情游走宝岛(图)

时间:2011-01-07 14: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姜 蕾 摄

李鹏冲 摄

  你会觉得有差异,很新奇,会觉得他家的菜比自家的好吃,但绝对不会觉得有什么疏离感。这就是亲情——

  南京东路、徐州路、中山北路、长安西路、和平西路、建国北路……如果单独看这些街道名,你能猜出是哪座城市吗?反正我不能。就像在街上听见有人叫王红、李建国的名字,我分不出被叫者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位一样。这些名字太熟太熟,已成为生活的一个背景,成为构成日常语汇的一部分。上面的这些街道名,全都出自我眼前摊开的这份台北市地图。

  2010年12月13日,我们到达台北的当日,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大陆2010年赴台旅游人数达112万余人次。如果没有“鲇鱼”台风的影响,2010年大陆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应该没有什么悬念,比2009年几乎翻了一番。

  有媒体称,期盼已久的大陆赴台自由行有望于今年清明节左右开启,首批大陆学生也有望在今年内赴台就学。这些都将使更多的大陆游客踏上宝岛。

  听不少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回来说,不去台湾很失望,去了更失望,因为日月潭跟北京的密云水库差不多大,阿里山也远不如大陆的诸多名山美。

  这么说的人,大多是跟团旅游,走马观花。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当地,去用心体会日月潭阿里山的阴晴变化,去理解它们对于台湾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去接触了解当地的原住民文化。其实,山水从来就不是用来这么简单比较的。

  去台湾究竟看什么?

  见仁见智。除了山水和美食外,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脱不了一个“梦”字。

  我臆想了一下,对于60岁以上的长者来说,去台湾应是去圆“团圆梦”的吧?因为那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宝岛;对于40岁到60岁的人来说,更多是去寻梦,别的且不说,邓丽君曾在他们青春岁月中留下了最甜最美的记忆;对于30岁到40岁的人来说,三毛应该在他们少男少女时代留下过模糊而又深刻的感动吧?30岁以下的人会有些什么样的梦?应该跟明星、文艺片有关。

  我问一个90后,最想了解台湾什么。她无所谓地说,美食吧。“你觉得去台湾旅游,有什么不同吗?”我不甘心地想找出更多能称之为“意义”的东西。小90后看看我,用一种猜测正确答案的神情,迟疑着说,没什么不同呀,要不还有风景?

  没什么不同。这也是我在台湾的最大感受。就像去一个亲戚家玩儿,你会觉得有差异,很新奇,会觉得他家的菜比自家的好吃,但绝对不会觉得有什么疏离感。这就是亲情。同源同种。

  因为你是带着感情去走动的,是去看你的亲人生活在什么环境,有什么梦想,在分离的一段时间里彼此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是值得彼此学习借鉴的,有什么是要相互分享的,有什么是要通过走动加深理解的。

  让我们去台湾探访那些曾在相当一部分人生命中占据过重要位置的人吧!

  攻略:

  交通:台湾各城市间由高铁连接,从台北市到高雄市用不了3个小时。在台北市内,可以选择捷运,四通八达,费用也不贵。车站环境干净、舒适。

  购物:在台湾人民币很好用,相比起来美元就不吃香了。一般商家都可以刷卡,而且刷卡也有技巧,刷银联卡不需要手续费,要比刷VISA和万事达卡划算。所以,只需兑换少量新台币以备不时之需。

  住:台湾的饭店没有星级之分。台湾的民宿很不错,推荐一试。相关资料在当地旅游服务机构很容易查到。

  吃:台湾美食不必多说,解放你的胃和味蕾多多品尝就好。

  台湾的电压是110伏,不过大陆的电器都可以用,顶多带上多功能转向插头就行。如果有特殊需要,在住处向服务人员提出要求一般都会得到解决。

  台湾西部山路比较多,且崎岖,最好备晕车药。

  旅途中避免谈论政治及敏感性话题。如遇宗教等团体抗议或活动,请包容,不围观,不议论,保持冷静。

探访对象一:张学良 被冰冻的英雄

地点:新竹县五峰乡清泉张学良故居

  去清泉是件很辛苦的事——山路蜿蜒起伏,全车人有一半都晕车了。由于历史原因,通往清泉的山路狭窄,最宽的地方也仅容两辆中巴会车。向导告诉我们,被幽禁在深山中的张学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一台收音机。当年进山要入山证,每一个重要位置都有检查哨。张学良如果被允许见人,也是坐吉普出来,到竹东镇再换车。

  从竹东镇沿着南清公路进入清泉,要经过380米长的桃山隧道。隧道原来只有3米多宽,仅能单向通车。现在我们过的隧道虽仍很窄,但为了发展旅游,已经是当地政府重新加宽加高过的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清泉,是个世外桃源式的地方,山清水秀,树木繁盛并有温泉流出。上坪溪两岸由三座吊桥相连。当年,张学良曾在清泉一号吊桥旁拍照留念。

  这里居住的原住民是泰雅族人,纯朴友善。1946年11月3日下午13时左右,张学良与赵一荻抵达此地,住在一栋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的木板房里,直到1959年离开。1963年,张学良住的木屋在台风中被泥石流冲毁,现在大家看到的张学良故居,是新竹县依据张学良的两位侄女所提供的500多张照片,在参考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易地重建的。

  不过,这样的世外桃源,对于少帅来说,却只意味着不自由。在漫无止境的等待跟与世隔绝的无奈中,初到清泉的张学良留下了《幽幽清泉梦》:“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一个铁汉柔情的东北少帅,一个影响中国近代史的爱国将军,在清泉度过了13年幽禁生活。他是一个被蒋介石冰冻的英雄。”张学良故居的馆长张传枝这样像我们介绍他认识的张学良。

  张传枝是原住民,他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泰雅族还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我妈妈会采野菜卖给他,我爸爸打到山猪山羊也卖给他,因为知道他们很有钱。”张传枝说,张学良住在对岸,每天下午4点要“放风”。4个宪兵会荷枪实弹“护驾”。“他过来,我们跟他寒暄也不行,他要到商店买东西也不行,很严格。后来他开始邀请队长每天带两个宪兵到他房间打麻将。宪兵输了就耍赖,让张打手心;赢了就有钱补贴家用。”两三个月后,“护驾”的士兵都被他“收买”了。再后来,张学良能每天上午跟原住民上山打猎,下午跟原住民烤肉。

  “他从原住民那儿学到了乐天知命和与世无争。我们这个地方救了他。”张传枝说。确实,张学良94岁移民到夏威夷时曾说过,这辈子不会忘记清泉这个地方,“在这里我把身体弄硬了”。

  在清泉,后来成为张学良夫人的赵一荻给了张学良无尽的温暖。年轻漂亮的赵四小姐学会了种花、种菜、养鸡,学会了缝纫,还跟两个泰雅族女性结拜成姐妹。这份患难真情打动了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1963年,于凤至与张学良解除婚约。同年,张赵正式结为夫妻。她给张学良与赵一荻的信,如今被珍藏在张学良故居中。那一节的展示被命名为“凤至成全”。

  二十几年的幽禁生活到底给张学良留下了怎样的印迹?后人只能用各自的想象填补失落的历史空间。从资料上看,1956年张学良皈依基督教,从此不再治史,也不再写文章。他在1958年8月6日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载:“今晨读阳明先生诗有感,自己赋诗一首:宾士豪放四十秋,错把方寸任漂流,自家本有乾坤在,何必沿门遍乞求。”

  1959年,张学良搬到台北居住。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女士辞世。第二年10月14日,张学良将军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编辑:吴斌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