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的分析文章指出,谢长廷决定参与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让原先被形容为“台独委员会”的派系失衡出现戏剧性进展;“交往派”的加入,有助于该“委员会”的多元性与正当性。
谢长廷与“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戏情发展高潮迭起。谢原本是内定“主委”人选,因为抢先登陆,又坚持民进党内还无法接受的“宪法各表”主张而与“主委”一职擦身而过。这样的发展导致“苏谢结盟”划下休止符,苏的结盟对象跟着转到“基本教义”的游锡堃身上。可以说,“中国事务委员会”间接牵动党内的派系合纵连横。
尤其,这次谢长廷从拒绝参与“委员会”到戏剧性加入,多少看得到绿营要角的“恐怖平衡关系”。谢的峰回路转与上周高雄市长陈菊作东,前主席蔡英文及台南市长赖清德力劝有很大的关系。
党内传出,如果谢长廷坚持不加入“委员会”,可能连带牵动蔡英文参与运作的意愿。尤其,蔡谢不加入或消极参加的话,不仅对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的个人威望是一项重大打击,甚至整个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更加难以整合。
据了解,让谢长廷回心转意的因素包括,他意识到如果不参加,可能直接激发大陆否定“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存在价值,进而不会与此打交道。民进党的纷歧加深,对民进党、对台湾都不好。
其次,谢长廷并未忘情于党主席,假如现在谢拒绝苏,等于直接否定该“委员会”功能,将来如果他有机会担任党魁,苏或其他人也如法炮制,等于否定未来自己可能担任党主席的整合可能性。因此,给苏贞昌一个面子,不无留给自己未来空间。
最后,谢长廷也顾及政治现实,当党内要角都加入这个“超级委员会”,只有自己未加入,未来在两岸发言或党内的政治生态,可能会被边缘化,甚至孤立。基于上述原因,谢长廷在最后阶段加入“中国事务委员会”。
不过,可以预见的将来,由苏贞昌主导的“中国事务委员会”,容纳了交往派的谢长廷,也含盖“基本教义”的游锡堃,还有与苏贞昌有竞争关系的蔡英文,其整合可能会有更多的政治考量与派系思考,整合必须更多的耐心与包容。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