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岛问题高烧难退的敏感时刻,台日渔权协商获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引发外界关注。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教授潘锡堂对导报记者表示,这显然是台日双方各让一步、各取所需的结果,但马当局必须明白这是日方的缓兵之计,搞清楚这种“让步”的潜台词和消极影响,因为“没有主权,就没有真正的渔权”。
台日渔权谈判始于1996年,至2009年断断续续举办了16次,目前进行中的第17次会谈由日方主动提出。潘锡堂认为,去年9月日本开始的“钓鱼岛国有化”行动,在大陆和台湾同时引发群众示威活动、强硬的外交姿态与公务船执法行动,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联手的呼声越来越强,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为了阻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日本政府开始有意识修复与台湾的关系,希望通过渔权谈判拉拢台湾。
而在台湾方面,渔民不满马当局“维权不利”的报道频繁出现。面对这种持续的民意压力,在主权争议中缺实力少筹码的马当局,急需在渔权谈判上有所作为,对渔民有所交代。
潘锡堂指出,过去十几次的谈判之所以无明显进展,就是因为台日双方都不愿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松口,导致渔业协商每谈必触礁。在明显的现实利益导向下,台日双方此次同时改弦易辙,决定搁置主权争议,将议题设定为捕捞水域等单纯的渔权问题。据披露,马英九3月中旬在召集渔业谈判内部研讨时,就表示在谈判时要坚定强调“主权”立场,但对将此写入协议文件不再做强制要求。而在剥离了核心议题之后,这种渔业谈判取得“重大成果”并不意外。
“在钓鱼岛争端中,美国不仅一直在幕后下指导棋,也为台湾划定了底线———不能与大陆联手。”潘锡堂表示,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美日安保条约”面前,马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着墨空间很小。“各让一步、缓和关系”,目前这种渔业谈判的成果,显然也有美国人居中调节的因素,而台日双方对此也只能“吞下”。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