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港媒:马英九“三边协商钓鱼岛”立场不可行

2012年09月17日 09:45 来源:环球网综合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评社发表评论员专论《台湾应怎样参与钓鱼岛解决机制?》,对台湾在钓鱼岛上的立场进行了分析,文章如下:

  这段时间,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展示出捍卫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新姿态。继上个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提出“东海和平五倡议”后,9月7日马英九又乘飞机前往彭佳屿,“遥指”钓鱼岛宣誓主权。彭佳屿位于台湾北部的基隆外海,距离钓鱼岛140公里,是台湾北部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小岛。

  这也是马英九任内第一次到彭佳屿视察。为了保障视察的顺利进行,台湾军方出动了大阵容为其护卫。看起来,这次马英九是铆足劲头,以向世人展示一番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此举尽管包含一定的岛内政治的考量,但这样的宣示行动,毕竟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表现,受到了海内外舆论的嘉许。这既是马英九这位几十年前的“保钓”热血青年爱国心未泯的表现,也是全体台湾人民爱国激情推动的结果。

  这样的姿态当然也受到了大陆的肯定。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全体中华儿女都有责任维护钓鱼岛的主权。显然,大陆方面对马英九的“保钓”举动是明确肯定的。

  不过,在肯定马英九“保钓”行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指出其蕴含的一些不当之处。马英九在登上彭佳屿后,呼吁涉及钓鱼岛争议的两岸与日本,从现存的台日、两岸、中日三组双边对话开始,逐步走向“台、日、大陆三边共同协商”。

  以“台、日、大陆”三边共同协商作为解决钓鱼岛纠纷的机制,其中隐含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钓鱼岛问题是中日间涉及到领土主权的外交争端,这样的争端理所当然地应由两国政府举行双边谈判解决。马英九提出的“台、日、大陆”三边谈判,把台湾作为单独的一方,客观上难免有“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嫌疑,不仅让外人看笑话,更重要的是会因小失大,对两岸和平统一造成负面影响。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行的。

  当然,对于台湾希望参与钓鱼岛解决机制的愿望,我们认为是有其合理性的。从地理上看,在中国所有的领土中,台湾距离钓鱼岛的距离最近;历史上看,钓鱼岛原先是属于台湾宜兰县管辖的。正因为这些因素,台湾对钓鱼岛的研究频多,也发现了很多钓鱼岛归属中国的学理证据。现任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当年留学美国时的博士论文,就是以钓鱼岛争端为题的。这篇论文至今仍是研究钓鱼岛问题的顶尖之作。显然,在与日本谈判钓鱼岛问题时,台湾的这些优势都是可资利用的。

  问题是,台湾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参与钓鱼岛谈判。像马英九所说的“台、日、大陆”三边谈判是断然不可的。但如果在中方的谈判阵容中,纳入一些台湾人士,两岸联合起来组成一方,另一方为日本,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坚守住了“一个中国”原则,而且也是一次增进两岸民族感情,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合统一的好机会。

  当然,在中日钓鱼岛问题谈判正式开启之前,两岸可以先展开磋商,协调立场,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并把各自掌握的钓鱼岛主权属我的证据相互交流。就具体的沟通管道而言,“两会”(海协会和海基会)仍然是最为理想的管道。

  事实上,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协调,对于钓鱼岛的回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相反,如果台湾与大陆唱反调,必将对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产生杀伤力。想当年,李登辉之流为了献媚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惜出卖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此二人虽被所有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不齿,但其言论毕竟授人以柄,对钓鱼岛回归祖国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段时间,马政府在“保钓”问题展示出了爱国热情和积极姿态,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指出,马政府也有借钓鱼岛问题彰显“台湾主权”的意思。果真如此的话,这对“一个中国”原则是有消极影响的,因此既不必要,也不应该。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