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湾,一般指的是浊水溪之南的地域,大致包括云林县、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
以浊水溪为界,南台湾和北台湾是地域上的区分。然而这种地理的概念,跟政治版图的划分产生了某种联系。每逢选举或有议题操弄之时,“北”、“南”难免不披上“蓝”、“绿”的色彩。
在台湾,地域和“颜色”到底有没有关联?南台湾为何经常是绿营的传统票仓?虽然两岸交流交往的大趋势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为什么还是有深绿的“铁杆粉丝”?就这些海内外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专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请他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
“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
记者:大陆民众远观岛内,常常会有疑问,陈水扁家贪腐弊案爆发,最近又爆出扁任内3万余件公文失踪,丑闻不断,为何在南台湾还是有“铁杆扁迷”呢?
朱双一:我讲个例子。几年前,由于陈水扁当局政策上的问题等原因,不少台湾南部农民陷入生活困境,可到了选举的时候,一些南部农民还是表示:“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这个现象该怎么解释?
事实上,在台湾的现实政治中,“认同”是重要问题之一,因为“认同”直接决定了将票投给谁。“认同”当然与现实利益相关,但“利益”绝非唯一的诱因,文化有时是决定“认同”取向,也就是选票流向的更重要因素。
因此,在解读岛内类似“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现象的时候,文化的因素不能忽视。在岛内,有其特殊的族群文化。就陈水扁来讲,他出生在台南乡下一个世代贫困的农民家庭,从草根攀上岛内权力巅峰,对南台湾的人来讲,这样一个现实版的励志故事,使得陈水扁曾经是南台湾不少人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对于与陈水扁一样,祖先同是闽南移民的闽南族群来讲,更是如此。还有,闽南文化讲“搏感情和讲义气”,所以一些民众会在陈水扁弊案缠身的时候仍表示“既然曾经挺过扁,就要一挺到底”。当然,“挺扁”跟赞成“扁的政治主张”或是挺“独”之间,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
记者:多元的族群文化本来是天然形成和存在的,可是,在岛内,却存在所谓的“族群”问题。每逢选举,“族群牌”几乎是绿营必出的招数。
朱双一:的确如此。从民族划分上来讲,台湾常住人口分为汉族和岛内现称为“原住民”的少数民族。按照台湾社会的习惯,汉族又被分为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其中,闽南人和客家人是指1945年台湾光复之前就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两个族群,又称之为“本省人”,外省人是指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从大陆迁居到台湾的大陆各地人士,包括他们自己和后代。
在政治操弄下,出现了本省人(主要是占人口70%以上的闽南人)同外省人之间的所谓“省籍矛盾”、“族群问题”。撕裂族群,操作对立,曾经是绿营,特别是民进党催票的重要手段之一。
记者:除了“族群牌”,“台独”标签也与绿营如影随形。民进党在台当政8年,“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的种种做法从未停止过。
朱双一:绿营操纵“台独”意识形态,是为了选票。明明是操纵,却为什么还是会给绿营带来选票呢?这是因为,“认同”是可以塑造或者扭曲的。认同的形成跟人们的历史记忆、现实遭遇有关。可是,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的“历史”,不一定是人们所亲历的,而听说的“故事”,同样可以构成记忆,影响“认同”。
所以,民进党搬弄“台湾主体性”、“台湾人出头天”、“爱台湾”、“台湾之子”等概念和命题,由此建立起“本土化”的价值取向,宣扬“三四百年来台湾屡遭外来政权统治”的“台独”史观以及与中华民族主义相抗衡的“台湾民族主义”,鼓动“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等亲日仇华论调和思潮,歪曲“二·二八”事件等的历史真相以挑拨省籍、族群矛盾,就是企图让一些虚假的信息构成台湾民众的“历史记忆”,以达到扭曲认同的目的。
地域和颜色有关联?
记者:本来南台湾和北台湾只是地域上的划分,在岛内,这种地理的划分似乎跟政治版图的划分产生了某种联系。岛内以前有“北蓝南绿”的说法。您怎么看?
朱双一:把票投给谁,就是“认同”问题。认同问题,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十分复杂。如果说在岛内“地域”的划分跟政治板块或者说“蓝绿”完全对应,肯定是不客观的。不过,南台湾的确是被绿营视作“传统票仓”。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首先,认同跟文化有关,在台湾,族群文化是重要因素。南台湾和北台湾的族群构成的确有所不同,南台湾的闽南人比例相对多一些,他们所说的“台语”就是闽南语,而所谓的“外省人”则居住在北台湾的相对较多。那么,绿营因其所渲染的“本省人”特质,“台语”等在地化的沟通方式等,会在台湾中南部取得一些“情感分”。
其次,我们刚刚谈到,民进党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操纵意识形态、扭曲认同。在中南部,民众的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和闭塞,地下电台是一些人的主要信息源。民进党编的“故事”通过众多绿色电台长期影响民众,也会抓住一些选票。
记者:蓝绿阵营的主要分歧在于对“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大陆政策的看法上,目前岛内的地域政治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朱双一:民进党执政8年,不断推行“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刻意扭曲认同、割裂两岸关系。另外,台湾又有其特殊的历史际遇,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以及1949年以后由于冷战和内战原因造成的长久分离隔绝。在两岸交流交往的大门未开之时,岛内民众对于大陆的了解和认识,几乎完全来自岛内媒体的报道,可在那种特殊的两岸关系中,这些报道又会有多少是客观的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民众的认知偏差。
另外,中南部的民众,不少人的祖先是明清时代来到台湾,墓碑上的确都会刻上祖籍地,可是没有回过故乡的不在少数。有些人对台湾本土的认同多于对祖先地的认同。人们的地域认同由远而近渐次增强和变浓,也是人之常情吧。
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南部与大陆往来的步伐较之北部要慢一些,这里面当然也有现实的原因。比方说,从“老兵”到“台商”,最早到大陆来的台胞多来自北台湾。而中南部的闽南人中,不少是明清时代移民,盼望两岸开放的意愿,自然没有父母妻儿在大陆的“老兵”来得浓烈。再者,南台湾和北台湾的产业结构也有不同。南台湾多是农业县市,而北台湾的产业群多以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因此,最早到大陆投资创业的台胞较多来自北部。
为何“云林欢迎云林”?
记者:交流交往,让岛内民众自己看,自己感受,隔阂和误解自然会消弭。前不久,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跨过浊水溪到台湾中南部展开经贸之旅,民众反应热烈。岛内媒体还注意到,虽然云林县是民进党执政,但民众还是喊出“云林欢迎云林”的口号。
朱双一:是这样。认同是可以被扭曲的,也是可以被塑造的。重塑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被两岸学者认为是两岸未来重要的命题之一。
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台湾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明清时代的闽粤汉族移民和后来又先后从大陆赴台的各省人士,而台湾的政经文教体制,也是按照大陆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决定了台湾的文化就其核心的价值和观念而言,是与大陆各区域文化“一体”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历史际遇,台湾文化又有其特殊性。正如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指出的:“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前半句人们谈论已多,后半句则是一较新的表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关注。
海峡两岸在塑造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时,应该彼此关照。两岸要一起来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所以,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任重道远,目前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