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内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近一周内,民进党两度讨论所谓“中国称谓”问题。由民进党内跨派系“立委”组成两岸小组也连续召开两次会议,达成共识,要将过去提出的“中国人投资管理条例”草案,更名为“两岸投资管理条例”草案。
两岸政策,民进党内没共识
两字之差释放敏感信息。近年民进党正式文书均以“中国”称呼对岸。“立委”陈其迈是两岸小组成员,他在接受岛内媒体访问时说,名称改变是去敏感化,不要意识形态解读。不过,岛内舆论还是立刻将此举跟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联系起来。台《中国时报》发表评论称,虽然仅仅是“两岸”代替“中国”的两字之差,但个中差异却是巨大的认识鸿沟。
对于民进党而言,换称“两岸”一直都很难。据台湾TVBS19日分析说,“台独”党纲至今并未删除,民进党主张的仍然是“台独”的意识形态。那么,这一次,“两岸”说出口,是真的要变了吗?未来民进党两岸政策会不会端出“新菜”呢?
事实上,民进党内部关于两岸政策也没有共识。要不要与大陆加强交流,就有不同的声音。赞同的声音不少。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庄瑞雄表示,民进党应该正视大陆,蔡英文和苏贞昌等人都应该到大陆去交流,要提出具体可行的两岸政策。民进党高雄市议会党团总召集人洪平朗也表示,未来两岸政策可以更务实,如果再不检讨,民进党“不会长大”。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民进党籍前“驻美代表”吴钊燮18日表示,民进党败选后对“与中国交流”的讨论,是“被设计”进入“不对的议程”。“新台湾国策智库”研究员刘世忠表示,民进党对于“中国政策”的讨论“严重不及格”,如果因为选举的结果怀疑民进党的那个最基本价值,是相当荒谬的事。
关键要看会不会放弃“台独”
以“两岸”取代“中国”,被舆论视为是民进党对大陆释放出的善意。不过,也有岛内媒体分析指出,民进党对大陆的态度以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经成了选举中被操弄的另一张牌。民进党的一系列动作只是借机向选民证明,自己也具备与大陆打交道的能力,若认为民进党要借此调整其两岸政策,一定能端出“新菜”,恐怕是过分乐观。
有岛内媒体发表评论指出,民进党如果希望建立两岸“党对党的关系”,没有“九二共识”是不可能的。陈水扁2000年就提出“九二精神非常重要”,民进党“大选”前后端出将以“九二精神与中国大陆沟通”的说法,蔡英文败选后两岸政策检讨喊得震天响,最终都是“只闻楼梯响”。
到底是“新菜”还是“旧酒”呢?有岛内学者表示,民进党将“中国”改成“两岸”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关键要看是不是会放弃“台独”意识,有没有废除“台独”党纲,当这些都存在时,民进党就是一个“台独党”,实质内涵绝没有改变。(李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