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考场如释重负(资料图)
考趴啦(资料图)
大陆2010年的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台湾今年的高考也即将开始。每年的高考试卷、考题的难易总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作文题,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有的老考生还想小试身手再“考一把”,就如海都网推出的模拟写作今年高考作文的“文曲星大赛”也受到了网友的热捧。
近日,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关注海峡东岸的台湾学子作文考什么,记者搜集了近年来台湾高考作文的题目,以飨读者。
2002年《镜子》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2003年《猜》
你猜到了吗?作文的题目就是──《猜》。
“猜”,天天在我们的脑中浮现:上课中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下课后猜测哪一队会赢得今年NBA的总冠军赛?边走边猜今天好运会不会与我同在?边写边猜所写的是不是阅卷老师喜欢的题材……事实上,人类也常靠着“猜”才有新的发现。
你一定“猜”过别人的心思、举止,或者一件你很想知道答案的事。请以“猜”为题,把那一次的经验(可包括猜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写成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2004年《偶像》
请以“偶像”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对象”,也可以是“学习的典范”等等。你可以针对这个文化现象,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叙述你模仿、追逐历史人物、身边长辈、各行各业精英或故事中角色的经验;叙议兼具,也未尝不可;但务必建立属于自己的、首尾连贯的脉络。
2005年《回家》
家,对许多人而言,不止是身体的休憩处,也是心灵的归依所。我们每天乃至于一生,不断地在离家与回家的历程中,构筑出一天以至于一生的故事。一般人离家后总不免有回家的企盼,但也有人视回家为畏途,甚或无家可归。回家对每个人而言,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意义。
试以《回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具足、结构完整的文章。叙事、抒情、议论皆无不可,文长不限。
2006年《想飞》
人总是想飞的。飞,是一种超越,带来心灵的自由;但也有人禁锢自我,扼杀了想飞的念头。
你是否想飞?你想飞翔在什么样的地方?飞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与改变?以《想飞》为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叙事、抒情、议论皆无不可,文长不限。
2007年《探索》
以《探索》为题,写一篇首尾俱足、结构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不得以新诗、歌词或书信的形式书写。
2008年《专家》
命题作文要求以《专家》为题作文,不限文体,长短自由。
现代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快速,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
另一则要求扩写《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里项庄舞剑的故事,要求考生根据原文,“运用想象力加以渲染”,将其扩写成一个故事。
2009年《惑》
试题说明中指出,人生充满令人迷惑的人、事、物现象,孔子四十而不惑是大智慧,平凡的人可以“心向往之”,要求考生以《惑》为题作文,文体、文长不拘。
作文命题的演变
台湾的高考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联考阶段,二是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学测)和指定科目考试(指考)阶段。
1994年至2001年是联考和学测并行阶段,2002年至今是学测和指考并驾齐驱的阶段。
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联考”制度,由台湾“教育部”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统一招生,统一出题,于每年7月1日、2日和3日统一考试,之后统一公布成绩。
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各个大学则根据考生志愿录取。由于联考存在着“一考定终生”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弊端,因而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批评。上世纪90年代后,台湾教育部门推出了“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2002年台湾正式宣布取消大学“联考”,学测和指考,考生可以二选一或者两者都选。
不管是学测或是指考,语文都是必考的科目之一。
台湾作文也经历了八股年代,联考期间,作文命题内容单一,多偏重传统伦理道德的论述。
1994年学测实施以来,台湾的高考作文试题可谓日新月异。从传统单一的命题形式发展到题材内容涉猎广泛,前所未有。内容与环保、科技、人生、教育、哲学、价值观、农业、就业等有关,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成为台湾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指导思想,也给了考生自由挥洒的空间。
2005年满分作文《回家》
“传统祭典与服饰只复见于教科书,当年族里最勇悍的猎人皆垂垂老矣,谁还有力气,谁还有举再干一杯小米酒,唱一曲豪迈的战歌……我回家了。但是,这个失去野性活力的部落,真的是我的家吗?”……
评点:这段文字,写出了少数民族的孩子,走出部落求学又回归部落后十分迷茫的心境。想像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现代化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同化,困惑着他们。(记者 杨阳 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