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两岸聚焦:新闻到底要不要娱乐化?

2013年03月25日 08: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2100全民开讲”主持人李涛

郭子乾在“全民最大党”中模仿苏贞昌

“新闻夜总会”主持人李艳秋

  近日,台湾几档明星级的新闻评论节目连环“地震”,“全民最大党”收摊,名嘴李涛告别“2100全民开讲”,其妻李艳秋闪辞“新闻夜总会”……这些节目无论是政治模仿秀还是“群儒”舌战,都曾脑力激荡,火花四溅。

  犹记大学时代的老师赴台研讨,收了工不逛夜市、不看街景,守着电视看“开讲”,用新闻学的观点从旁点评,让我感觉重回新闻课堂。一位台湾的导游说,大陆游客超爱看“全民最大党”,游览车上都在讨论,有些新闻连我这个台湾人都不知道。

  至于“新闻夜总会”,李艳秋主持了12年,可谓老字号名嘴,一夕离职,台面上的话当然是“个人因素”、“身体原因”,但“阴谋论”的种种揣测随之而起。最后,还是她的临别赠言透露了玄机,“新闻与综艺界线模糊,主播与艺人身份也划分不清,是我们坚持原则的媒体人落伍了吗?”

  台湾的新闻综艺化早就引起讨论。综艺化到什么程度?播报社会新闻,便伴以尖叫、号哭、急刹车的音响;播天气预报,主播居然先唱起了《秋意浓》,然后捡起一片道具落叶,深情款款地告诉观众降温的消息……是记者还是演员?是新闻还是表演?有人笑着看热闹,有人叹息不专业。

  结果是,“笑果”更有“效果”,综艺打败新闻,收视攀升,老字号的新闻评论节目下滑。李艳秋承认自己也曾为了收视率“变得随波逐流,节目上会说些有特色的流行语”,她为此向观众说“对不起”,因为“违反新闻专业”。

  临别赠言至此,名嘴闪辞的原因浮上水面,在这个娱乐为王的年代,如果说几句俏皮话都想到专业原则,这份工作干得实实痛苦。

  李艳秋走人,但问题留下了,新闻到底要不要娱乐化?两岸都有思考的现实性。

  新闻是什么?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以笔者所学的新闻知识,中国的第一新闻人当推林则徐,他组织人翻译英文报纸,择其要上报道光皇帝,了解列强的动向以应变。其后,变法、辛亥、护法、“五四”、抗日、三大战役……中国百年历史的每一步都有报纸相随,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曾亲自办报办刊。新闻曾是鼓动革命、启发民智、影响历史的利器。“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苏报》上邹容的文章字字沉痛;“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青年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句句要害;“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新闻报道成为划分历史的宣言……岂能容下半字娱乐?

  时空流转,金戈铁马远去,但两岸的世界均非大同温柔之乡。制度是否合理?政策是否公平?环境如何恢复?权力如何透明?这些问题需要思考、观察、报道、评论,不仅需要,而且还要严肃的,容不得戏说和恶搞。

  娱乐无罪,它是社会富足的标志,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但包括新闻在内的全面娱乐化是危险的倾向,将引导社会走向逃避、享乐与肤浅。新闻在传递真实信息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大众的阅听习惯,如果为了吸引眼球一味“重口味”,媒体与受众形成恶性循环,相互伤害。

  我的新闻史老师方汉奇先生在课堂上说过,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多少年后,后人通过新闻看我们,就是一堆恶搞和早已失效的俏皮话?那我们成了什么人?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