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台湾选举已尘埃落定,宋楚瑜号称拥有破百万人的连署数,最后仅获得30多万张选票,不仅重蹈2006年参选台北市长的覆辙,得票率甚至更低。宋楚瑜的神话,至此已告画下句点。但这是否意味台湾“第三势力”已毫无空间,则未必尽然。
据台湾《联合报》社论说,宋楚瑜的惨败,与其说是“弃保效应”发酵,不如说是台湾“两党政治”的架构已经逐渐确立,只是宋楚瑜及其人马尚未清楚意识到此一形势。或者,宋楚瑜亦明知大势如此,却因出于对马团队的不满,不惜赌上全部政治身家,要拼个“与汝偕亡”。然而,宋楚瑜个人的野心和赌注,历经多次教训的台湾选民显已无意跟进;他只能在耗尽昔日的省长余晖后狼狈谢幕,至多就是以其“回光返照”换得亲民党三席“立委”聊以自慰。
事实上,以台湾近年的蓝绿对峙,不少民众也一直期盼政治上能出现有效的第三势力,打破“朝野”恶斗的僵局,为台湾创造更宽阔的政治天空。但宋楚瑜的出现,虽制造了一定的政治张力,却远不足以撑开蓝绿分据的空间。原因是,他的形象太过陈旧,他的企图太过个人化,他的色彩也太过定型。更严重的是,他的经营手法太过机巧:平日对政治疏于耕耘,对亲民党的去从亦缺乏远长规划,只在选举期间站出来插花、喊话,展现其火中取栗的恐怖平衡技术。最后,他拿不到三个百分点的票,显示选民对他缺乏信任,认为其角色破坏作用更大。
换句话说,从民主的竞争与提升的角度看,台湾确有第三势力存在的空间,那也将有助于突破目前蓝绿两极对峙的僵局。同时,藉由其杠杆作用,也可以扩展政治及社会议题的多元性,使思考焦点从统独意识型态向外扩散。但在政治现实上,蓝绿沿着统独、族群轴线对立的态势,却已形成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新兴政治力量若不能在蓝绿之外开拓出新的价值,就注定只能在“两大”之间游走,成为附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