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8日,台新旧行政团队在交接仪式上表示,希望江宜桦能开创和平两岸的新局面,两岸能维持长期的和平与稳定。新行政团队履新一月以来,江宜桦及其行政团队虽在大陆政策方面有不少新作为,但总体看,其基调却依然保守
多项政策相继出台
一是明确宣布继续依循“九二共识”。
3月13日,江宜桦在接受民进党“立委”质询时表示,“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关系”。14日,台“陆委会”新闻稿除对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表达祝贺之外,还承诺台仍将依循“九二共识”既定立场,珍惜两岸良性互动与交流所积累的丰硕成果,并继续秉持“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原则,持续深化互信。
二是承诺继续推动深化两岸关系的政策。
台“陆委会”负责人及所发新闻稿都一再强调,台当局今年将优先推动维护两岸人民权益及促进台海和平的大陆政策,包括在交流面、法制面的深化与调整以及推动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将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展,并针对陆生、陆资及陆客赴台、台商赴大陆投资等方面持续检讨松绑相关法规,也将考虑两岸人民交流往来的需要,为两岸关系制度化、人员往来常态化,分区块、分阶段建立适宜的法规规范。
三是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条件日趋成熟。
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2月18日便表示,两岸互设办事机构会公开透明,并将以服务民众为首要目标。3月13日,王又进一步表示,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不是两岸官方互设,会在名称上避免使用司法或准司法豁免的名词,但海基会赴大陆设点的规划是“两套人马、一块招牌”,招牌是海基会,统筹行政业务,“陆委会”也会派官员进驻,未来视情况还可能增加其他“部会”官员,并且希望能在北京与华中、华南同步设点。同日,江宜桦更明确表态,两岸互设的办事处并非“领事馆”,而只是服务台商和台湾民众的非政治性机构。
四是两岸教育交流限制进一步缩小。
3月12日,台“教育部”公告,扩大采认大陆高校学历,除已认可的41所“985工程”大学外,新增70所“211工程”大学(公安、军事、医学专业除外)。这虽离外界要求台当局全面承认大陆学历的要求还很远,且赴台学生仍受“三限六不”规定限制,学生户籍也必须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但毕竟已迈出了一大步,故而也赢得岛内高校的普遍肯定。13日,台“陆生联招会”便公布硕博班招陆生简章,岛内各大学今年共招1118位陆生,较去年增长近1倍。而对让陆生头痛的就医问题,王郁琦13日也宣布,目前正规划在台陆生比照“侨”外生待遇补助健保费。
五是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3月4日,台“文化部长”龙应台向媒体记者表示,台“文化部影视局”继续检查大陆进口的连续剧、电视剧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她已要求下属将不合时宜的法规盘点,重新检讨,以便修改。她在此前的访法行程中还提到,两岸需要增加信任与理解,台要以文化语言增进与大陆的信任基础;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她随时欢迎大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适当时机再次访问台湾,她希望能在任内访问大陆。13日,龙应台又在“立法院”表示,应建立两岸文化互动机制,主动向大陆及香港推广台湾文化品牌,扩大台湾民间文艺团体赴大陆演出,筹办两岸文化前瞻文坛等。
对敏感议题依然保守
一是继续回避两岸政治等敏感议题。
3月7日,针对时任国台办主任王毅所提先通过民间渠道探讨政治议题的倡议,台“陆委会”发言人吴美红称,两岸政治议题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处理的问题,从两岸关系长远的发展来看,双方都需要深思熟虑来考量这样的问题。针对大陆海军少将尹卓表示两岸应建立以民间合作为起点、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南海海上互信机制等倡议,吴美红称,两岸虽有过海上联合救援演习与合作勘探资源的先例,但能否扩及到其他区域则还要看东亚的情势再决定。
二是对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态度消极。
3月11日,台“国防部”公布了第二版“国防总检讨”报告摘要,与2009年的第一版报告相比,虽大大淡化了“大陆军事威胁”的内容,但对当时所提的“以循序渐进方式逐步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在立场上有明显后退,并辩称“目前主客观条件尚未成熟,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应审慎研议”。
完全体现了马的政策
简而言之,江宜桦及其行政团队的大陆政策可说是:努力维护两岸和平,积极推动两岸交流,继续消极应对两岸政治、军事等敏感性议题。
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是,江只是马英九政策的执行者,马的基本立场决定了江团队的活动范围。其一,马英九已对其任内的大陆政策的总体方向定调,即未来两岸要持续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不统、不独、不武”;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则之下继续创造两岸新局。
二是马已对今年的具体工作方向作了明确规定。马英九多次表示,今年两岸关系有三大重点: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具体包括扩大陆资入台、投资保障协议之签署、货币清算,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增加承认大陆高校学历数量等;尽快促成海基、海协两会互设办事处;通盘检讨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不合时宜、带有歧视性的条文。(党朝胜)
[ 责任编辑:黄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