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画家李沃源,有那么一点“酒肉穿肠过”的不羁。在几次MAIL往来中,他称我“靖东兄”,我亦尊称他“沃源兄”;通电话,他误以为接电话的是女助理;直到近日他来厦门办画展,两人相见,他才回过神来,“原来‘兄’是一介女流”。于是他直言自己误判,个性耿直爽快可见一斑。
为两岸和平尽心力
李沃源出生在金门古宁头。经历过烽火岁月,体验到生死一线,李沃源对和平、对生命,有着比常人更热烈的期许。
2007年,在北京,李沃源筹组了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自己担任秘书长。他说,每一次交流,都播下了一颗友谊与和平的种子。
陈水扁当政时期,大搞“去中国化”,引起岛内许多国画家的不满,“我们的根就是中华文化”,“根”怎么能“去”。因此,李沃源召集大家,“要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三年时间下来,台湾已经有超过70个书画协会,加入了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
两岸山水皆入其画
李沃源说,一年时间中,他有九个月是呆在大陆。他的行踪,已遍布祖国大陆的好山好水。这些山水,这些瑰丽的影像,被他凝聚在笔端,带回到台湾,带到了同胞面前。
不仅如此,几年时间,李沃源往来两岸,牵线搭桥,由他促成的两岸艺术交流活动,不下百场。
研究国画多年以后,李沃源又在台湾莺歌镇,一呆就是十几年。整个莺歌小镇,每一家陶瓷小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拜师学艺,研究陶瓷的窑烧技术,将国画的水韵、油画的层叠,将中西画的技法都在陶瓷上进行试验。十几年时间,他终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瓷板画风格和技法。阿里山、日月潭、鼓浪屿、黄山……两岸的好山好水,都被他“请”进了瓷板上,一个个灵动的小空间,组成了一幅祖国的绝美画卷。(记者 林靖东 实习生 张露月/文 吴晓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